黄会林
柯晓宾
苏琴
石玉莲
惠敏莉(右)
凝聚巾帼之力、汇集巾帼之智、激扬巾帼之志,用行动担当使命。近日,黄会林、张荣华、柯晓宾、张雨霏、苏琴、石玉莲、刘菊妍、惠敏莉、付巧妹、左莉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入选2024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有的耄耋之年仍耕耘在三尺讲坛,有的为高铁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有的在危险紧要关头迎难而上,有的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拼搏实干,有的为非遗文化传承工作贡献力量……她们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新征程上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巾帼华章。
奋进新征程,彰显“她力量”。近日,本报采访了部分“最美巾帼奋斗者”,听她们讲述新时代女性的奋斗故事。
黄会林——
耄耋之年,耕耘讲坛
她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女战士,是我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也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创始人……她就是90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
从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到在学术殿堂里教书育人,从专注影视学科研究建设到致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黄会林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无限热爱。
1950年,年仅16岁的黄会林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铸就了鲜红底色。回国后,黄会林重回校园继续学习。1955年,她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从此,黄会林开始了长达66年的教学与文艺生涯。她培养了大批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影视及文化传播专业人才,发表影视、文学著作等约620万字,参与创作电影、话剧、报告文学等约320万字。
丰富的教学经历和人生阅历让黄会林更深刻地了解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她积极响应学校要求、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从现代文学到现代戏剧,再到创建北师大影视学科,重建艺术学科,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992年,黄会林调到艺术系担任系主任,创建北师大影视学科。黄会林提出要突出四个特色,即整合建制特色、培养人才特色、理论美学建设特色以及品牌特色。此外,她创建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品牌特色,每年都吸引众多大学生和影视界的关注,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黄会林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她与爱人绍武先生共创“第三极文化”,建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倡导以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有效传播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到全球。她组织开展“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截至目前,有来自91个国家的1000余位外籍青年参与该项目,完成短片950部,作品在26个国家进行展映。
今年已是黄会林在高校任教的第66个年头,如今,她仍坚守在三尺讲台,锻造高品质学科、匠心培育影视人才,用实际行动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回望过去,教书育人已融入血液;展望未来,我还会在这条充满探索、关怀、奉献的教学之路上继续前行,尽心竭力,奉献终生。”黄会林说。
柯晓宾——
勤学苦练,技能成才
铁路信号继电器被称为高铁信号控制系统的“神经元”,是铁路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器车间内,83名工人正忙碌地调试着一台台设备。其中,有着21年继电器调试经验的“工匠”柯晓宾,是这个大型调整班的班长,她长期扎根铁路信号继电器调整一线,磨炼技艺,为高铁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我们从事的是继电器调整工作,它的技术指标要求非常高,都是毫米毫牛级的。”柯晓宾说。
一手拿着继电器,一手握着扁嘴钳;轻夹几下,微小零件被精准调整……柯晓宾心细如发、眼明手快。“练就这一本领没有其他捷径,只有靠着耐心和持之以恒的韧劲,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份工作。”这样的道理,柯晓宾了然于心,自从进入电器车间以来,她始终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提及自己与铁路之间的缘分,时间还要追溯到2003年。那一年,柯晓宾从机电工程一体化专业毕业加入调整班工作,从此,她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不断磨炼技能。这份坚持得到了回报。2012年,柯晓宾成长为一线班长;后来又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并陆续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多年来,柯晓宾先后带出50名徒弟,其中5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在京张、京沪等高铁项目及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的建设中,柯晓宾出色完成多项任务。2017年,柯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累计完成难题攻关、工艺技术改进等项目31个,取得创新成果46项,申请国家专利12项。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尤其让柯晓宾钦佩的还是一线女职工群体。不同于其他班组,在她所在的83人的大型调整班里,有87%的职工都是女性。“我们常有生产任务繁忙的时候,都会提前沟通排班情况,经常需要安排加班。但我几乎不需要去做很多动员,因为咱们的女职工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坚守在岗位,即便是请假,也会主动商量选取最不影响工作的时间。这样的团队支持,让我更有信心去做好工作。”柯晓宾感慨地说,“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为铁路事业作贡献。”
“通过勤学苦练,我们都有机会成为大国工匠。”柯晓宾说,“我们要带动更多女性加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队伍中来,用劳动诠释‘中国精度’。”
苏琴——
救援一线,铁肩担当
一身蓝色队服、利落的短发、矫健的身姿,作为安徽省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的干练身影经常出现在各个救援现场。
“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是我们奉献担当的时刻。”12年来,苏琴始终冲在救援一线,带领志愿者团队参与各类救援,在这支近500人的团队里,女性有近200人。
年少时,苏琴就有个“英雄梦”。 从小,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苏琴成长为一名热心肠的人。2004年,她和朋友在登山时参加了一次户外寻人,让她萌生了通过公益救援帮助他人的梦想。
