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青年创业篇①:找准科创赛道 市场翻了十倍

海外网 2022-07-02 08:42:00

香港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的成长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变迁,见证璀璨东方之珠的时代巨变。如今他们是祖国发展进程中勇立时代潮头的“追梦人”,像老一辈香港人一样,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书写新的创业故事。

123123123.png

魏嘉俊参加2019“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创业是个热词

90后魏嘉俊出生在香港回归前不久,一直按部就班读书的他从未想过,创业会贯穿整个大学时光。2013年,刚刚步入大学的魏嘉俊发现,财会专业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而在父辈靠生意起家的环境里长大,让他对创业跃跃欲试,两份意外的实习经历为他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大一上学期,魏嘉俊通过香港民间机构举办的暑期活动来到北京,在央企“中国电子”了解到IT技术,回到香港,又在一家云端服务公司实习,接触到B2B电子商务模式。从此,“科创”二字在他心中埋下种子。有了方向的魏嘉俊开始借互联网创业小试牛刀。于是在大一下学期,他和学校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联手创业,为传统公司做数码转型,仅半年就成功赚到第一桶金。

“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机会很多,创业是一个火热的词。”魏嘉俊说,创业前期的花销除了企业投入的项目资金外,还有特区政府给予科创行业的创业补贴,“那时候互联网逐步成为大众焦点,香港也开始注重科创发展。”

2014年,魏嘉俊已拥有多达30人的团队,他也开始思考公司的发展方向,“我非常清楚,比起老一辈人,我们这一代人优势一定在科创。”为了抓住零售业迎来销售高峰期的机遇,魏嘉俊的团队将依靠LED灯带实现的裸眼3D技术应用至新零售模式,为大众在视觉上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就这样,还是一名大学生的魏嘉俊就已经带着创业团队与奢侈品牌、汽车公司、百货商场、博物馆建立了商业合作。

微信截图_20220702081047.png

魏嘉俊获得2021年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奖项

市场翻了十倍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此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逐渐火热。魏嘉俊的公司第二年就顺利进入内地市场。“我喜欢广州的生活环境,它和香港非常像,文化也相似,我有许多朋友都在广州。”魏嘉俊说,进入大湾区市场后,公司在内地总部设在广州,在深圳和东莞有办公点,“大湾区每个城市都有产业链上的专长,香港的强项是金融,深圳是创新之城,东莞有制造业优势,广州有文创特色。每个城市彼此之间形成互补,通过在大湾区内部合作,达成资源共享。”

如今,魏嘉俊100多人的创业团队中内地员工占比达7成,他也逐渐发觉由两地青年组成的创业团体,更能在互补之中达成高效合作。“香港青年创意多一点,内地青年执行力更强,且有责任心。我们的招聘需求也会综合考虑两地青年差异,例如,在香港招聘创意总监,在内地可以寻找执行、运营方面的人才。”

“从香港的700万人口到大湾区7000万人口,市场翻了10倍,对创业公司来说,当我们想要融资或是寻找人才时,就不单单局限在香港,而是面向整个大湾区。”魏嘉俊说,进军内地市场前,内地营业额仅占公司总营业额的5个百分点,而进入内地市场后,内地的营业额占比直线升至50%。

微信截图_20220702082607.png

作为大湾区创业先行者,魏嘉俊获评“2021感动香江人物”

开拓内地市场

创业之路总不会一帆风顺。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创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魏嘉俊说,“公司的技术主要服务于线下市场,疫情对我们来说是直接的痛点。”幸运的是,得益于发达的互联网手段,两地业务并没有被阻断。他还说,“虽然疫情到现在仍有反复,但内地控制疫情往往迅速有效,消费者很快开始恢复正常消费,我们也庆幸疫情前早早就开拓了内地市场,为两地投资分散了风险。”

公司的业务发展也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在2021年的一次活动中,魏嘉俊公司的技术产品受到广州市政府的关注,他也发现,有着“显示之都”之称的广州注重LED产业的发展,与他所深耕的领域十分契合。很快,在广州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推荐下,魏嘉俊的公司与当地国企达成项目合作,在广州越秀区知名商业街——北京路设置智慧灯杆。

除了基础照明功能,智慧灯杆还安装有监控、空气指数感应器、5GWIFI设备,魏嘉俊公司主打的裸眼3D技术更是运用其中。就这样,魏嘉俊不仅在疫情下扩大了内地业务,更为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出了一份力。

“早在10年前,去内地发展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等问题,但现在香港青年真的获得很多便利。”魏嘉俊说,香港青年有“两文三语”的优势和国际化的视野,他鼓励香港青年找准赛道,抓住大湾区带来的机遇。(海外网 李萌)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李萌、陈亚楠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