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度大使与印度知名学者库尔卡尼举行视频对话

2021-04-04 18:11:15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海外网4月4日电 据中国驻印度使馆网站消息,2021年4月2日,孙卫东大使同印度知名学者和媒体评论员、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重要助手库尔卡尼举行视频对话。孙大使介绍了对中印关系、边界问题、中印双多边合作以及共同关心问题的看法。

以下是对话全文:

库尔卡尼:大使阁下您好,很荣幸同您对话。正如您所知,过去二十年来,我一直是中印友好合作的坚定倡导者。

我首次访问中国是在2003年陪同时任总理瓦杰帕伊。那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从那时起,我就坚信作为亚洲的两个伟大国家,印中建立良好关系十分必要。

我常常引用圣雄甘地1942年时说过的一句话,那时我们两国都还没有获得自由。他说:“作为中国的朋友,我希望有一天,一个自由的印度和一个自由的中国能够本着友谊和兄弟情谊,为他们自身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的光明前途携手合作。”

时隔近80年,这些话仍具有意义,并且适用。我十分钦佩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文化和中国各领域的卓越成就。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是不久前成功地全面消除贫困,这对印度及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还要说,作为印度人,我非常仰慕习近平主席。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他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阅读了收录习主席讲话和文章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部三卷,印象深刻。

值此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我谨向兄弟般的中国人民致以最衷心的祝贺!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事件,我们都深感激动。

孙大使,我希望通过此次对话,您可以阐明一些中印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和事宜。我相信对话会像朋友间对话那样真诚而坦率,也希望对话能为更广泛的中印对话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孙大使:很高兴今天能够通过视频对话方式同你交流。感谢你对习近平主席、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的良好祝愿。感谢你长期以来关注中国发展成就,坚定支持和推动中印关系发展。

你在讲话中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的敬仰之情,令我深受感动。习近平主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人,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致以衷心的祝贺,我对此表示诚挚感谢!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向前迈进。过去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去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这些伟大的成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强调,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很高兴听到你通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部三卷。这套著作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以及治党治国治军等众多方面内容,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是国际社会认识和理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思想之门”。我认为,通读这套著作使你对中国的了解更准确、更深刻、更透彻。我也希望,有更多印度朋友能够阅读这套著作,深入地了解中国。我期待通过今天的对话共同为推动中印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库尔卡尼:感谢大使先生非常热情和富有启发性的谈话,这奠定了今天对话的基调。让我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中印两个亚洲大国共享千年友好关系。两国在人口、发展和文明方面拥有许多相似之处。但2020年对中印关系而言是困难的一年,很多人对我们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抱有疑虑。您如何看待中印关系的特质和前景?如何让2021年成为更好的一年?印度应该做什么?中国应该做什么?您的坦诚回答将有助于改善印度对华舆论。

孙大使:要看懂中印关系,首先要从两个国家的基本特质入手。我认为中印至少有三点相似之处:

第一,中印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会遇到的。比如说,光是吃饭,十几亿人口一天就要消费70万吨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中印就是一件大事。再比如,中国今年要完成1100万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目标,印度每年要解决上千万年轻人就业问题,这个数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中印经济总量庞大,但除以十几亿人口,人均GDP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中印同处发展振兴关键阶段,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印两国发展起来了,就等于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发展起来了,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印的首要任务就是聚焦发展,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

第二,中印是全球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也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逾4亿中等收入群体,生产能力和消费潜力巨大。印度3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从较长的历史周期看,中印正处于爬坡上升阶段,都有发展振兴的梦想和抱负。中印应共同跑好发展的马拉松,相互激励,遇到障碍相互拉一把。中印一定不要走到拳击台上,相互对抗,相互消耗,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第三,中印是毗邻千年的亚洲文明古国。古老文明赋予我们看待事情的长远眼光和处理问题的丰富智慧。中印两国人民已经友好交往了两千余年,未来还要长期相处下去。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不能只看几个月,而应看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相邻大国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要通过对话协商,管控分歧,和平解决。既然是文明古国,就理当看得长远一些,多一些智慧,以成熟理性的方式看待不同,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指出,中印关系的实质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振兴的问题。当前,中印关系确实面临一些困难,但我认为,只要上述三条基本特质或相似之处没有改变,那么中印关系的实质就不会改变。

