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心声

2019-08-21 04:17:46来源:海外网
字号:

image.png

记者卫庶(后排右一)在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前,与老红军和老红军后人一起。

编者按:为做好“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8名记者参加,接力走完全程。其中,记者部2名记者分别跟完了4个省份的采访行程。

采访中,记者们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与红军后代交流,向党史专家请教,锻炼和提升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路上,记者们追寻初心,大力弘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坚守恒心,深情讲述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激发信心,把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把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调动起来。

期间,记者叶子代表人民日报社记者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记者再走长征路 遵义会址话长征”直播访谈活动,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中国之声等媒体报道。记者卫庶期间采写发布上百篇融媒体作品。记者李贞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微博等平台进行了视频直播,《从这里开始!探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总观看量超300万次。

有了核心,才有胜利的方向和道路

记者  卫庶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为记者,我有幸参加了再走长征路贵州、四川、甘肃三个省份的报道,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听解说,访红军后人,行程5100余公里。一路走来,我们发现,红军走过的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但又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住红军的胜利前进。

踏平坎坷成大道。长征的转折点在于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会理会议以来,我们党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两河口会议确立了正确的北上路线,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等坚持了北上路线。正是因为党和红军有了核心,才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长征乃至中国革命才有了胜利的方向和道路。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一定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尤其是要增强核心意识,坚定跟党走。

对方向的坚定和坚持

记者  陈振凯

有些巧合,在“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启动仪式的当天,按公历算,是我35岁生日。在此之前,因感动于《北上》(刘统著)一书中描述的中共中央对方向的坚定和坚持,我决定报名四川段采访活动,尤其要去看看定下北上方针的两河口会议会址。

7月25日至31日,我参加了“记者再走长征路”四川段的B线采访活动。如我所愿,我看到了两河口会议会址。它是一座关帝庙,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然而就在这座小庙里,中共中央定下了北上的方向。正因为坚守了这一方向,红军才赢得长征胜利。一个地方和地点,风景好坏也好,装修豪华与否,它的历史价值更多与这儿发生的事儿有关。而今这座关帝庙附近,已经修了面积很大的纪念馆,方便一拨拨的人们前来体验和思考。

定下了北上的方向,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得到严格执行。为了强调和贯彻这一方向,中共中央又在沙窝、毛儿盖等地召开会议。川行七日,最让我震撼的,除了看到牺牲、看到信念、看到初心,是沙窝会议会址——在一栋藏楼的一楼,我看到挂在最前面的照片上写着“张闻天35岁”。我今年35岁,他当年35岁。两个35岁,我在新时代做自己份内工作,他在长征路和同行者担起历史重任。我所处的是中华民族日益接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他所在的是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旧时代。当时人“历尽苦难”,才有今日人“收获辉煌”。

方向决定成败。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已经定下方向。这个方向,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里。坚信这一方向,坚定这一方向,新长征必将胜利。

红军的诗与远方

记者  陆培法

在一个阴雨的下午,记者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红军长征博物馆内,看到了一首题为《心愿——一个藏族战士的恋歌》的诗歌:“不合脚的靴子,是彩虹我也不要,感情不和的伴侣,是天仙我也不要。奔腾的雅砻江怎能倒流,离弦的飞箭绝不会回头。我们共同的心愿,是同红军走到底。心愿!心愿!长征到底!心愿!心愿!扎西德勒!”

谁也记不清这个藏族诗人战士的名字,这质朴而炽热的情感穿越了岁月,永远让人刻骨铭记。

1936年4月25日,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从丽江的玉龙县石鼓至巨甸沿江一线北渡金沙江,进驻当时的中甸县,准备继续北行,跨越雪山草地。他们大多是年轻人。据统计,这支红军部队的将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师以上干部大多20至30岁,普通战士的平均年龄就更小了。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这里翻越雅哈雪山,跨过拉咱坝草地。在战斗中,16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此。

这些年轻红军们当时的诗与远方,既平凡又伟大,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受百姓爱戴的朴实感情,将永载史册。

他们始终一往无前

记者  李贞

很早之前,我听过这样一段故事: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邓小平说了三个字,“跟着走”。

今年6月,我有机会跟随“记者再走长征路”的行程,来到当年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真切体验了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也第一次深刻理解了“跟着走”这三个字背后的深意。

走,是一个简单的动作,然而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能坚持走下去,就是最不容易的事。眼前是长河、雪山、草地、高原,身后是敌兵围追堵截,红军队伍只能连夜行进,或是专走人迹罕至的小路。我们采访中,也来到于都祁禄山体验了一段短短的“红军小道”。正值大雨倾盆,山路泥泞湿滑,谷间水流湍急。山里桥不是桥,路不算路,满是泥坑、碎石、树杈,本就狭窄得仅容一人行进的路上,几乎无处落脚。然而,我们所体验到的困难或许还不及当年长征实际经历的万分之一。

除了自然条件的恶劣,途中战斗的牺牲更是惨烈。据老乡讲,有的战役后,整条河都被染得血红;有的战士受了伤,怕敌军搜查累及村民,就蜷缩在阁楼、草棚中一躲几个月。许多战士在出发前就已预见到,这必将是一趟艰苦卓绝甚至是有去无回的征程,然而他们仍然一往无前。有的战士穿着爱人亲手编织的草鞋踏上征途,却再也没能回到爱人身边;有的战士临行前,在老母亲的床前跪了整晚,以表不能膝前尽孝的愧意。

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们,放下了个人利益甚至生死,心中怀着的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是对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是对光明未来的永恒追求。而这一切,具象化表现就是“跟着走”。我想,对于我们当代青年来说,这三个字背后的简单、执着和坚定,也正是要继承和发扬的一种长征精神。

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诉说

记者  叶子

“又走长征路去了啊?”这个夏天,同事朋友们常常问我的就是这句话。此次记者再走长征路的采访活动,13个省(区、市)中我去了福建、广西、贵州、湖北4站,一共24天的采访行程。回想起来,雨水汗水泪水、歌声笑声回声,崇山峻岭、大江大河,挫折与牺牲、胜利与纪念,一个个蒙太奇镜头勾连太多记忆。

与85年前那场史诗般的出发不同,我的长征之旅是从探索开始的。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对长征的印象几乎只停留在历史书上的几段文字,而在那之外,一连串的疑惑有待探索。老百姓为什么相信红军、相信共产党?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伟大转折?如此悬殊的军事实力对比下,红军长征何以胜利?

