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建设科学观测样地、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探寻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2-12-07 09:01:12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武夷山拥有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近年来,在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等项目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持续开展武夷山生物多样性定位观测,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丁晖不会忘记第一次来到武夷山时那满目的绿意和空气中醉人的栀子花香。

他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被任命为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武夷山生物多样性野外定位科学观测工作负责人,从此与武夷山结缘。

10多年来,武夷山成了丁晖工作的“主阵地”,他和同事们也见证了武夷山生物多样性定位观测网络从建立到完善的一点一滴。

建设大样地、观测研究站——

“就这样参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开展野外定位观测,样地的建设是基础。2011年,南京环科所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在武夷山建立了两个样地。

2013年,该团队又在其中一个样地的基础上开展9.6公顷的大样地建设。历时两个月,团队对大样地范围内的6万多棵树逐一标记、定位、识别、检尺,完成了植物群落的全面调查。

在以植物为主的调查之外,该团队还对大样地内的森林水文、气象、土壤、兽类、鸟类、昆虫等开展了综合性研究,后来这里便叫做四新综合观测场。

“样地是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的基础设施。森林大样地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综合性平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观察森林群落特征和植物功能性状的长期变化,还可以探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变化效应。”丁晖介绍。

样地由少到多,观测基础设施也在不断丰富,丁晖开始思考——将样地等观测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建设武夷山观测站,可以更全面持久地开展武夷山生物多样性野外定位科学观测。

2017年,生态环境部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并开展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在单位的支持下,丁晖提交申请,武夷山观测站很快获批。

此后,在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支持下,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顺利实施。“就这样参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丁晖觉得很荣幸。

2021年,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目前已建成覆盖武夷山国家公园全域、辐射武夷山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定位观测网络。

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谈保护,摸清家底是前提”

摊开中国地形图,东南一角,武夷山脉巍峨耸立。张惠光指向地图说:“地球同纬度的很多地方都是荒漠,武夷山却罕见地保留着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张惠光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主任。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典型特点。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如何更好保护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一直是张惠光的心头大事。

“谈保护,摸清家底是前提。”张惠光说。早在1979年,福建就启动了为期10年的武夷山大规模科考行动,发现了一批新科、新属、新种,首次摸清了武夷山生物资源的家底。

“按照科学调查的周期,通常每10年需要开展一次。距离当时的‘十年科考’已过去30多年,再次摸清家底已十分迫切。”张惠光说。

在开展武夷山生物多样性野外定位科学观测期间,丁晖和同事就对武夷山生物多样性十分着迷,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启动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技术支撑和具体实施就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

今年,武夷山国家公园陆续公布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效。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以来,目前已有武夷山卷柏、璞云舟蛾等12个新种被发表,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刷新。

“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是我们重大工程观测站工作的一项延伸。”丁晖介绍,“无论是建样地、观测站还是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其作用在于通过实打实的调查数据,呈现出生物物种的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从而为制定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继续下去——

“生物多样性,我们共同守护”

苔深林密,山间下着小雨。早上8点,调查队员3人一组,带上设备出发了。3人分工明确,一人挂上金属牌,负责树木标记;一人识别树种、测量树高、胸径等基础数据;一人负责记录。毛锥、木荷、赤楠……时间一点点过去,记录本上,物种的名字越来越多。

丁晖喜欢这样的时刻。2011年,在开展武夷山生物多样性野外定位科学观测之前,他从未到过武夷山。前几年,从南京到武夷山,绿皮车中午出发,次日凌晨4点多到达,现在高铁车程缩短为近4个小时。承担武夷山项目后,丁晖成了往返于这条线路上的常客。

在野外,亲手获得的观测数据使他感觉踏实、兴奋。兴奋之余,是辛劳与汗水。野外定位观测,白天的时间最是宝贵。早饭后出发,背上干粮和水,直到天黑才返回。结束一天的调查,晚上回到住处后,要整理当天的数据、准备第二天的物资、交流一天的收获……这些工作都做完,已经是夜里11点以后。

就这样,团队对面积为9.6公顷的大样地进行了两次全面的综合调查。丁晖记得,2013年大样地建设期间,他们刚到武夷山时,还穿着短袖。等到当年12月的调查结束,样地下的那片茶园已经布满白霜。

“起初不知道这项工作会做多久,能否持续下去。可现在,至少在我退休前,我会将武夷山生物多样性野外定位科学观测坚持做下去。”丁晖说,“生物多样性,我们共同守护。”

开展样地建设、建立观测站、进行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前后已有数百名科研人员、老师、学生等参与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其中一些调查队员如今已经成为学校教授、研究员等科研骨干,继续在不同领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7日 14 版)

责编:张青津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