我们刚度过中印建交71周年纪念日。今年是中国农历牛年。牛意味着努力和勤奋,在中印两国文化中都有吉祥的寓意。你提到中印如何推动双边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我认为应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共识。我们两国领导人作出的中印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两国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是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石。我们必须牢牢坚持,不能动摇。二是坚持对话。双方应抱着相互尊重、冷静务实和建设性态度,通过对话消除误解,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管控分歧。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三是坚持合作。中印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各领域合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双方可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稳步恢复和拓展务实合作和友好交流,为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积累条件。

库尔卡尼:第二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在中印边界西段不幸发生的加勒万河谷事件,给我们的双边关系蒙上阴影。虽然2月双方启动脱离接触进程是一项值得欢迎的进展,但阴影仍未完全消退。我在中、印媒体发表的很多文章里都提到,现在是时候确保未来实控线不会再发生像去年6月加勒万河谷事件那样的军事对峙。这也是我们两国许多有识之士的观点。道理很简单,每次当这样的事件发生,双边关系就会倒退数年。我们也清楚认识到终结类似事件最好的方法是彻底解决边界争议。尊敬的大使先生,您是否认为现在解决边界争议应该成为印中的首要事项?

我还有一个相关问题,自2003年以来,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举行了22轮会晤,所有问题一定都已被翻来覆去讨论了很多遍。因此,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在这方面会有积极进展?如果是的话,正如您在其它场合曾说的,印中是否应相向而行,以达成最终解决方案?

孙大使:去年边境地区发生的冲突是不幸的,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正如中方一再强调的,事情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利害得失一目了然。两国外长、防长多次就此进行沟通。双方举行了十轮军长级会谈和七次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两国外交、军事沟通渠道是畅通的,双方都有意愿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推动降温缓局。近期两国一线部队在班公湖地区实现脱离接触,有助于双方建立互信,推动现地局势进一步缓和。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应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严格遵守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加强对话沟通,完善管控机制,进一步缓和和稳控中印边境局势,避免现地局势出现反复,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边界问题是西方殖民者强加给我们的历史包袱,十分敏感复杂。中印边界存在争议是客观现实,应予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中印都有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意愿。2003年中印设立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那是在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两国政府确定的。我本人也有幸在北京参与了此访接待工作。迄今,两国特别代表已举行22轮会晤,达成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正在研究制定解决框架的谈判路线图。中印双方应积极推进边界谈判,争取最终达成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最终解决前,双方要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中印关系是多层次的,需要我们全面看待,而不是仅限于一个局部。边界问题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应置于双边关系的适当位置,不要让分歧上升为争端。过去几十年经验反复证明,突出分歧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侵蚀互信的基础。而一个良好的双边关系则有利于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为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有利条件和氛围。

边境和平与安宁需要双方共同维护,边境争端只能通过对话谈判寻求解决。双方应严格遵守现有涉边协议和规定,妥善管控边境局势,避免损害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发生问题后,应通过军事外交渠道及时沟通,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要加强建立信任措施建设,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去年发生的边境事件教训是深刻的,不应再让此类事件重演。

库尔卡尼:双方都重申不应让分歧上升为争端。双方向前走是明智之举,我也希望双方能够向前走。

印中经贸合作存在巨大的、未被挖掘的潜力。但我们的贸易、商业和投资合作在2020年遭遇了挫折。与此同时,一些西方人士渲染经济上“对华脱钩”、“排除中国”言论。这种危险言论和做法仍在持续。大使先生,您认为中印应如何扩大和深化经济合作?您非常清楚印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正当关切。中方将如何解决这些关切?您认为印方应该做些什么?

