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北方现存唯一渔猎民族——

乌苏里江畔,赫哲人走上幸福路

2021-01-19 05:23:28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车子在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上行驶,从黑龙江佳木斯、同江、饶河至抚远,一路都有赫哲人聚居的痕迹。他们追逐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奔涌的浪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了独特的渔猎文化。

新中国成立前,赫哲族仅存300余人。如今,安居乐业的赫哲族,总人口数已增长至5000多人。“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首《乌苏里船歌》,唱的正是赫哲人的幸福生活。

从单一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当前多业并举的跨越式变迁,赫哲族人坚守古老技艺,传承民族文化,与各民族一道,开启了拥抱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小渔村声名远扬

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位于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里被称为“东极第一村”,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抵边行政村。抓吉村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批到这儿寻“东”的客人。

走进抓吉,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两侧,整齐排列着圆木搭建的木屋,还有红瓦黄墙的小洋房,掩映在杏树、云杉和白桦树间。渔家乐餐厅、赫哲手工艺品店、莫日根广场,洋溢着浓浓的赫哲风情。如果从上空俯瞰,村路把抓吉围起来,轮廓像一条鱼,正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抓吉村赫哲民俗展览馆内,曹畅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赫哲族民俗文化。她穿着一身绿色的民族服装,领口、衣襟和裙摆上都绣着精美云纹。“这种用桦树干和树枝、兽皮搭成的圆锥形小屋叫‘撮罗子’,是赫哲人过去的‘房子’……”

2016年,这个20多岁的赫哲族姑娘大学毕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爷爷奶奶就住在这儿,小时候经常来抓吉村玩。”曹畅说。她现在担任抓吉村文化站站长,并承担民俗展览馆的部分讲解工作。

“你现在看到的这块儿都是新区,以前大家都住老区。喏!就是这儿。”曹畅指着展板上的一幅黑白照片。从照片上看,老区离新区不远,“但老区在乌苏里江边上,一来洪水,乡亲们的房子容易被冲垮。那里的基础设施也不好。我们这儿的冬天,三四点天就黑了。还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回抓吉,奶奶就会从商店给我拿好看的小灯笼,但我走几步就不敢往外走了,那时候没有路灯,路上特黑。”

在老一辈赫哲人的记忆中,关于抓吉村的印象可能更为残破:终日与煤柈为伍,村内道路晴天“扬灰”,雨天“和泥”,全村人主要靠捕鱼维持生活。

为改变小渔村的落后面貌,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支持下,抚远市结合“乌苏里船歌风光带规划”,积极引导渔民转产上岸。2014年,随着“赫哲民族风情村”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民告别了老区,搬入了通电、通水、通宽带和集中供热、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新区。而立足赫哲文化发展旅游,则让抓吉一下子火了。

“赫哲族人口少,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抓吉村又在祖国最东边儿,非常偏远。没想到,如今这些都成为了抓吉的特色与亮点。”抓吉村的变化吸引了曹畅这样的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抚远市广播局让我去做播音员,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留在抓吉。这里需要年轻人留下来传播民族文化。”曹畅说。

中午,村里的东极赫哲鱼馆开始热闹起来,40多岁的赫哲族老板娘曹丽伟在厨房忙前忙后。

作为抓吉村村民,曹丽伟17岁开始出江打鱼。2016年,曹丽伟弃渔上岸。做点什么呢?村干部给曹丽伟支招:“村里旅游发展起来了,要不你开个农家乐,让大家伙儿体验体验赫哲族饮食文化。”

凭借多年来对江鱼的了解,2017年,曹丽伟和丈夫在村里开了家鱼馆,这也是抓吉村第一家鱼馆。丈夫负责杀鱼、洗鱼,她负责做。“塔拉哈”(赫哲语:烤生鱼)、炒毛鱼、炖鱼、炸鱼、煎鱼……无论是赫哲族传统风味还是日常大众口味,曹丽伟都能做得有滋有味。“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三四千元,没有过去打鱼那么辛苦,那么危险。”曹丽伟说。“北京、上海、广州……哪儿的游客都有。”如今,抓吉村已有9家鱼馆,“旅游鱼”让村民年年有余。

2019年,抓吉赫哲族村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的抓吉村也被更多人知晓,赫哲文化深受游客喜爱。”曹丽伟说。

多民族携手致富

赫哲族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与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多民族杂居共处,长期的共同生活让三江大地上的人们亲如一家。

“那时候,赫哲人教汉族人养殖狩猎,汉族人教赫哲人种田耕地。”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继伟对赫哲族的历史了然于心,“不过我是蒙古族。”

在记者诧异的眼光中,张继伟接着说:“后来,由于渔业资源紧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赫哲族都转产上岸了,不打鱼了,赫哲人干什么?这时候就需要大家伙都帮一把。”

张继伟带着记者去了他的帮扶对象何淑艳家。

和绝大多数赫哲人一样,何淑艳夫妻二人过去以捕鱼为生。然而,心脏病、高血压、脑梗……这些疾病压得何淑艳喘不过气,外出打鱼不再可能,家庭也因此致贫。

“吃药住院开销大,家里攒不下钱,身体不好,精神也不好。”何淑艳说。

张继伟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心思细密。他多次到何淑艳家走访聊天,了解实际情况后,首先解决了何淑艳医保看病报销的后顾之忧,又安排合适的工作鼓励她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没有想到,我上次住院,出院报销自费只花了三四块钱,有时候拿药还花不到一块钱。”村里还让何淑艳做卫生监督员。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再加上自家土地的分红,何淑艳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也越来越精神。

