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毁于谣言?三峡大坝连个“缝”都不会给它!

2019-07-09 17:25:29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近日

关于“三峡大坝变形”的不实言论

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

谣言还未传播开

便被看穿伎俩的网友们怒怼

随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放出

高分六号卫星亲测图片辟谣

昨天

三峡集团也正式回应了

用翔实的数据实力“打脸”造谣者

点击进入下一页

造谣者的“证据”是美国谷歌公司通过其商业合作伙伴的一颗民用卫星对三峡拍下的一张歪歪扭扭的卫星图片: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传三峡大坝严重扭曲变形

三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从里到外,硬核回怼

国资委也第一时间站出来撑腰打气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常年遭受境外各种抹黑中国航天谣言摧残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门拿出我国高分辨率、高质量成像、高效能成像的“高分六号”卫星,以一种“用牛刀杀鸡”的方式,展现了并无异常的三峡大坝的图片。

据航天遥感专家介绍:

谷歌地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谷歌地图所使用的美国航天技术公司Maxar Technologies遥感卫星影像本身出现了“技术问题”。

通常而言,遥感卫星在成像的时候,有时会因为航天器的姿态、速度、地球曲率、地球自转、地形起伏以及地表人工建筑产生的巨大大高差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图像发生一些变化,集中表现为图像的扭曲、偏移等。需要采用精准的地表高程模型、精准的参考数据和精准的几何纠正算法对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如果参考数据或者算法不准都会引起影像的变化。

而在谷歌地球拍摄的这张卫星影像中,由于三峡大坝是一座海拔185米高的巨型人工建筑,如果没有使用精确的,或者根本就没有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矫正”的话,出现这种扭曲的效果就一点不奇怪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可尴尬的是,即便境外的不少网民早就已经看出来这是个谣言,这条谣言——就像其他许多无脑的反华谣言一样——还是被人“进口”到了境内的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并引起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哀叹”。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峡集团对此回应称,三峡枢纽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表明,各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工程运行安全可靠。

(网友纷纷跟帖回复↓)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才是监测三峡大坝的正确“姿势”

三峡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茅坪溪防护大坝和右岸地下电站等建筑物。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大坝轴线全长2309.5米,基岩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

点击进入下一页

安全监测设施

门类齐全、数量庞大

三峡枢纽工程安全监测作为三峡工程8个单项技术设计之一,前期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设计研究,设立了门类齐全数量庞大的安全监测设施,安全监测项目分为常规监测项目、专项监测项目、地质环境监测项目三大类14项,此外还有各种巡视检查项目,形成了一套覆盖所有建筑物和所在区域的完整监测系统。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峡大坝泄洪(资料图) 郭晓莹 摄

1.2万余支仪器

25年监测从未间断

监测仪器的埋设及观测工作1994年起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共埋设仪器测点12087个;其中变形监测测点为2681个,完好率为99.8%。全系统有5330个测点已实现自动化运行,涵盖船闸、升船机、大坝挡水一线、左右岸厂房、右岸地下电站、茅坪溪防护坝等建筑物的内部变形及渗流、应力应变等内观监测项目,可实时监控枢纽运行性态的细微变化。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专家组现场检查

专家组跟踪检查,分析研判

《运行实录》定期向社会公开

1999年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立以来,对三峡枢纽安全监测情况保持了连续的跟踪检查、分析和研判。

2012年,三峡大坝在国家能源局进行了安全注册,定期向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报送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并接受其监督管理。

2013年以来,三峡集团每年编制《长江三峡工程运行实录》,相关安全监测成果亦在每年运行实录中定期向社会公布。

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完成了《三峡工程建设第三方独立评估综合报告》,评估意见认为:三峡枢纽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枢纽建筑物各项监测值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各建筑物工作性态和电站机组运行正常。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峡枢纽关键坝段位移与沉降过程线。三峡集团提供

三峡大坝2006年全线挡水、2010年至2018年连续9年蓄水至175米水位运行,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表明:各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工程运行安全可靠。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峡大坝泄洪(资料图) 郭晓莹 摄

大坝变形?不存在的!

大坝变形方面,截至2019年4月,坝基累计垂直位移在1.45毫米~26.69毫米之间,坝体沉降趋于稳定,蓄水前后没有明显增加;坝基上下游方向水平位移在-0.24毫米~4.63毫米之间,蓄水前后坝基位移变化多在1.0毫米以内;坝顶上下游方向水平位移在-1.82毫米~28.70毫米之间,主要受水位和温度影响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每年冬季向下游位移,夏季向上游位移;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布与坝高相关,表现为河床中间大,两岸逐渐减小,符合重力坝变形规律,坝体变形处于弹性状态,各项指标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最后想问一句造谣者

“疼么?”

来源:国资小新,三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

责编:耿佩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