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變化真大啊。”
“村中間那條大溝真的不見了!”
……
張家口市宣化區崞村鎮黃家梁村風光。
隨著春節臨近,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黃家梁村的返鄉年輕人,回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村子中間的大溝,是不是真的像微信上看到的一樣,已經變成修葺一新的景觀水池,池子上面還架起了一座拱橋。
黃家梁村坐落在山梁上,位置偏僻,交通落後,曾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
過去,這里到處是黃沙地,下雨天泥濘不堪,刮風時黃沙漫天。一個八九米深、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天然大溝嵌在村子中心,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填平這個大溝,也是村民們多年的夙願。
如今,村里的路都硬化過,不再起塵土了,原來大溝的位置經過改造,建起了水池和中心廣場。煥然一新的面貌被村里人拍下後秀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傳十十傳百,儼然成了在周邊小有名氣的“網紅”景觀。
張家口市宣化區崞村鎮黃家梁村風光。
“前些年這塊兒都是大土溝,十里八村的鄉親,沒人願意來黃家梁轉轉。現在有公園,有水池,夏天還養魚、養花,多好看。”村民許向前從2001年起就在村里負責打掃衛生,說起這些他臉上寫滿了自豪。
從又髒又亂的貧困村,到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是什麼使黃家梁村發生了破繭成蝶般的變化?
一切要從2016年,河北師範大學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到來說起。
“每天看著這些駐村干部進村出村,我心里就想,他們來能干點啥?”許向前說,工作隊到來頭幾個月,村里沒見到啥變化,自己和很多村民心里不免犯起了嘀咕。
這個心直口快的老漢,不光是這麼想的,還直接向工作隊員們發問,“當時工作隊的干部就給我說,了解清楚村里的情況,就會動手干”。
駐村第一書記李輝(右1)走進胡潤花家親切交談,听到李書記夸贊自己勤奮能干,胡大姐開懷大笑。
漸漸地,變化開始發生︰村民家通上了自來水,村里修建了水泥路,沿路都裝上了太陽能路燈……親眼看到村里的變化,村民們放心了,跟工作隊的感情也越來越近了。此時,他們沒想到,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頭。
2018年3月份,河北師大駐村工作隊人員進行調整,以李輝為隊長的三人來到黃家梁村“接棒”。
在第一屆駐村工作隊努力下,黃家梁村的脫貧工作已經大有起色,貧困發生率大大降低,困難戶也都有了收入來源。
駐村第一書記李輝(右1)走訪到樊喜家時邊幫孩子輔導功課邊詢問樊大哥近況,樊喜豎起大拇指稱贊“李書記待我們就和親人一樣。”
有了之前打下的基礎,實現脫貧已不是大問題,怎麼讓幫扶工作更進一步,尤其是為村子鋪好後面的發展之路?這個問題讓李輝和同伴們頗費思量。
黃家梁村背靠的黃羊山風景秀麗,村里又有不少閑置房屋,發展原生態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能不能在這上面做點文章?隊員們跑遍黃家梁村每個角落和周邊每條溝壑後,對今後的工作有了規劃。
經過多方籌措,2018年8月,黃家梁原生態旅游基礎工程正式動工。
鋪管網、搭橋、引山泉、建景觀池……經過一番奮戰,黃家梁村過去“溝壑縱橫、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舊貌徹底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小橋流水、波光粼粼的“塞外江南”景象。
景觀池旁邊建著一座休閑廣場,這里施工結束土方回填時,李輝特意在廣場中心位置埋了一個秤砣,“脫貧工作做得如何,要經得起老百姓心里的稱量”。
沒想到,就在埋設秤砣的地方,人們意外地發現了與天壇回音壁異曲同工的效果,村里也隨之多了一處景觀——回音壁。
張家口市宣化區崞村鎮黃家梁村風光。
在李輝看來,改造村容村貌的意義,不僅在于為村子轉型埋下伏筆,同時也是一針凝聚村里人心、重塑村民精氣神的強心劑。
黃家梁村的變化讓村民們感到欣喜,反過來,村民的認可也讓工作隊的信心越來越足。
工作隊隊員劉志新,喜歡在微信朋友圈記錄黃家梁村的日常變化和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坦言,經歷了最初的不適應後,自己如今已經深深地愛上這座民風淳樸的美麗小山村,甚至萌發了扎根在此的念頭。
“每家每戶都能過上好日子是我們的最大心願。”劉志新最近一條微信朋友圈中的這段話,代表著所有駐村工作隊隊員的心聲。
景觀池旁,石橋邊上,來自山中的甘甜泉水從改造後的泉眼中汩汩流出。隨清冽的泉水一起涌動的,是黃家梁村振興致富的新希望。
中國教育報新春走基層報道組成員︰周飛 易鑫 周洪松 李澈 單藝偉 任赫
责编:俞镜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