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发展指数:四大指标持续向好

2020-01-23 09:46:37来源:光明日报
生成海报
字号:

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和共和国一起,走过艰难险阻,正走向平坦大道。有这样一组数据,忠实地把人民群众的感受、想法记录下来,还原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刻。

这就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发展指数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组《报告》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发布了14届。近日,它再次发声,为我们还原刚刚过去的2019年。

1.我国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持续提升

每一天,身边总有新变化。把千变万化的现实浓缩到一组数据中,这是“中国发展指数”的立意所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客观地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根据发展的内涵和特性建立一个科学且稳定的评分模型,使用统一的口径衡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量化指标,使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对发展水平的评估上具有可比性。中国人民大学于2006年由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了中国发展指数,我们集合了多领域的专家,也获得了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为合理度量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彭非介绍了“中国发展指数”的由来,“中国发展指数由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四个分指数、15个指标构成,分析中国发展现状,避免以片面的经济增长代替社会发展的错误理念。分指数与总指数的合成均采取了等权数的几何平均方法,反映了每个指标在分指数的合成计算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每个分指数在总指数的合成计算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思想。”

那么,从发展指数来看,2019年的中国怎么样?《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分指数持续提升,民生与基础建设投入效果显现。其中,健康指数中上海位居第一,四川、黑龙江、辽宁、北京紧随其后,有17个省区健康分指数超过全国水平。

健康指数分为每万人平均病床数指标、婴儿死亡率指标和出生逾期寿命指标。彭非指出,在健康指数中,代表着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每万人平均病床数指标分值最高,是健康分指数的主要拉动因素,反映了我国在提高全民医疗水平上的持续投入。

教育指数的攀升,印证着百姓的满意度。毕竟,教育政策的调整关乎千家万户。此前,上海市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考试曾两次夺冠,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足进步。此次的教育分指数也对此进行了印证。教育指数中,北京、上海、天津位居前三,总体来看,有15个省区教育分指数超过全国水平,各省区分布较为均衡。

“教育指数中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值较高,是拉动教育分指数的主要因素,反映了我国持续教育投入在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水平方面取得的成果。”彭非说。

《报告》显示,生活水平指数上海、北京位居前两位,浙江、天津、江苏位于第二梯队。“生活水平分指数分布相对不均衡,仅有10个省区超过全国水平,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仍然较大。”彭非说。

生活水平指数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分值最高,其次为人均GDP指标,再次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指标,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指标相对较低。“指标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城乡差距在持续缩小,但还需要进一步降低。”

2.我国城乡差距总体缩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有《报告》就有排名,排名的背后有哪些玄机?

彭非告诉记者,从总指数省区排名来看,有16个省区没有发生变化;安徽省总指数从23位上升到19位,较去年上升4位,成为上升最快的省份;宁夏下降4位,江西、四川上升2位,山西下降2位。

记者注意到,北京、上海、天津尽管位列前三,但在社会环境分指数排名相对靠后,北京排名第7、上海排名第31、天津排名第29。彭非分析道,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反映了大都市的负面效应,大都市效应催生社会环境短板。“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大都市的人均道路面积指标排位居后列,反映了大都市人口集中、交通拥堵的现实情况,尤其是上海的人均道路面积指标值较低,是导致上海社会环境分指数排名最后的主影响因素。”

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活发展水平正在稳步上升,农村新家“八大件”从家用电器变为音响、汽车等都可以为此佐证。《报告》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消费比持续下降,城乡差距正在进一步消弭。“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生活水平指数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反映了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富裕新农村的巨大成就,也是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的直接体现。从城乡差距来看,城乡消费比持续下降,城乡收入比也同步下降,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但城乡收入比与城乡消费比之间的差距在缓慢增加,城乡生活水平差距仍然需要改善。”彭非说。

《报告》显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地区性差异较大,上海、浙江、北京显著高于其他省区,西部地区的甘肃、贵州、青海、云南、陕西、西藏、宁夏、山西、新疆、广西等地区不仅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而且除山西、宁夏以外各省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均超过全国水平,城乡差距超过全国水平。对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脱贫建设持续投入,缩小不发达地区城乡差距是提高我国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在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依然居高不下。上海、北京显著高于其他省区,浙江、天津、广东、江苏消费支出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以及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居住支出占比高于恩格尔系数,“反映了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快速增长的居住支出成为生活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全国有17个省区食品消费与居住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总比例超过50%,较大的刚性支出占比不仅增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本,挤占了经济发展的红利,还可能迫使弹性消费降级,不利于拉动内需的经济发展策略。”彭非说。

《报告》显示,昆明、拉萨、贵阳、海口四个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超过350天。“在相邻年空气质量改善天数的汇总统计中,31个城市中有28个为正值,表明空气质量近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改善。”

3.教育信心和生活水平信心首次逆转,老百姓对未来发展信心达到8年来最高值

所有成绩的检验标准是什么?答案是民心。《报告》显示,老百姓信心高涨,尽管遇到一些难题,但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之下,百姓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显著提升。

记者注意到,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四个分指标中,2018年的调查还曾两升两降,今年全面逆转。其中,健康信心指数上升的幅度最大,教育信心和社会环境信心是开展此项调查8年来首次突破70分大关,而且还出现了逆转,由去年的下降转为今年的上升,发展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

2019年受访群众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给出88.6的高分,比2018年提升1.9分,高于2018年的增幅,增长速度显著提升。“这是继2017年该指数首次突破85分以来,第三次达到85分以上,也是调查开展8年来的最高值。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新起点,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之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显著提升。”说到这里,彭非很激动。

但是,在提振发展信心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报告》显示,看病、教育、住房仍是群众反映突出的三大难题。调查,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询问受访老百姓2020年最亟须改善的问题是什么。结果显示,教育、住房和医疗是民众最关切问题的前三位,也是被认为问题最多,最需要改善的三大领域。其中,看病和住房两个问题连续六年位居三甲,是长期存在的两大难题,而2019年两者占比均有所下降;教育问题迅速上升,从去年第3位上升为今年第2位。“人民群众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心愿,将继续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彭非最后说。(记者 姚晓丹 晋浩天)


责编:张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