张继伟说,在街津口赫哲族乡,贫困人口早在2019年已全部脱贫。“不论是汉族、赫哲族、俄罗斯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大家都是一家人,都得一块儿帮。”张继伟说。

做卫生监督员,每天都得在村子里检查,看路上有没有垃圾。在一趟又一趟巡村中,何淑艳猛然发现村子变得和过去大不一样。放眼望去,崭新的木屋整齐分布在道路两侧,房顶是尖尖的三角形,房屋外立面上,绘有以赫哲族传说和渔猎生活为题材的各式壁画,这里已变身成街津口乡打造的“壁画小镇”。

除了旅游业,街津口赫哲族乡还大力发展寒地玫瑰、中草药种植、红柳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同时,每一项收入都有一定分红惠及到贫困户。

汉族小伙迟庆华在退伍后回到乡里务农,“那时候各种各的,我感觉就这么下去也不是回事。”迟庆华说。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抚远时说:“东北地区有条件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

总书记一语点透有心人。迟庆华和三个朋友一合计,在街津口成立了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更适合散农,购买化肥、种子的成本相对较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收益会更高。”他们还以“合作社+贫困户”形式,引导贫困户带地入股创收。第一年,效益立竿见影,第二年,有不少村民主动要求入社。

2017年,绿农合作社决定拿出200亩地种植玫瑰。“同江市有很多地方都试种了,但只有我们这儿的玫瑰存活了。”迟庆华感到幸运,2018年他们推出玫瑰茶、玫瑰蜜等产品,全年增收60万元,也带动了赫哲乡民致富的积极性,“60多岁的赫哲老太太,在我们这儿帮着采摘玫瑰,一天都能挣200多块钱。今年,我们打算扩大玫瑰的种植面积,实现玫瑰产品的深加工,有钱大家一块儿挣。”

伊玛堪后继有人

在同江市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桂凤正在带领八岔民间表演团队成员学习演唱赫哲族民歌《想情郎》。吴桂凤介绍,当年,《乌苏里船歌》曲调作者采风时,被这首赫哲族传统小调深深吸引,然后填词编唱,让全国人民听到了赫哲人甜蜜幸福的心声。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一种徒口叙述,以说唱结合的方式,来表现赫哲族的历史、传说和风俗习惯。不过,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作为赫哲族历史记忆和文化象征的伊玛堪,遭遇了传承困境。2006年,伊玛堪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伊玛堪的也就一二十人,主要都是像我们这个年纪的老年人。”伊玛堪另一位传承人尤文兰说,“赫哲族人口本来就少,会伊玛堪的人少,愿意学的更少,照这样下去,以后就没人会了。”尤文兰说,不担心是假。

好在,许多人都意识到保护传承赫哲文化的重要性,像刘蕾这样的赫哲族人大代表就把赫哲族的心愿带到了人民大会堂。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2012年底,乡里成立了伊玛堪传习所,一方面对赫哲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另一方面邀请非遗传承人进站授课。”街津口赫哲族乡文化站站长吴宝利对记者说。

乡里还成立了伊玛堪艺术团,主要从事赫哲族歌舞节目的编排和表演。“团里有14个成员,都是专职的伊玛堪说唱表演者。天气好的时候,上午10时和下午2时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进行演出,一方面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赫哲族文化。”张继伟说。

前些年,为鼓励更多人学习伊玛堪,同江市还给予参加学员现金奖励。“不过如今,不用这种激励,大家也都会自发来学。”尤文兰说,“学生明显变多了,前些年我还年轻,能出远门儿,经常受邀去讲课、演出,包括抚远、牡丹江、哈尔滨甚至俄罗斯。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对伊玛堪都非常重视,我现在不担心了!”尤文兰说。

伊玛堪的传承,基础在语言。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学校教师毕立勇用十几年的时间,把乡里还能说赫哲话的老人拜访了个遍,整理出包含1000多个词汇的简明赫哲语教材。如今,他做起了专职赫哲语老师,保证每周至少给每个班级上一堂赫哲语课。

尤文兰老人为我们现场表演了一段伊玛堪,在她卧室的床头柜上,还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赫哲族群众的照片,当时她也在场。“习总书记来的那年,大家伙还专门表演了伊玛堪说唱。他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有了总书记的鼓励,我们更有信心把伊玛堪传承下来。”

尤文兰老人的孙子今年9岁,从小跟着她学习伊玛堪,已经能表演一些经典曲目,还跟着她参加过几次表演,上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节目。“我也要做赫哲民间文化的传承人!”稚嫩的童音在房间里回荡……(记者 何欣禹)

图片说明:

图①: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赫哲新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②: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11岁的赫哲族女孩王淋瑶(右)和母亲赵俊在江边用赫哲语唱民歌。

张涛摄(新华社发)

图③:游客在同江赫哲冰雪嘉年华体验泼雪成冰。

同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④:学员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练习演唱伊玛堪。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⑤:抓吉镇赫哲族学校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鱼王角力”活动。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19日   第 04 版)

责编:赵健行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