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胞筹建华人食品银行
据联合国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报告》,全球约有1/10的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近期,美西方对俄强硬制裁,导致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食品银行,指秉持“不取分文”的理念,为经济困难人士提供食物支援的慈善组织。目前,食品银行已经遍及多个国家,帮助众多贫困人士渡过难关。过去,华侨华人较少涉足食品银行,但这种状况即将发生转变。北美华人援助中心(以下简称“华援中心”)的华侨华人,即将在美国南加州创办一家华人食品银行。
在合作中学习经验
华援中心成立于新冠疫情期间,为中国包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抗疫作出了贡献,也为北美华人群体提供了很多帮助。
创办食品银行的想法,源于华援中心的一次公益活动。奇诺市是洛杉矶市东部新兴城市,近年来逐渐成为北美知名的华人聚集地。2020年5月,美国处于疫情暴发期,华援中心的义工们发现到奇诺食品银行领取食物的受助人大多没有合格的口罩。
华援中心的负责人之一李怀国介绍:“在和奇诺食品银行的负责人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华援中心的义工们参与奇诺食品银行的工作,为人们提供口罩、发放食物。”
正是这次接触,让华援中心逐渐有了运作食品银行的经验。华援中心的义工们会在每周三前往奇诺食品银行,学习食品的收集、包装和分发经验。
据介绍,奇诺食品银行提供的单份食品量比较大,每份包括鸡蛋、肉类、蔬菜、水果和牛奶等。“基本上,每一份大概有普通小轿车后备厢的一半这么多。”李怀国说。
除了义工们,华援中心还带动了很多华人学生参与奇诺食品银行的工作。“从2020年五六月份开始,每周都有华人学生参加。”李怀国介绍,“华人学生的热情非常高,都有很大的爱心去做这件事情。”
困难面前寻求对策
然而,筹建华人食品银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是受助人的身份识别问题:领取救济食物的人真的需要帮助吗?有的食品银行通过填表的形式对受助人进行背景调查,但这会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未必准确。李怀国说:“就像有人虽然开着豪车,但可能是刚刚失业,或者家庭出现了困难,甚至只是一个司机,你没办法判断。”华援中心计划通过发放号码牌、记录车牌等方式,避免重复领取的情况。
其次是资金的问题。由于疫情和经济下行,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较高,供应链矛盾突出,物价涨幅较大。在食品需求量较大的前提下,如何才能筹集到更多资金呢?
华援中心的义工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分拣经销。李怀国表示:“我们注意到,美国有很多仓库维护费很高,不要的货物会拉去销毁,但其实这些货物中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义工们会将这些货物分拣出来,再联系经销商进行出售,将这个过程产生的利润放回食品银行。通过这种方式,华援中心既筹集到了食品银行的经费,又让剩余产品获得二次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为了更美好的社区
为什么要创办华人食品银行?李怀国表示:“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从短期看,它能帮助因疫情而陷入困顿的人。我有一个餐馆生意做得很好的朋友,因为疫情,客流量急剧下降,在尝试线上拓展客源无果后,最后被迫关店。它不是一个简单关店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很多负债。他可能也会去找工作,但背负着债务,生活压力就会很大。如果有食品银行,就能帮他解决燃眉之急。从长期看,华人食品银行是为了建立华人群体的良好社会形象。”
据调查,食品银行对美国少数族裔非常重要。以拉美裔群体为例,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社会承担服务性体力劳动,贫困人口较多,一个家庭七八口人都很正常。
帮助这些少数族裔群体,能够提升华人群体的社会美誉度。“有一个平时帮别人除草、清理泳池的少数族裔曾对我们说,自己好长时间没换过口罩,很害怕自己会感染雇主,所以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助。”李怀国回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华援中心义工们深知慈善活动重在细水长流,他们相信华人食品银行的建立一定能让社区更加和谐美好。
李怀国说:“我们想让其他种族认识到,我们华侨华人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会尽可能帮助周边更多居民。”(睿加 魏景琦)
责编: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