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应和:帮助搬迁群众拔掉穷根

2020-08-04 16:44:53来源:中国人大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核心提示:从带头搬迁、志愿服务,到创办夜校、发展产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满腔热情,全心为民,与搬迁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如今,新的美好生活,已然向罗应和他们走来。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李小健8月4日北京报道:2020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展示其带来的“唐娃娃”,立即引起关注。

“唐娃娃”身着苗族和布依族传统服饰,民族文化特色十分突出,是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新民社区扶贫车间生产的“畅销品”。“唐娃娃”的背后,是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

5年来,通过搭乘政策“顺风车”,罗应和带领搬迁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搬离大山沟沟,搬进楼房林立、上学看病工作生活便利的新社区。

一切焕然一新。新的美好生活,已然向罗应和他们走来。

“幸福来得太突然!”2020年6月28日,罗应和接受《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感慨,“党和国家实施精准脱贫政策,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摆脱贫穷,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

带头搬迁:搬肯定要比不搬好

斗底村,位于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麻山、瑶山、月亮山“三山”地区,属于不通水、不通路、不通信的“三不通”地带。

大山深处,土地贫瘠,且地少人多,使得很多群众生活困难,住房简陋,生计难以保障。

村所属的岩脚组,就是罗应和曾经的家。

“越穷的地方,长辈就越希望孩子早成家,生子传继。由于负担过重,常常发生‘老婆嫌弃家穷,弃子离夫’的悲剧。”他告诉记者,单亲孩子处处可怜,令人揪心。

拔掉穷根,过上好日子,是村民们的共同心愿与梦想。

同大家一样,罗应和渴望改变,并为之努力。1997年12月,罗应和选择当兵入伍。经历部队的成长磨炼和开拓视野后,退伍返乡的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发动大家一起挖通组路。在自筹自建情况下,他们只挖了一公里多的路,便因耗工费力、悬崖阻断,不得不停工放弃。

2004年,背负着家庭重担,罗应和与妻子远赴深圳打工。2008年,到浙江义乌了解水晶加工业后,他与12名村民创办了和谐水晶加工生产厂。2013年,他把生产装备运回老家,决心带动村民就业,一起脱贫致富。遗憾的是,由于原材料储备和物流成本过高,水晶加工厂发展得不尽如人意,最终破产。

创业失败,罗应和折腾一大圈后又回到原点。“家还是那个漏风漏雨的家,房还是那间‘风来风扫地,月来月点灯’的房。”

就在罗应和与村民们为摆脱贫穷迷茫时,一直牵挂困难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贵州贫困地区考察调研,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厚实的政策“大礼包”。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种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全国发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令。

随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东风”,吹遍了全国贫困地区,也吹进了斗底村。

罗应和代表在惠水县新民社区的新居前展示搬迁之前自家旧居的图片。摄影/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作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3月,惠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岩脚组全组群众搬出大山。

喜讯传来,罗应和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他和村民们深深地感受到“党的政策就像父亲的关心一样亲切”;发愁的是,村里尊位较高的老人都不想搬不愿搬。

搬还是不搬?不搬,意味着留在大山里生活,贫穷代际传递。

“搬肯定要比不搬好。”于是,罗应和主动走家串户,了解实际情况。原来,老人们的顾虑,一方面是,大家都进城,找不到事干,如何养家糊口;另一方面是,住进楼房,风俗习惯会不会丢,新环境能不能适应。

掌握情况后,罗应和与扶贫干部对症下药,先对党员做思想动员工作,再分别向尊位较高、说话比较管用的老人宣讲政策。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全组村民思想渐渐转变,从不愿搬迁变为主动搬迁。

2016年7月,包括斗底村岩脚组在内的58个村寨的1109户、4685名村民,搬进了惠水县明田移民安置点——新民社区。

搬迁一代人,幸福几辈人。搬入新家,村民群众喜笑颜开。

从义工到支书:既是群众“贴心人”,又是社区“好当家”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罗应和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和本色。

搬到新民社区,罗应和主动写了申请书,交给县移民指挥部,表明“请求加入脱贫攻坚工作组,做义工3个月”的态度。

2016年7月15日,罗应和加入了义工服务队伍。当义工的时间里,罗应和为搬迁群众的大事小情忙前忙后。久而久之,他和搬迁群众打成一片。

2016年12月,惠水县委组织部决定,批复成立新民社区党支部。在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推荐罗应和为支部书记。

党组织和搬迁群众的高度信任,令罗应和更加感恩,对工作更加充满激情。“只要是搬迁群众的事,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倍加努力去解决!”

从走出大山到搬入新居,从农民到市民的转身,搬迁群众的生活可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让大家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这是一道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问题不容回避,直面方能解决。罗应和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社区干部入户走访,手把手地教大家怎样开关门、怎样开关水电、怎样摆放家具,甚至怎样冲厕所,让搬迁群众尽快熟悉新家和新生活。

渐渐地,从最初的帮助邻里,到参与社区管理,罗应和成了搬迁群众的“贴心人”和社区的“好当家”。

办移民夜校:“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

搬出大山,不等于脱贫了。

在罗应和看来,村民群众要脱真贫真脱贫,过上幸福生活,还必须努力奋斗,“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

而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让大家有事干,有稳定收入。

为此,罗应和积极对接企业,但收效甚微。有一次,罗应和把35名群众送到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面试。刚一进门,该企业负责人就对他说:“小罗,你带来的人,不是我不想要,而是有很多问题,我不敢要。比如,不守规矩,三天两头请假;个人素质跟不上,连走路都要教;不讲卫生,两手一捏,鼻涕就甩到公司墙上。这样的员工叫我们怎么接收?”