我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莫迪总理强调印度要成为“自立印度”,即在经济关键领域实现自立。中国也正以自身方式走自立之路,通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我相信,印中战略并非相互排斥、彼此对立。例如,两国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快速增长的数字经济,我们应在高科技领域合作。这种合作将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强劲和自主。这同样适用于印中在绿色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合作。我们两国均承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您是否能对此进行一些阐释?

孙大使:正如你所说,中方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中国将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贯通国内外两大市场。

我们注意到,印度政府提出“自立印度”的发展理念,推动印度加快发展,同时也强调印度不会同世界潮流分隔。我认为,像中印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想靠别国的恩惠解决生存发展问题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过去几十年正是这样做的。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利益深度交融,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依靠自身发展并不等同于“闭门造车”,而是要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合作和包容性发展。

去年,尽管面对疫情全球肆虐,中国经济展现出超强韧性和活力,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我举三个例子。一是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 突破1万美元,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二是去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吸引来自124个国家的企业参展,累计意向成交726亿美元,展现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坚定信念。三是东盟已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到6846亿美元,其中仅越南一国就占了1922亿美元,中国和东盟都从互利共赢中受益。中国不断改善全方位营商环境,外商在华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发展将为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大机遇。与中国脱钩就意味着对机遇关上了大门。相信明智的政府和企业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中方从不刻意追求对印贸易顺差,当前中印贸易不平衡问题主要是两国贸易结构差异造成的。根据中方统计数据,尽管去年受疫情影响,中印双边贸易额仍达到876亿美元,其中印对华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这说明只要是适销对路的商品,总会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中印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多年位列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管是“全面脱钩”还是“有选择脱钩”,既不现实,也损人不利己。双方应融入全球化进程,努力做大合作蛋糕,在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中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实现共同发展。我们希望印方对外开放一视同仁,不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出台限制措施,或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特定国家企业排除在外。希望印方给予中国企业符合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待遇,提供公开、透明、公正的营商环境。

你提到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习近平主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正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印在应对气变问题上立场相近,均为“基础四国”成员,有较好合作基础。印度服务业发展较快,而服务业碳排放相对较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等方面拥有领先技术。中印可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优势互补。

库尔卡尼:我认为您说得很好,扩大合作蛋糕对印中以及世界许多其他国家都有益处。新冠肺炎疫情是现代世界经历过的最糟糕的健康危机,也是一场经济危机。中印应如何合作应对上述危机,尤其是在疫苗方面开展合作而非竞争?

孙大使: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正如你在对话开始时提到,我们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抗击疫情的实践表明,人类的确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唯有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危机。人类社会面临很多全球性挑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中方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率先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正在得到各国广泛认可。我们也愿意同各国探讨疫苗接种互认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案。希望中国疫苗能为全球抗疫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无论是哪国产的疫苗,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印度正在推进全国疫苗接种。我们衷心希望印方能够取得更大进展,早日控制住疫情。我们反对搞任何形式的“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我们要继续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国际社会早日战胜新冠病毒。中印可以就此保持密切沟通。

库尔卡尼:全球人道主义危机需要最广泛的全球合作。我很高兴听到中国将新冠疫苗视为全球公共产品,致力于让全世界所有人都用得上、用得起疫苗。我的下一个问题有点敏感。阁下,您很清楚印媒非常关注“四边机制”,并借此制造中国的负面印象。近期,“四边机制”举行首次领导人视频峰会。鉴于中国和其他很多亚洲国家也是该地区的海洋利益相关方,中方是否愿意同“四边机制”成员合作建立一种“基于规则的秩序”,以一劳永逸地保证自由、和平的航行。换言之,就中方多次所称的“有选择的多边主义”而言,印中是否有可能同其他利益相关方一起,在印太地区创造真正的多边主义?我认为,如果我们这么做,可为印中关系排除一大棘手难题。