2012年,苏琴加入合肥蓝天救援队。游泳、驾船、潜水、陆搜、急救……苏琴在实践中成为一名“全能型选手”。2015年,全面过硬的专业技能让她得到了队员们的认可,成为队长。
2020年7月,暴雨袭击江淮大地,苏琴带领队员累计救援824人次,转运受困群众517名。
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7.8级强地震,苏琴带领14名专业队员会同其他救援力量迅速驰援。为了赢得最佳搜救时机,刚刚经历过近20个小时飞机、大巴转乘的苏琴和蓝天队员,顾不上休息,立刻按各自技能分为多个组,在6个任务点昼夜展开搜救。7天救援中,苏琴和蓝天救援队严明的纪律、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赢得了土耳其民众的尊重和信任。
自2012年参与志愿服务起,无论何时,只要蓝色的队服在身,苏琴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每一次的救援背后,都有着一个特殊的故事,这让每一次的行动都变得无比难忘。
“比如今年2月7日腊月二十八的晚上,我们接到任务紧急外出寻人,冒着寒风搜寻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一位76岁的走失老人和家人团聚。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何尝不是送给我们最好的春节礼物呢!”苏琴说。
苏琴还策划实施了“城市寻人”“用心关爱让爱回家”和“助力复学、救在身边”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0小时。2017年起,她和队友进村入校进行防溺水宣讲,迄今已完成1500余场,受众达150余万人,有效地普及了防溺水知识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
一次次快速集结,一条条紧急报备,一名名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襟的“救援蓝”……如今的合肥市蓝天救援队,涉猎领域从最初单一的水域,发展到山地、深井、绳索技术救援、城市寻人等各个救援方面。
“未来我会继续和蓝天救援队一起深耕公益领域。”苏琴说,“通过自己所学的防灾、急救和救援类知识,去多做一些普及工作,从而帮助到更多人。”
石玉莲——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
“如今我们的稻田,从种到收基本上是机械化,播种喷药用起了无人机,我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也成了无人机的飞手。”谈起村里的事儿,石玉莲有着说不完的话。
石玉莲是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妇联主席,通过不懈努力和探索,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
熟悉她的乡亲们都知道,石玉莲是一名不服输、爱“折腾”的人。曾经的她,因为爱“折腾”背负一身债务,屡屡碰壁。在从事农业工作之前,石玉莲曾外出打工,两年后回乡尝试创业,从养蛇、办蛇酒厂,到种果树、种药材,再到林下养殖,可惜都以失败告终。但石玉莲并不甘心,决心要继续奋斗。
2012年,在党的“三农”政策帮扶下,石玉莲参与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年近40岁的石玉莲成为一名农民大学生,走进江西农业大学学习农业技术与管理。“在学校里,我第一次知道了水稻直播技术。这个‘直播’不是电视直播,而是把种子直接播撒到田里。”石玉莲说,“以前我们种田得先育秧再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一亩,学了这个技术,很快就能完成。”
回到家,石玉莲就在自家田里开干。刚开始大家都不相信,别人家的秧苗已经育满田了,她家的田里还是光板一块。有人笑话石玉莲说:“你会种田?你会种草还差不多!”
但到了收割的时候,石玉莲家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一个人富了不够,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富。”尝到科技种田甜头的石玉莲把水稻直播技术做了普及。
从怎么选种、怎么催芽,再到把种子种到田里要注意哪些事,她都手把手教给大家。
石玉莲成立了合作社,吸纳社员136户,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5000余亩,帮助农户掌握水稻科学种植新技术,实现每亩增收200多元。她还成立了石玉莲乡土人才工作室,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旱稻科技小院”,打造三产融合综合示范基地。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从刚开始种10多亩“自留地”到如今“跨乡出县”种植水稻、西瓜、脆柿……石玉莲种植的种类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精细,而这一切都和她身上那股子肯攀登的闯劲分不开。“很多时候,真的累到哭,但擦干眼泪后,我又扎进田间,继续努力。”石玉莲说。
“我是以科技作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石玉莲对此很是自豪,“我将和乡亲们一道,种好田、多产粮、多产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惠敏莉——
赓续传承,光大秦腔
传承艺术、传播文化,这是陕西省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惠敏莉牵挂的使命。作为易俗社百余年来唯一女“掌门人”,惠敏莉40多年的艺术人生,都为了那一声高亢秦腔。
“易俗社传承百余年和家国同频,与时代共振,坚持‘为人民而写,为人民而演’这一传统,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凝心聚气的初心也不会改变。”惠敏莉说,“我们将继续以赤子之心赓续传承,合力将秦腔艺术发扬光大。”
惠敏莉在戏曲领域扮演过多个经典角色,比如《三滴血》中的贾莲香、《柳河湾的新娘》中的柳叶、《昭君行》中的王昭君……这些角色都展现了她在艺术上的精湛造诣和对女性角色的独特见解。
在惠敏莉的带领下,易俗社不仅传承了秦腔的经典剧目,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作品。她注重培养新人,为多名学生传承了多部秦腔剧目,如《数罗汉》《三滴血》等;她带领团队成功上演了青春版《柳河湾的新娘》和《三滴血》等,传德传艺传经典,让年轻观众也能感受到秦腔艺术的魅力。
“秦腔是我的根,是我的魂。我要用自己的力量,让这门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惠敏莉说。
除了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惠敏莉还积极投身于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为此,惠敏莉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新的演出形式和内容。她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秦腔演出,如多媒体秦腔、实景秦腔以及去年推出的夜游主题演出《易俗社·梨园夜》等。这些新颖的演出形式不仅让观众在欣赏秦腔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
秦腔脸谱、传统戏楼,当人们漫步在易俗社文化街区,艺术气息扑面而来。2021年9月,这个以秦腔剧团易俗社为主的秦腔文化展示区正式开放,这背后也离不开惠敏莉的默默付出。
惠敏莉牵头成立了易俗社文化研究院,通过打造博物馆和文化街区,为秦腔艺术走近大众、走向国际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惠敏莉的带领下,易俗社通过多场景、多样态、多风格的演出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秦腔、喜爱秦腔、传播秦腔。“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让秦腔艺术永葆青春活力。”惠敏莉说。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潘旭涛制图
(叶晓楠 胡晓晓 刘雨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14日 第 05 版)
责编:庄鹏泽、张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