“一席话,说得我很想哭!可我没哭。”罗应和向记者回忆。

“搬出大山,我们有什么资源可用?有什么优势?”搬迁群众找不到合适工作,罗应和十分着急,常常彻夜失眠,反复地问自己。

琢磨来琢磨去,破题思路逐渐清晰。“其实,我们最大资源、最大优势就是人。”他萌发对大家进行分批分类培训的想法,要把人力资源劣势转化为优势。

说干就干,罗应和同社区干部立即筹备课室,给培训机构起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夜校。

首期夜校开班前,罗应和对参加培训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了摸底测试。结果一出来,极为不理想。初中以上文化的占三分之一,小学文化且动手能力较好的占三分之一,剩下的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甚至连笔都拿不稳。有的群众说:“宁愿扛锄头,不愿进校门。”

恰恰是不理想的结果,更加坚定罗应和开办技术技能培训夜校的想法。“培训目的是,要让搬迁群众加强思想认识,长志气增信心;改正陋习,掌握一技之长;在搬迁社区找到归属感,引导群众把心和民族文化也搬进来。”

为增强分类培训效果,罗应和把过去在部队里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培训中。比如,在保安培训班上,他教大家站立军姿,要求严守纪律,整齐划一,听从指挥,发挥团队作用。

汗水和努力没有白费,辛勤付出换来回报。第一个培训班结束后,罗应和带着培训合格的38人,再次到之前经济开发区的那家企业面试。没有想到的是,38人全部被录用。

随后,参与夜校培训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夜校重点就电工、厨师、美容美发等就业形势好的工作开设培训课程,累计培训人数逾5000人次,成功推荐1856人到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务工,有效帮助搬迁群众提升了谋生技能。

受益于夜校培训和上岗就业,搬迁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2016年搬迁来的王华平,家有年近古稀的父母。因为家境贫寒,他一直找不到对象。王华平却终日无所事事,每天喝酒,等着拿低保混日子。后来,经过移民夜校的培训,他学会电工技能,被推荐到就近企业上班。一年下来,他的存款已有3万余元。如今,他工作很认真,打算多存点钱,早日娶媳妇回家。

同时,罗应和还在社区开办移民劳务服务公司,帮助123人找到保洁保安工作、128人走上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目前,社区所有劳动力2815人全部实现就业,户均就业2人以上。

发展产业:“有责任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搬迁成果,罗应和把目光投向产业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广州南沙区对口帮扶、县政府统筹、街道办筹措等方式,他筹集资金80万元,在社区建立并发展起了扶贫车间。

罗应和代表(左)在惠水县新民社区的一个扶贫车间内与工人交谈。摄影/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目前,社区共有两个车间,一个专门做服装加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另一个就是“唐娃娃”车间。

2019年底,新民社区与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加工生产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唐娃娃”。罗应和说:“斗底村以前是苗族、布依族混居,我想把少数民族文化也搬出来。‘唐娃娃’作为一个民族文创产业,能让我们的社区留得住乡愁。”

2020年全国人代会上,罗应和介绍,“唐娃娃”一开始主打苗族、布依族特色,现在已经发展到覆盖56个少数民族。目前,“唐娃娃”在北京唐人坊卖得非常好。今年,“唐娃娃”车间已经接到100万元的订单。

罗应和告诉记者,两个扶贫车间共带动就业500余人,贫困户占比80%。目前,制衣车间人员月收入为2500~6000元;“唐娃娃”车间由于还在起步初期,人员月收入为1800~3000元。

就近发展产业,既能保证大家就业,又能让大家很好地照顾家里,极大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对此,罗应和笑着说:“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我有责任带领搬迁出来的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选人大代表:多替搬迁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2017年1月,由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罗应和当选惠水县人大代表。2017年2月,又被推选为黔南州人大代表。2018年3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当选人大代表后,罗应和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了。“代表从人民群众中来,就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代表回到群众中去,就是保持与人民群众的亲密联系,以饱满热情履好职尽好责,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履行代表职责,他更多的是替搬迁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2019年3月,参加全国人代会时,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罗应和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建议。如今,他提的建议得到落实,社区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

为保障建议内容高质量,2019年,罗应和先后到贵州50多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调研。他通过调研发现,每个搬迁点都有自己的产业配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扶贫车间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责,罗应和更多地是替搬迁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罗应和供图)

就此,在2020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提出“关于设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引导基金,巩固脱贫成效的建议”,呼吁国家和相关方面推动扶贫产业发展,保障搬迁群众就近就业,让大家更有盼头。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罗应和十分坚定地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必然实现,“这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一同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责编:袁如霞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