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英雄儿女说句心里话

2020-04-09 07:27:05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叶晟和女友。  蒋思慧摄

“把被迫推迟的计划重新提上日程”

■ 叶  晟  江汉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

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两个多月以来,所有武汉人为了这一天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一天也是我盼望已久的日子。

疫情期间,我一直承担着社区新冠肺炎患者转运和送治任务。2月初,武汉的病人转运和送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社区力量不足,缺人少车。紧要关头,我所在的派出所第一时间成立“青年突击队”。我与8名同事闻令而动、主动报名,组建起了24小时待命突击队。疫情初期,防护资源紧张。没有护目镜,我们就用泳镜替代;警车用硬纸箱和塑料布改造成简易防护车,建成“生命之舟”……

有一次,看到一位需要转运的患者拿着病历和CT报告在路口等我们,大家都离他特别远,他此时一定特别孤独、无助。因此,我和师傅彭涛约定,以后一定要在患者之前到达约定地点,绝对不能让他们等我们,决不能让患者因这些小事再次受伤害。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身警服赋予了我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作为青年人就要勇于“亮剑”。

我父母和女朋友都是警察,他们都下沉到社区,协助社区封控。工作上,我们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生活上,我们每天视频互报平安。疫情期间,武汉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路上几乎见不到人和车,变成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最近几天,武汉又“活”了过来,路上的车逐渐多了起来,不少大商场已开门迎客,一些小店也迎来了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位客人。

这次疫情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珍惜警察这份工作。现在,已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家的我要把一些被迫推迟的计划重新提上日程:想与家人补上团年饭,想筹划一个浪漫的求婚,想带女朋友去挑选婚房,想读书、锻炼身体充实自己……(董庆森整理)

王春山。

“不站出来,我会抱憾终生”

■ 王春山 某科技公司董事长

去年底,公司行政部门搬到武汉,我也成了“新武汉人”。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医废处置一度全线告急——疫情前,日处理能力约50吨;疫情期间,日产医废上百吨,最高峰时达到240多吨,库存量达192吨。大量医疗废物若不及时安全处置,容易引起疫情次生灾害及二次污染。

作为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根据多年经验,我意识到武汉会面临医废处置困难,所以迅速组织支援。从1月29日开始,我们累计派出3批81名职工驰援武汉;同时到达的,还有35辆医废转运车。

两个多月以来,我们每天早晨7点起就奔忙在武汉三镇,往返于同济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定点医院与医废处置中心之间,协助转运医疗废物,最多时一天往返七八趟。

医疗废物,一般分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五大类。这次疫情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感染性的占95%以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手套、护目镜,我们的员工没人喊苦、没人说累,总是想着再快一点、再多拉一点。

到4月2日,我们公司在武汉累计出车2155次,转运、处置医疗废物1275吨;而且,我们的员工没有一个人感染。我很欣慰也很自豪,因为我们为缓解武汉医疗废物转运处置出了一份力,也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的担当。我们无愧于“病毒终结者”这个身份!

病毒,没有地域之分。如果不阻断,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被感染者。作为一家环保企业,我们必须来!往大了说,我们每一个人要与国家同甘共苦;往小了说,救武汉就是救自己、救子孙。不站出来,我会抱憾终生!(本报记者  付  文文/图)

李智。受访者供图

“要为抗疫做点事”

■ 李  智  武昌区 患者家属

“要为抗疫做点事。”

这是我的军人父亲确诊新冠肺炎住院后,于病床上弥留之际对我们的嘱咐。

我们是武汉平平常常的一家,这两个月我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感受到四面八方的温暖。

父亲2月3日出现发热症状,3天后确诊患上新冠肺炎,2月12日就离开了我们。一周后,虽然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但我和家人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用父亲留下的积蓄购买当时急缺的医用级5升制氧机一台,以救治医生的名义捐给医院。制氧机很快就在医院使用上了。父亲住院时,我们亲眼见过医护人员有时因氧气供不上而着急流泪。

我家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虽然父亲没能救回来,但一路遇到好心人。我在人民日报相关救助平台填写求助信息后很快就接到反馈电话,记者朋友给了很多安慰,至今还保持联系。父亲住院后,专家组每天进行会诊,几乎穷尽救治方案,多次令父亲的病情转危为安。医护、媒体、校友、网友等各方的祈祷和帮助,伴随父亲走完了最后的路。

“我一定能挺过去,还要为国奉献30年。”在医院被抢救的那些天,父亲总是念叨着这句话。当过近10年兵、有着49年党龄的父亲,对自己“抠门”一辈子,却省下钱捐给别人;50多岁时为抓住交通肇事逃逸者,被打得满脸是血也不撒手;退休后义务整理小区的花木、道路,成为小区“编外花匠”……

4月8日,武汉终于解封了,我也早已从康复驿站平安回家。我深深感受到,同胞遭疫,即使相距千里,每一个人都会全力以赴。父亲一生都在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和家人要继续守护这份精神。(吴  姗整理)

马云飞

“我们都是英雄城市中的英雄人民”

■ 马云飞  空中交通管制员

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之后,成为世界的焦点。作为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员,我加入了抗击疫情突击队,保障武汉天河机场航班正常运行。

1月24日晚,除夕夜,我坚守在管制岗位上,看着来自海、陆、空三所军医大学的首批抗击疫情医护工作者乘坐的军机飞抵天河机场,驰援武汉抗击疫情。

随后的日子里,不断有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的航班驰援武汉,我在工作岗位上保障这些航班的同时,充满感动和信心,我坚信我们会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抗击疫情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4次国家级重大战略运输任务:“伊尔76”大型运输机火神山医院兵力投送任务、“运20”首次公开非战争军事运输任务、“运20”“伊尔76”“运9”解放军多兵种联合医疗部队运输任务等。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武汉许多方舱医院都完成了病患清理。一些完成抗疫任务的医疗队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陆续返程,我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指挥这些抗疫英雄的航班凯旋回家。参与这些任务,是我工作以来最光荣的事情。