孙大使:当前,世纪疫情加速百年变局,人类面临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经济衰退、气候变化、地区热点等挑战起伏交织。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大行其道。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践行真正意义的多边主义,是抗御解决各种挑战和难题的人间正道。

习近平主席今年初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赏。真正的多边主义应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平等协商,不搞唯我独尊。“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正确选择。

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文化上,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没有对外侵略过、掠夺过别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如今,中国成长为一个“大块头”,但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乐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大国。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大块头就想当然认为他会欺负人。这不适用于中国。中国要办好自己的事,要做更好的自己,也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但我们不会取代别人或“统治”世界。

现在已是21世纪,人类应该比前些世纪进步得多、聪明得多,而不是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们应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坚决反对强权政治和丛林法则,反对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我们主张各国尊重彼此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尊重彼此正当的发展权利,和平共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印同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拥有重要而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应当坚持独立自主,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印等多边机构框架内加强政策协调,在疫情防控、发展减贫、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等国际交流合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共同维护地区战略稳定,捍卫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民主、合理的多极化国际秩序。我们应为此而携手努力。

库尔卡尼:您的见解非常深刻。我们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要重复过去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在十九和二十世纪,主要大国对抗导致爆发了两次可怕的世界大战,全世界因此遭受损失。印中作为两大文明国家,有责任树立新的榜样。我们应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履行维护和平的坚定承诺。

孙大使:是的,确实如此。中印都能从古老东方文明中获益。比如,我们都崇尚和谐、和平和家庭观念,这些观念有助于我们和平共处。我们坚信,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是命运共同体。在这些问题上,中印有许多共同点。

库尔卡尼:你知道,印度总理经常提到“世界一家”,世界是一个大家庭。中国文化也有类似表述。这是两个古老文明的智慧,可以引领整个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孙大使:人类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和平相处,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不谋求任何形式的霸权,不谋求“主导”世界,更不能搞丛林法则。丛林法则意味着弱肉强食,大的动物吃掉小动物。但这不应发生在人类社会。我们处于二十一世纪,必须要有新的思维,而不能重走历史的老路。

库尔卡尼:大使先生,我很高兴参加了2019年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上述会议。您所说的正是会议向全世界所传达的信息。包括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和其他文明,应该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共创未来。

您一直坚持强调要将拓展人文交流作为印中友谊的一大支柱。您一定同意,当那些在印具有影响力的人或机构,特别是对华持负面态度的,同中国建立联系后,将有更大几率对双边关系作出积极贡献。我发现中国社会,包括受过教育的公众,对印度教、印度教文化及其对印度文明的贡献鲜有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一项富有雄心的计划,让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印度教。您认为应如何推动两国人文交流?

孙大使: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中国主办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上述会议,并就文明互鉴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我看来,世界因存在不同文明而丰富多彩。就像一个大花园,你无法想象花园中只有一种花。正是由于百花争艳,花园才变得美丽。不同文明也是如此。无法想象世界上只有一种文明。不同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为使“文明的花园”更加丰富多彩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印两国文明以及世界许多其他文明应互学互鉴。中印是绵延千年的世界两大文明宝库。古有法显、玄奘西行取经,竺法兰、菩提达摩东来传法;近有季羡林、师觉月等学界泰斗终其一生探索中印文化,向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展现两大文明的魅力。他们为两大文明架起人文交流的桥梁,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像季羡林和师觉月这样的大师,使中印两大文明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两国的人员交往基础薄弱,疫情前每年人员往来只有100万人次左右,同两国的规模体量很不相称。部分中国人可能对印度文化、宗教和民俗不够了解,印度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我们交流和沟通不够紧密,才会产生一些误解和误会。因此,中印人文交流潜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语言教育的作用。语言是人文交流的桥梁。中方一直积极支持印地语教育。本世纪初,北京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有印地语教育的高校。如今中国已有18所高校开设印地语课程。同样,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伴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学好中文能更好地拥抱机遇,拥抱未来。我们愿同印方一道推动中文教育,鼓励更多印度民众学习中文,更好了解中国。

