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 长征走进当代人心

2019-07-01 05:15: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rmrbhwb2019070111p29_b.jpg

图为本报记者在于都体验红军小道。

于都地处江西南部、赣州东部。它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和著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

长征,两个永远镌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大字。这两个字的起笔,从85年前的江西于都开始,这改变了于都这个小县城的历史地位。

当地百姓告诉我,“往上数三代,于都人家家有烈士。”一位百岁老人仍然清晰记得,自己当年如何冒着巨大风险,在家中阁楼上将一位红军将士匿藏3年。当地的小学生会自豪地说,自己平时从班会和升旗仪式上学习到不少长征故事。有年轻的民宿店主,专门选择在一处红军渡江的渡口前开店。于都的长征源合唱团演绎了300余场《长征组歌》,合唱团原团长袁尚贵自豪地说:“歌唱长征事迹、传承长征精神,这是融在于都人血脉中的。”这当中包含了着于都人民对乡土的热爱、对先辈的崇敬以及对长征精神的信仰。

如果一段历史不能引起现实的思索,那就并非是活的历史。过去的故事只有同当代的生活交融、重合,才能不断被传颂、传承。而长征这段历史,就很好地走进了当代人的心中,化作了一种文化符号。这也正是长征之路可以被打造成为一条文化线路的基础所在。

为了更好地传播长征精神,除了大大小小的纪念馆、红军旧居遗址,于都当地还特意在祁禄山上保存了一段红军小道。当年,红三军团的一小股部队,为分散敌军注意力,曾在这条山路行进。时过境迁,这条小路仍保存着当年崎岖、狭窄的风貌。我们一队记者,在倾盆大雨中重走红军小道,举步维艰。淌过泥泞湿滑的沟渠,跨过几段湍急的河道,才能真正体会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确有非同一般的气概。我们的体验之旅仅仅不到10公里,而红军战士们走了二万五千里;我们遇到的危险不过是打几个趔趄,而红军战士们的处境是前有封锁、后有追兵;我们苦恼的是湿透的衣衫、脏了的鞋袜,而红军战士们穿着草鞋、背着干粮,走上的是一趟背井离乡、生死离别的路途。如此对比今昔,才更觉历史之沉重。

而如果未来能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到这样的微缩版“长征之路”,那么学习长征精神也就有了更生动的“教材”。

于都人民对长征的感情、于都当地对长征文物的保护,仅仅是众多长征沿线地区的一个实例。若能高屋建瓴地将各地的长征文化景观统筹规划,英勇不屈的长征精神一定会走进更多当代人的内心,凝聚成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象征。(本报记者 李 贞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01日   第 11 版)

责编:李方及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