4月8日,天河机场再度启航。这两个多月的暂停,给我留下了无数的感动。我能为抗击疫情尽上一份绵薄之力,内心感到自豪。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都是这座英雄城市中的英雄人民。

待疫情结束之后,我首先要回家和父母好好团聚。我和未婚妻原定在2月2日登记结婚,因为疫情影响而暂时搁浅。现在,我要完成这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给未婚妻一场最幸福的婚礼。如今武汉正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重新规划未来的日子,共建明天的美好生活。(本报记者  吴  君文/图)

戴蕾(左)。受访者供图

“真正懂得了奉献的含义”

■ 戴  蕾  洪山区 志愿者

我在武汉生活了18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1月23日,武汉封城,第二天,母亲化疗出院,在家调养。看到两位生病的“母亲”,我心里说不出来地痛心。调整几天后,在母亲的鼓励下,我于2月4日毅然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

志愿者的工作是没日没夜地忙碌,但每天身体的劳累和精神的紧绷让我越来越坚强:劝返要出小区的邻居,为老人送菜送生活物资,协助物业把好一道道防疫的防线,帮助街坊邻居发放快递,给物业捐助口罩、为物资消毒,给慢性病患者买药……我们组建了好多个群,有老人帮扶群、小区团购群、小区畅聊群等,为的是让所有居民得到更多的帮助。

小区有对老夫妻,婆婆80多岁,有很多基础疾病,90岁的老爷爷瘫痪不能自理,婆婆一人在家照顾老伴。他们的子女因疫情回不了武汉,我看着特别心疼。每次帮他们买菜、买药的时候,我都要仔细检查有没有他们不能吃的东西。记得老爷爷3月1日过90岁生日,我跑遍武汉也没买到生日蛋糕,为此内疚了一晚上。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也害怕过,但是一穿上那件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志愿者马甲,我就觉得自己是一名战士。做社区志愿者两个多月,其中有误解、有委屈、更有温暖,让我真正懂得了奉献的含义。

武汉昨天解封了,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我的大武汉终于活过来了!与此同时,母亲的身体也有了康复的迹象,我真心感到高兴。我已经在憧憬疫情过后,跟朋友去吃老五烧烤,去东湖边上兜风,再登黄鹤楼振臂高呼:武汉,你好!(本报记者  张远晴整理)

肖珺。受访者供图

“为了不能忘却的生命故事,请昂首向前”

■ 肖  珺  武汉大学 研究员

很多武汉人和我一样,从没想到病毒竟然如此可恶与残酷,像一把利刃瞬间划破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还来不及疗伤,就得硬着头皮一次次冲进战场,以一种迫不得已的方式学习和成长。

作为高校教师,疫情让我们的教育场景快速互联网化。即便身在风暴中心,我们也丝毫没有停下工作的步伐。

1月底,学校就要求老师们提前准备通过直播授课等多种方式按期开展教学工作。坦白说,作为研究网络传播的学者,我从未想过自己在2020年会成为一名网络直播者。为了取得最好的直播效果,我提前进行不同平台的测试、邀请学生体验、开展用户调查,生怕出现“翻车”事故。所幸,2月中旬开始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还算流畅,学生们每次都善意地给予肯定和赞赏。

3月中旬,硕士生们说太久不见老师,可否给他们写点什么。我动情地写下了一首诗《为了不能忘却的生命故事 请昂首向前》,希望他们在前所未有的灾难中提升思考和反省能力,并在磨砺中勇敢前进。

在志愿者精神的感召下,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校园值守等活动,并认识了很多普普通通的武汉人,他们默默地付出,成就了疫情中城市的一抹亮色。可以说,疫情让武汉人民在困厄中团结起来,以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参与抗疫和城市治理,以更多的包容对待他人、对待生死。

4月8日的“解封”,武汉人民盼望已久,它是全民积极抗疫、全社会一级响应的阶段性重要成果。接下来,我会继续和我们的城市一起坚守和奋斗,继续坚持通过教育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本报记者  张远晴整理)

杨阳。

“是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标志”

■ 杨  阳  社区下沉干部

作为武汉市人大机关的一名党员干部,2月14日,我来到武昌区首义路街701社区开展下沉工作,3月4日,因工作需要,我告别了并肩战斗近20天的战友和服务过的6000多名社区居民。

现在,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属于那些日子里的人和事却永久定格在我的脑子里。在那难忘的近20天里,我和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一起,用语言和行动,用真情和汗水,努力为社区居民撑起生活的天空。我们拨打了1万多个电话,核对居民基本信息;敲开近万次居民的家门,摸排实际居住人员;车辆、人员24小时待命,只为及时转运送医居民;每天徒步10公里以上,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以及药物、防护用品。

如今,曾并肩战斗的战友和居民们仍在坚守。3月25日,武汉市公交车恢复运营;3月28日,地铁恢复运营。在全体武汉市民的共同坚持、努力下,我们热爱的城市,街头人多起来了,车流动起来了,店铺也一家家开门了。4月8日,随着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我们武汉人的生活很快就要回归正常了。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同父母视频聊天。母亲一边说,窗外的风景真美,一边把摄像头摇向灯光璀璨的长江大桥。

“疫情结束,我要去长江大桥!”女儿惊呼起来,“太美了!”

注视着手机,我不禁想到,60多年过去了,无论我们这座城市经历了多大的风雨,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都横亘于此,无时不刻地陪伴着我们。长江大桥不仅是武汉人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标志。(本报记者  吴  君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4月09日   第 12 版)

责编:侯兴川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