作为记者代表参加央视直播“记者再走长征路 遵义会址话长征”节目时,我分享了三个关于桥的故事:红九军团出发前设立征兵处的客家风雨桥、湘江战役时临时搭建的浮桥、贵州省黔东南州八舟河上相隔不远的新老红军桥。这些桥有的还在,有的不复存在,有的得到了新生,却都能解答我的一些疑惑。因为它们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是红军战士勇敢坚毅勇于斗争的见证,是长征精神在今天不断得到传承的见证,更是理想和信念、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诉说。

走过长征路之后再看长征相关的文字,我总是被打动,也更能理解公元1000年至2000年间,人类历史进程中一百件重要事件,中国有3件入选,长征位列其中。我想,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是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的。关于这份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青年一代的记忆应该更加丰富。如此,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正如登上娄山关所看到的诗句所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征精神如此鲜活

记者  潘旭涛

6月27日,记者来到湖南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采访。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沙洲村广场开阔没有遮挡,很多行人走过广场时一阵低头小跑,赶忙冲进周边商铺,躲避酷暑。

就在这时,广场上架起了舞台,台下为观众撑起遮阳伞,一场演出即将开始。这是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温暖”送戏下乡活动。

“半条被子”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深秋,为了还原当时的情形,舞台上的4名女演员身着秋装,在烈日下露天表演。她们每一个灵活的纵身跃起、每一次紧抱棉被后的幸福微笑,仿佛都在告诉观众,她们身处85年前的那个寒冷深秋,没有烈日当空,没有酷暑难耐,没有汗流浃背。

在采访中,记者们常讨论一个话题:长征精神在哪儿?它沉淀在战火煅烧的遗迹里,书写在荡气回肠的史篇里,更浓缩在无数“小事”中。4名演员烈日下的坚持,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让我们看到,长征精神离我们很近,长征精神鲜活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如果将85年前的那场伟大史诗比作一颗大树,那么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就是树干,而那些感人的“小事”是一片片叶子。在湖南采访,记者听到很多这样的“小事”:半条被子、一张借据、一只竹碗、一口水缸……85年过去了,当地人仍能描述出故事的细节,这些“小事”跨越时空,让长征变得离我们如此之近。

让他们的荣光永远闪耀

记者  郑娜

7月14日至18日,我跟随“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在重庆进行采访。重庆,与其他省市相比,在长征中只是很短暂的一次过境式穿插。主力红军在綦江只停留了七天七夜的时间,没有发生什么大型战役和标志性事件,可谓“这里的长征静悄悄”。

基于采访前了解到的信息,我心里真是没底,不知道这篇稿子写什么、怎么写。但是,几天的采访下来,我挖掘到了不少意外的“惊喜”。比如主力红军进驻綦江,与遵义会议其实是同一天,而这次过境綦江背后的战略意图,就是为了在遵义以北构筑防线,并且造成佯攻重庆的态势,分散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比如主力红军虽然只过境綦江,但在酉阳开辟南腰界根据地的红三军,最后与红六军团会师,发展壮大成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共同拉开了长征的序幕,等等。

类似这些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关于长征“征前征后”的故事,通过这次采访一下子浮现面前,引起我的思考。漫长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从酝酿到出发到成功,除了有众多关键性战役与会议的推动,更是由无数默默行走的征途所组成的。他们不见得功勋卓著、彪炳史册,但同样在长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这些看上去“默默无闻”,实则“非同小可”的征途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让属于他们的荣光闪耀在长征的历史上,闪耀在今天的社会中。

在他们的眼里可以看到光

记者  杨俊峰

8月9日,记者到陕西省甘泉县象鼻子湾村采访,了解到在象鼻子湾村发生的“雪地讲话”的珍贵细节。

“爷爷告诉俺,他心里一直记着毛主席在雪地里给红军讲话的情景,直到去世。”今年83岁的贾生贵老人对记者说。贾生贵是陕西省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村民,从爷爷贾有旺到他这一辈,三代人一直生活在这个陕北小村庄里。

“爷爷跟我说,一支身穿灰色军装的队伍来到我们村驻扎休整,他们的帽子上都有红色的五角星。”贾生贵说,“爷爷说部队在村口的大树前开了一个会,一位湖南口音的领导站在土台上给大家讲话。俺爷爷没上过学,听不懂说了些啥。只记得当时的雪好大,特别冷,很多红军战士衣衫单薄,有的战士裤腿上的布都是一条一条的,根本遮不住寒,但他们腰板都挺得很直,在他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光。”

红军走到陕北时,长征已接近尾声。回想当时的画面,真的很难想象,这群骨瘦如柴、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士兵们,就这样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举。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只有依靠钢铁般的意志,对党的忠诚以及对革命的崇高信仰,才能完成这段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因为他们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所以他们才能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与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拼搏战斗,并最终取得胜利。

这就是初心的力量,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应该坚守住这份力量,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化作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21日   第 05 版)

责编:陈亚楠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