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春雨后就是春天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2020-02-16 15:47:32来源:科技日报
生成海报
字号:

很抱歉,我们没能留住他……

2月14日 武汉同济医院 雨

赵志伶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一个喜欢下雨天的人,尤其是小雨。下雨的时候,可以和爱人一起散步,可以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可以欣赏雨中的美景。

可今天,我的心情并没有伴随小雨的到来变得轻松,因为我第一次经历了在武汉重症病房的抢救。在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工作了将近9年,每一次抢救都是和时间赛跑,这种信念并没有因为身在何处而改变。

一位56岁的肾移植术后患者,此次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两天巡视病房的时候我还和他聊天,嘱咐他注意休息。我们第4小组还和他的肾移植手术医师探讨抗排异药物以及肺炎的治疗方案。

今天突然氧饱和度下降,我们立即开始抢救,我在床头给氧,郭立军心外按压,患者恢复了自主心率,还能和我语言交流,我俩终于松了一口气,为病人的意识恢复感到高兴。可患者再次出现饱和度下降,心率减慢,我们小组又再次组织床旁抢救,刘慧强医生、王奔医生、刘洋护师、程新鸽护师轮替为患者心外按压,张佳男护师在床旁负责给氧,胡静、王思媛和李思齐三位护师在紧急执行我的抢救口头医嘱,抢救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持续将近1个小时,我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们要把他救活!把他救活!

很抱歉,我们没能留住他……

这在普通监护室看似是一场普通的抢救,可在这里却变得不寻常。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我们巡视病房都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开展抢救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极大考验。任何一名成员都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否会被床旁的物品刮破防护服,没有一名成员在进行心外按压时考虑手套是否破损,我想这就是北医三院人永不言弃的精神!

情人节的“题”外话

2月14日,武汉同济医院,雨

刘慧强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慧强

今天上凌晨3点到次日上午9点的班,回到酒店11点左右,倒头就睡。一直睡到吃晚饭,醒来后看微信才发现今天是情人节。以前每年今天媳妇都会向我要礼物,我总说我就是最好的礼物。今年没提,视频了一会儿。

不知不觉来了1周了,微信真是个好东西,可以看着孩子吃得香不香,玩得高不高兴。

其实,今天心情不是很好,在我们这组的班上有1位病人去世了,这是1周来我们这个新病房的第1例死亡患者。一位经历肾移植新冠肺炎的患者,大家轮着心肺复苏仍没有抢救过来,不甘心。感染新冠病毒前他一定也经历了种种不易,肾源的获得就很不易,后期的维持应该也不会轻松。这几天他的移植大夫也一直和我们商讨他的治疗,进病房前我还他发了病人当天的化验。

当事情发生在身边的时候可能感触更深,一个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相信他和家人一定也经历了移植成功后的欣喜,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一场大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很多家庭。希望病房中的患者都好,都会顺利出院,希望我们整支队伍都平安回家,然后好好过平淡日子。

和奔奔(骨科医生王奔)同学一起采了8例需要复查的鼻拭子,患者们都心情不错,配合操作,可能是想到要出院了。

来的时候以为自己很勇敢,能知难而上;来武汉后,看到武汉的同志们更让我佩服,看着周围的人染病隔离,还能义无反顾坚守岗位,陪我们一批一批地“开荒”,没当逃兵,这些是让我真正佩服的人,向她们学习。

这会武汉的雨可真大,希望一场大雨冲走所有不幸,希望春雨之后就是春天。

疫情结束,我脱下口罩和他们一起愉快地聚餐

2月13日 晴 武汉 协和江南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施晓松 江苏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感控组组长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总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今天我和市立医院北区的王滢主任去病区督查,首先非常惊喜地发现,医院外面增加了一个移动医疗废物处理点,部分减轻了非常紧张的医疗废物处理压力。在现场我们和来自北京的支援者进行交流,提醒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防护。

常规清扫和消毒了我们医疗队的更衣区域后,我们前往江苏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对口支援的三个病区,进一步具体落实了三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的需要注意各种的细节问题,病区主任和护士长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认可。

在进入病房督查的时候,我们也及时和当班医护人员对一些注意事项再次进行了提醒,如快速手消毒剂的摆放和分布,锐器盒的管理,治疗室门的及时关闭,病房的空气消毒等。

病区督查结束后已经是中午12点了,我们脱下防护服,来到清洁区,从开着休息室的门缝看进去,我发现几个医护战友在一起开开心心进餐,当时我条件反射,一把推门进去大声说:“我记得已经反复强调很多遍了,不能聚在一起吃饭,大家同时脱下口罩吃饭,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里面欢快的气氛瞬间凝固了,他们默默地戴上口罩,端起自己的盒饭分散到各个地方。我看到一名个子小小的护士端着饭和我们一起坐电梯下楼。

