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2020-12-01 08:29:11来源:经济日报
生成海报
字号:

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是潜力最大的内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离不开提高居民消费的意愿和能力。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消费市场。近年来,市场消费规模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但当前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和难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一方面,我国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以及人均消费水平还不高,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另一方面,相对于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的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从消费水平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偏低。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为6万亿美元,人均商品消费规模约为0.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大约为6.23万亿美元,人均商品消费规模为1.9万美元,我国人均商品消费水平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与收入水平相匹配。”赵萍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基本保持与GDP增长同步,居民收入水平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在初次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仍然偏低,而消费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对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更加突出民生导向,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提出了明确的改革举措,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等。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近日撰文表示,在内需市场中,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增长空间有限,中低收入人群消费潜力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盘活要素的存量和市场需求的存量,让中低收入人群有更多收入、更强意愿、更广泛的选择进行消费提升和升级,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万喆说。

从消费供给看,扩大内需、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的一大难点,在于现有供给不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新的升级阶段,人们更加注重追求高品质生活,消费需求日趋服务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但同时,供给不适应需求升级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衣食住行等领域的高品质产品供给还不充分,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仍然滞后,家政、养老、早教、医疗等服务都有很大的提质增效空间。

赵萍认为,在优化供给方面,尤其要注重提升国有品牌竞争力。目前满足中高端消费的本土品牌竞争力还不够强,应该加快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守正创新,推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高品质要求。

针对优质服务消费欠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的问题,“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通过调整现有供给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从供给侧打开消费需求空间,培育新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有着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大国,立足国内需求,着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持续做好消费这篇大文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这也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经济稳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李华林)


责编:张靖雯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