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原创 >

在毛里求斯,书写华人故事(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4-22 05:59:56

4月28日,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将举办“纪念墙画开幕仪式”活动庆祝中毛建交50周年。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中的纪念墙画边休憩。(林海岩供图)

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组织的华人画作拍卖活动现场。(林海岩供图)

4月15日是中国与毛里求斯建交50周年纪念日。1988年,中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文化中心落户毛里求斯;2003年,毛里求斯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2013年,中毛两国互免签证;2021年,中国—毛里求斯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在毛里求斯,华侨华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当地人的尊重与友好,同时,他们也在努力为中毛交流合作添砖加瓦。

“我们投资者很安心”

去年1月1日,中国—毛里求斯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朱立英在媒体刊文指出,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生效当年即推动中毛贸易额增长25.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毛里求斯投资兴业,参与毛方“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将业务拓展至非洲大陆。

2015年,毛里求斯政府推出“智慧城市”建设计划,鼓励在毛里求斯建设一批兼顾商业、休闲及居住的综合功能区域。机缘巧合,李海的公司成为该项目的参与方。“2012年,应朋友邀请,我到毛里求斯旅游。这真是个美丽的岛国。我一下就被这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巧的是,旅游期间,当地政府介绍的首都路易港国家公园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2012年底,该项目进行国际招投标,我们公司中标。”李海介绍说,该项目是毛里求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因为政局变动等原因,路易港国家公园项目几经波折,数次暂停又重启。2019年底,项目再次正式启动,推进很快。目前,因为疫情,推进速度放缓。“参与毛里求斯‘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享受很多优惠,包括免征8年企业所得税、免征转让税、建筑和有关物资的增值税、相关物资的关税,对部分设备给予年度津贴等。仅免税一项,我们就能节省1亿多美元。”

中毛自贸协定的正式生效让李海非常感慨。“在这之前,虽然我们也能享受诸多优惠条件,但是总觉得很孤单,没有保障。去年3月,毛里求斯经济发展局、财政和经济规划与发展部、外交地区一体化和国际贸易部与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联合举办中毛自贸协定论坛。毛里求斯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发言中专门提到了我们投资人,强调中毛自贸协定中有专门的投资人保护条款,强调投资人享受毛里求斯国家法律的保护,享受公民待遇。之前我们有些‘飘’的感受,现在我们投资者很安心。”他说。

“感觉被捧在手心里”

华人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在毛里求斯有悠久历史。早在18世纪,中国移民就陆续来到毛里求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44年,我出生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唐人街。小时候,唐人街是华人最集中的地方,非常繁华。”参与当地多个华人社团创立的林最宏是第三代华人,亲身经历了毛里求斯的第一次“经济奇迹”,亲眼见证并参与了华人对当地经济的重要贡献。“1961年—1967年,我回中国读书。之后,回到毛里求斯,和父亲一起打理家族的店铺,包括在市中心兼卖中药和日用百货的中药铺和山区的店铺。当地人当时大多在甘蔗园工作,他们有的一个月领一次工钱,甚至一年才领一次。我们华人店铺都允许无息赊账,用一个红色的小本子记录下他们拿走的东西,等到他们有钱了再还。当时,全国大部分百货商铺都是华人经营,赊账为很多当地人解决了生活问题。”林最宏说,“当年,毛里求斯华人到新加坡香港等地考察后,建议政府引进华商在当地建厂发展纺织业,改变了之前毛里求斯依赖甘蔗园的状况,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如今,纺织业依然是毛里求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在国家困难时期,华人总会站出来,发放粮食等物资,助力国家渡难关。所以,在毛里求斯,华人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当地人对华人的尊重和友好正是毛里求斯给黄文的第一印象。“2000年11月,我跟随父母移民过来。这里华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3%左右,是少数民族,但感觉好像被捧在手心里。我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去市场买菜,一通比画,喜欢什么就拿什么,他们也不会多要钱。而且,我是梅州客家人,这里老一辈的华侨华人大部分都是客家人。我去唐人街,讲客家话就可以,很亲切。”黄文说。

“毛里求斯把华人头像印到纸币上,政府机构中多年来一直保持一位部长是华人,路易港的唐人街处于路易港市中心,将中国春节列为法定假日……这些足以说明华人在毛里求斯的地位。一直到今天,说起华人,当地人还是很佩服甚至很感激的。”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主席林海岩说。

“重振‘龙的精神’”

时移势易,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的老去,毛里求斯华人在当地经济中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华人的后代大多移民到国外,除了几个比较大的公司,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接上一代人的班。唐人街曾经覆盖六七条街,现在只剩三四条街,繁华不再了。”林最宏叹息,“华人社区现在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

年轻一代的毛里求斯华侨华人正在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丈夫是当地第三代华人,他们的家族生意就是老一辈中最普遍的百货商铺。一楼是商铺,二楼是住家。结婚以后,我们夫妻开始慢慢转向中餐馆。原来,大家习惯在附近的百货商铺购买日常用品,但是现在,大家都是开车去超市购物。中餐馆不同,只要好吃,就不缺客人。这也是当地人的特点,他们手里一有钱,一定是先花在吃上。我的中餐馆是只卖午饭的快餐店,生意很好。疫情对中餐馆没有造成太大负面影响。”黄文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工作之余,黄文喜欢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我在2007年和2008年做过中文老师,那期间,我喜欢带学生参与唐人街的活动,比如唱中文歌、旗袍走秀、摆摊卖中式美食等。我还参加过毛里求斯政府举办的中文话剧比赛,自己写剧本,自己主演,还拿过奖。我的话剧写的都是华人故事。我是华人,有义务把这里的华人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她说,“毛里求斯华人今天的地位离不开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中华文化已成为毛里求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期间,我都会和唐人街基金会的华侨华人朋友一起到全国各地的商业广场参与中国乐器演奏、写毛笔字等。”

获评“2019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的林海岩,是毛里求斯第四代华人。他把目光投向了唐人街。2017年,他在中国学习、工作十几年后,回到了毛里求斯。“我有一个梦想:恢复唐人街的荣光,重振‘龙的精神’。如今,4年多过去了,曾经破败不堪的唐人街已经焕然一新。接下来,我希望能把唐人街经济打造成旅游胜地,之后,还要开发唐人街房地产。”

李海也有类似的梦想。“2018年,我拿下了被称为‘地王’的移民广场,租赁期60年。整体方案已经做好,希望这里能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我准备和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合作,在这里建一座华人博物馆,成为新的‘唐人街’一样的地标。”(记者 张红)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4月22日第06版)

责编:叶壮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