她身上的工作服已经全部湿透了,她和我说,他们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自全院各个科室,作为原来是在门诊工作的护士,她也支援到了隔离病区,从年前到现在一直没有回家,每天上班都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面屏,互相间也没有时间交流,只在进餐时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工作心得,互相加油鼓劲。她还说谢谢江苏的专家,专家讲的都是为了避免相互感染病毒的风险,以后一定遵守。现在自己去门诊值班室吃饭,那里只有她一个人。

我的眼睛有点湿润,多好的战友啊!我为刚刚自己的话感到十分内疚,但我不后悔,作为一名感控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控制疫情的院内传播,为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健康,我应该这样做!我想等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我也可以脱下口罩和他们一起愉快地聚餐!

最危险的事我们来

2月14日,武汉同济医院,雨

袁晓宁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感染管理科副主任

昨天听说有创呼吸机已经到位,心里很忐忑,毕竟气管插管以及插管后的气道护理均属高危操作,插管上机后工作量更大,风险更高。忧虑辗转了一个晚上,一早爬起来去吃早饭,和沈宁姐姐和葛队、少云护士长一同前往,李姝也找了个去协助肺部超声的理由随行,可爱的队员们心照不宣默默分担着风险,给予最强有力的支持。

一到病房,试机培训一气呵成,可视喉镜顺利到位,药品器材迅速到位。沈院和葛队迅速评估病人,果断决定插管上机改善患者预后,一边约着麻醉科一边准备自己上,两人不约而同解释,最危险的事得我们自己来,不能让孩子们上!

两位奔五十的为人父母者,率领着137人的医疗队,在这异常艰难的时刻,必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我知道,沈姐姐的儿子尚未成年,葛队的小儿刚刚满月。

一直合作愉快的同济医院麻醉科同仁们非常给力,迅速达到,顺利置管,患者的病情平稳了,血氧饱和度上来了,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是想想这之后护士们密集的工作量不由心疼,亲手帮她们穿上防护服时真有送孩子上战场的感觉,谁的孩子不是孩子?哪有什么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披挂上阵和死神抢人罢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今天官方首次发布了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1716人感染,6人死亡,多么令人心痛的数字!回顾感染者的分布,虽然大多数是早期非重点科室的感染,但职业倦怠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明天还得去找孩子们聊聊防控,查查纪律!

夜已深,希望今晚插管上机的患者平安,更祝福我的孩子们顺顺利利地进入平平安安地出来!

爱你们,我的宝贝们!

好多宝贝都过这个情人节,祝你们节日快乐,幸福绵长!

该领证的回去快把证领了,请妈妈们喝喜酒。心仪已久的快点表白!

晚安,爱你们!

自己就是希望的本体

2月14日,武汉同济医院,雨

张瑞涛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医生

来武汉工作一周了,病床满床,医疗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医疗队开足马力救治病患,努力地工作让我们在这座陌生城市过得更踏实。临行前,怕父母担心,来武汉的消息只告诉了爱人。虽然电话那头充满了担忧和焦虑,但她还是坚定地支持我,就像我报名参加医疗队时一样,她说她知道我一定会报名。临行前那一夜,她应该彻夜未眠吧。

作为来武汉工作的医疗队成员,我们只是这场抗疫大战的一颗螺丝钉。武汉的同道们已经连续奋战两月,他们的压力、疲劳难以想象。开病房前熟悉病区环境时,偶然瞥到几个护士妹妹像打仗一样,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摆床、铺被,全然不顾疲惫。媒体报道的面部口罩的压痕、脱隔离衣后湿透的衣服不过是她们的日常。昼夜颠倒的班车司机、马路上执勤的警察和公务人员、保持城市整洁的环卫工人、听从政府号召在家里不出门的普通人,病毒可以无处不在,所以每个人都是主角,武汉、湖北、全国每一个人都处在抗疫的最前线,我们努力一起做到最棒。

爱人发来视频,宝宝会自己翻身啦,两条胖乎乎的小腿使劲地蹬啊蹬,翻过来还脸带萌笑。突然感觉我们自己就是希望的本体,不管是医护还是病患,不管什么岗位,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努力给自己和他人带去希望,明天一定会更好。(实习记者 代小佩 记者 陈瑜 约稿整理 )

责编:王瑞景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