第二,加强两国地方交往。目前中印已建立14对友好省市。两国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期间,就中国福建省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泉州同金奈缔结友好关系达成共识。希望双方能够尽早落实共识,进一步激发两国地方交往合作潜力。

第三,支持两国青年交流。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拥有青年最多的国家,青年是中印友好的生力军。在疫情背景下,两国青年积极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抗疫行动经验分享会、创业论坛等。两国青年相互鼓励对方抗击疫情的场景十分感人。我们要鼓励两国青年们开展更多线上研讨会、圆桌会,积极在社交平台以照片、文字和视频日志等方式分享生活经历。这在“Z世代”中很流行。

此外,我们也愿同印各政党分享交流经验,增进相互了解。在我看来,中印人文交流与互学互鉴有无限的空间。库尔卡尼先生,你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印人文交流,我对此深表赞赏和感谢。希望你能通过亲身经历带动更多印度朋友客观看待中国,也欢迎他们在疫情后亲自到中国去了解一下。

库尔卡尼:您的话让我想起季羡林教授为促进印中学术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季羡林教授把《罗摩衍那》及印度其他著作翻译成中文,了解这件事的印度人可能不太多。通过推广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拉近两国的距离。您说得对,两国人文交流空间无限。两国在扩大和深化人文交流,特别是优秀人才交流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和需求。先贤们的思想能千古流传。人们仍记得季羡林教授以及那些穿越印度次大陆和中国的伟大探险家。我们应追随他们的脚步。

这次对话成果丰硕。请允许我在对话结束前再补充一点。我希望聆听此次对话的听众们关注习近平主席讲的一段话和其中所蕴含的智慧。这是他在2014年9月首次访印时,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讲中的一段话。他对印度表达了赞美,他说:

“我特别关注印度殖民地历史以及印度人民顽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史,也十分关注圣雄甘地的思想和生平,希望从中参透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世界。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诗集我都读过,许多诗句让我记忆犹新。他写道,‘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些优美又充满哲理的诗句给了我很深的人生启迪。”我每次读到习主席的这篇演讲时,都会被深深感动。

我想以重温习主席这段话作为结束今天对话的最好方式。习主席说过,“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有25亿多。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谢谢(中文)!

孙大使:你刚才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演讲,有关内容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圣雄甘地和泰戈尔等先贤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的我们也有重要启示意义。上个世纪,当泰戈尔结束他的中国之旅时,他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中印两个伟大国家之间联系之紧密,这在新世纪应得到传承。因此,我们一直说中印关系的重要性远超双边范畴,具有全球和历史意义。推动中印关系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根据领导人的指引,付出不懈努力,不断相向而行。我认为双方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达成的战略共识。中印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两国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这是对中印关系的基本判断,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石,为双边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双方应遵循这一基本判断,把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不折不扣传导到各层级,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要以全局、长远和战略的眼光看待中印关系。中印关系不是单一的、扁平的,而是多层次、立体的。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我们不能只看某一面,就以偏概全地给中印关系定性。中印关系也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总和。不能只聚焦眼下分歧,而对两国根本、长远利益视而不见。我们应该对中印关系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

第三,要推动双边关系向前走。我们要始终坚持向前看的态度,坚定走相邻大国互信合作的正路,不走怀疑猜忌的歪路,更不走消极倒退的回头路。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两大相邻新兴经济体携手发展的大方向,并肩前行。我深信,这也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今天的对话富有成效。我期待疫情过后,能同你和印度朋友线下见面,畅谈中印友好,共话互利合作,为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而共同努力。谢谢(印地语)。


责编:周璇、胡敏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