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长征。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从今天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记者再走长征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沿着英雄的红军的足迹,寻访历史、致敬信仰、观察新貌,一路记录下长征路上的记者手记。
6月11日,江西于都,再走长征路第1天。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多人,大部分分别在八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了彪炳史册的长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组行进在于都县城,长征大道、长征大桥、长征宾馆、长征源小学,这样以“长征”命名的地名或建筑随处可见,85年前中央红军正是从这里出发,踏上漫漫征途。
央视记者 欧阳夏丹:这里被于都人称为“长征第一渡口”,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就是从这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战略意图,红军连续多天架设临时浮桥,晚上渡河,凌晨拆桥,不留痕迹,顺利跨过长征第一渡。
于都河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时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面宽600多米,水流湍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架设浮桥,这就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在短时间里木材从哪里来呢?
央视记者 欧阳夏丹:我们在于都县寻访到了一间大约有两百年历史的客家民居,这样的一扇门却只剩下了半块门板,阁楼上的一些房梁也被锯走,现在还可以看到锯断的痕迹。之所以缺门少梁,就是因为当年的住户把它们拆下来送给了红军搭建渡河的浮桥。
位于于都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再现了80多年前的历史场景,于都百姓倾其所有,捐出了门板、床板、店铺板,甚至是维持生计的渔船架设浮桥。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 钟敏:它这个小船就是当时搭浮桥用过的一些原件了,像当时这个小船,就是用做这个浮桥的这个桥底的。当时就用这个铁锚,把这个每艘小船固定在河底下,然后用绳索把它们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门板、床板、店铺板一切有用的木材。像当年于都有一位70多岁的曾大爷,他把家里全部的木材献完之后,又亲自把自己做棺材用的寿木搬到架桥工地,得到周恩来同志高度赞扬:“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纪念馆里的这双草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红军战士谢志坚曾经穿过的一双草鞋。当年,他的心上人春秀姑娘得知谢志坚要随红军部队战斗转移远征,用当地最柔韧的黄麻编织了这双草鞋,陪伴着谢志坚一路征战。草鞋如故,但故人却再也没能见面。解放前夕,春秀姑娘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85年前,中央红军在于都县集结10天,苏区妇女夜以继日赶制出20万双草鞋。夜渡于都河的8.6万多名红军战士,每人的行囊里至少有两双草鞋。
小红星讲解员:我们看到这个草鞋墙,这是我们中国的地图图案。
穿着一双双草鞋,英雄的红军踏上远征,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代人。这支小红星讲解员队伍现在有100多名成员,全都是于都的小学生,每到节假日,他们就会来到纪念馆,用稚嫩的声音,讲述艰苦朴素、牺牲奉献的故事,那是不能忘记的历史。
夜幕降临,夜色中的于都美丽而宁静,但在这栋楼里还唱响着充满激情的歌声。
这是于都红军后代们从2010年起组成的一支合唱团,叫做长征源合唱团,《长征组歌》是他们的主打歌。没有任何报酬,但坚持每周晚上抽时间集中排练,建团9年来到已经到各地巡演300多场。
袁尚贵是长征源合唱团的首任团长,他的外公高良铎是少共国际师战士,1933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牺牲。作为红军后代,他希望把《长征组歌》永远流传下去。
红军后代 于都长征源合唱团首任团长 袁尚贵:我的团友们唱《告别》,他们是会想到自己的先辈从于都河畔的渡口走出去,再也没回来。长征精神它是我们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那种坚定信仰,它的那种实事求是,它的那种甘于奉献,它的那种顾全大局,它的那种跟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这永远都不过时。
仅仅在长征出发期间就有近万名于都儿女参加红军,补充到主力红军队伍中。还有近万名挑夫随军出征,很多壮烈牺牲,至今连名字都无法知道。这是深情而无畏的土地,先辈们的故事铭记在于都人心中,长征精神代代传承。
责编:秦雅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