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湖北网湖——

从一鸟难觅到万鸟翔集(美丽中国·湖泊生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6-06 06:26:23

鸟儿在网湖悠闲漫步。

鸟群沐浴着夕阳。

众多鸟儿来网湖栖息。

俯瞰水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的网湖。

开栏的话

湖泊,不仅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所,更为人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即日起开设“美丽中国·湖泊生辉”栏目,呈现中国不同地区湖泊的生态美,讲述当地人守护这份美丽背后的故事。

初夏,晨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平静的网湖热闹了起来。形态各异的水鸟、珍禽,有的在滩涂上悠闲觅食,有的成群结队振翅高飞。

网湖地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居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两大淡水湖之间,是长江中游湿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之一,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越冬。

2018年,网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年来,在阳新县干部群众、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网湖这颗“鄂南明珠”愈发美丽,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还网湖美丽容颜

“这一片原来都是鱼池,现在拆除了围埂,补种了水草,成了鸟类的栖息地。”站在湖边的观鸟平台上,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副局长柯常柏指着眼前的湖面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大大小小的滩涂上,有黑点和白点在移动。通过望远镜一看,竟是一群群水鸟。水草在清澈的湖中摇曳,有的已经高出了水面。

“这些黑色的是鸬鹚,白色的是白琵鹭,每年白琵鹭来得最早,去得最晚。”面对这些鸟儿,柯常柏如数家珍。

曾经的网湖,却是一鸟难觅。在湿地管理局工作了14年的柯常柏说,前些年,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水产公司和周边村民在湖中无序发展渔业养殖,高强度投饵投肥,加上周边养殖场等污染排放,网湖水质一度下降到劣Ⅴ类。

为了治好网湖,2017年以来,阳新县编制了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项目。“停止网湖对外承包经营和投肥养殖,提倡生态养殖、人放天养,重拳出击推进防污治污。”柯常柏说。

网湖治理并不容易。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网湖开展了大规模围湖造田,湖面被分割成20多个大小湖泊。周边村民靠水吃水,多以渔业养殖为生,禁止投肥养殖,开展退垸还湖、退渔还湿后,渔业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不少人不理解。

“我们联合周边镇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给村民们做工作,宣传湿地保护政策,落实补偿资金,这才逐渐解开了大家的心结。”柯常柏说。

网湖的美丽蝶变有“二法”,一是做好污染治理的“减法”,二是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我们在湖里种植苦草、苔草、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既给水鸟提供食物,又能够净化水质。”柯常柏说,通过实施环湖种植结构调整和大规模绿化行动,网湖水质恢复到年均值接近IV类。

截污控污,产业转型,村民自发保护环境

走进阳新县城东管理区新塘社区,一排排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这里原来是一排猪圈和破旧旱厕,经过改造,成为统一的小库房、小仓库,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地下管网,连通到村里的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新塘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姜有为指着一排整齐别致的建筑物说道。

新塘社区地处网湖湖畔,过去,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直排入湖,破坏了网湖的生态。

近年来,阳新县加强网湖周边村组常态化卫生治理,建成19个无动力污水处理站,铺设完善地下污水管网,对村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全面截污控污,不仅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也让网湖水更加清亮干净。

环境美了,产业转型也跟了上来。新塘社区依托丰富的山场湖塘资源发展生态种养,打造农旅结合的休闲农业,着力护好一湖清水。

同样是地处网湖湿地保护区内的网湖村,近年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村民养殖起小龙虾、鳜鱼等对水质要求高的水产品,种植莲藕、菱角、芡实,发展瓜果采摘、民宿、观鸟等乡村旅游。

“从粗放养殖到生态养殖,网湖的生态环境好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的钱包鼓起来,更加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都自觉自发保护村里的环境。”网湖村党总支书记刘元胜说。

加强巡护,救助鸟类,给候鸟们一个温馨的家

早上7点半,张绪财骑上摩托车,带着干粮和水,开始了一天的巡湖工作。沿着漫长的湖岸线,他时而下车走到芦苇丛深处,查看有无偷捕鸟类、破坏湿地的行为;时而透过望远镜,观察鸟群是否有异常。

“网湖分为3个片区,我负责的是新塘片区,涉及面积大概有8万亩,每天的巡湖里程有100多公里。”张绪财告诉记者,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4月,是网湖候鸟数量的高峰期,他和同事们会加大巡湖频次和力度。在候鸟集中来湖之前,他们还会进村入户,宣传网湖保护和鸟类保护的各项政策。

巡湖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盗猎、偷捕、架网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定期监测水鸟种类和数量,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研究和保护鸟类;同时也是加强对鸟类种群疫病的监测,救助生病或受伤的鸟儿。

张绪财是阳新县城东管理区何垅村人,曾在广东等地打工,2006年回到家乡,在网湖中承包了40多亩鱼塘搞养殖。“粗放的投饵养殖模式,虽然赚了些钱,但也造成水质的恶化。”眼见网湖水变得浑浊,水鸟一天天变少,张绪财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

2012年,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招聘生态管护员,张绪财果断报了名,成为一名守护水鸟的“一线尖兵”。他还积极响应政府生态种养的号召,把自家鱼塘里的鱼全部捞起来卖掉,改种莲子等净水植物。

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张绪财熟练掌握了许多鸟儿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从鸟儿走路的神态、粪便的性状,就能判断它们的健康状况。

2020年,在湖北省林业局的支持下,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成了湖北省首个自然保护地鸟类标准救护繁育站,为保护区开展鸟类救护工作提供了平台。

去年11月9日,张绪财在湖边发现一只翅膀受伤的小天鹅,把它带回救护站,用夹板把受伤的翅膀固定,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和养护,小天鹅恢复了健康,重回自然。

如今,救护繁育站内有蓑羽鹤、鸿雁、斑嘴鸭、绿翅鸭等各种鸟类20多只,成为生病、受伤鸟儿的“庇护所”。

在网湖,像张绪财这样从渔民转型而来的生态管护员一共有7人,他们和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一道,日夜守护着网湖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给候鸟们一个温馨的家。

不仅是在网湖,湖北的各大湖泊都迎来了更多的“客人”。湖北省林业局发布的“2023年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显示:湖北越冬水鸟突破100万只,达到86种,首次有4个湖泊接待水鸟均超10万只,黑鹳和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创新高。其中,网湖的水鸟总量、种类和东方白鹳数量均居湖北省首位。(本报记者 范昊天)

本文图片来源:阳新县融媒体中心、阳新县文旅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06日   第 08 版)

责编:张荣耀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