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㊳

坚守在雪岩顶村

2019-06-06 14:13:21来源:交通运输部
字号: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雪岩顶村平均海拔1500多米,长航局扶贫工作队代表三万多名长航人坚守在这里。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听听他们的故事……

雪岩顶村的幸福路

黄发学

黄法学.jpg

刚到村的时候,村民们以为我们城里来的干部不过是走走过场,很多人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好几次入户走访,一句“我穷我的,关你什么事”,让我们吃了不少闭门羹。也正是因为这样,更加激励了我们干好扶贫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村民李祖国家曾是村里最苦、房子最破旧的贫困户,老石木结构的房子到处是裂缝,一下雨就生怕它倒了,一家人提心吊胆。我们通过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他们住上了安置小区的新房,如今很幸福。

打通山路“十八弯”是雪岩顶村村民最大的心愿。我们走遍了5条通组公路和1条村级主干道,制定了村组公路建设方案上报长航局,很快560万元修路专项资金落地雪岩顶村。为了推动此项工程尽快实施,我们实地踏勘、多方联络,一个个环节攻关,一个个问题解决。在县、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到2017年,组级公路硬化完成11.9公里,20户以上的村民小组全部通水泥路。升级改造村级主干道公路8.7公里,路面加宽至6米,其中3.5公里安装了路灯。村民们可预约乘坐客运班车,开通了雪岩顶村的幸福路!

雪岩顶·雪中情

刘江波

刘江波.jpg

一年来,我们与乡村干部朝夕相处,与村民同吃同住,充实而忙碌。学政策,察民情,结“穷亲”,战风雪、斗严寒、踏泥泞,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帮扶措施,参与村级事务,接受各项检查,项目工地、田间地头、猪圈牛棚,见证了我们的一幕幕……

我们与乡村干部组成脱贫攻坚“尖刀班”,落实“三个在村”、“八个到村到户”,全力做好易迁安置、低保核查、一标三实、数据比对、信息采集、扫黑除恶、“厕所革命”、换届选举等工作,新建水池1100方,全村形成近33公里的硬化路网,新建40米通信铁塔即将矗立雪山之颠。

在通信铁塔建设选址上,为最大限度照顾村民,我们多次联系相关部门,说明理由,最终铁塔重新选在了更佳位置。李汝香老人中风倒地,我们第一时间送她去乡卫生院救治,她的残疾儿子生活无人照料,我们日夜轮流照顾,争取到县乡民政部门的理解支持,将母子纳入乡福利院集中供养。通过落实政策和共同努力,我们结对“亲戚”的生活有了改善,不少村民盖了新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集体经济、支部党建等取得新进步。

送拐杖的故事

刘向群

拐杖.jpg

刚刚进村进行捐助扶贫工作的时候,村民们对我们的工作不信任,工作打不开局面。有一天我看见一个穿着简朴的六七十岁的老人,他的右腿比左腿短了20公分左右,手里拉个大木棍,在寒风中蹒跚着。村主任告诉我,他是四组的村民叫金启然,是老初中生,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就是个性有点倔。小时候生病,因为医疗条件差,落下了残疾。因为家里穷,孩子们都出门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俩口,家庭条件很差,自己种田勉强糊口。

第二天我去看他,发现他住的地方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不为过。那一刻,我更明白了扶贫工作的责任和意义。回家休息的时候,我找出了一副崭新的拐杖,原本是我准备送给卧病在床的母亲,但一直没有用上,母亲去世后作为纪念留在家中。我把拐杖送给了他,并告诉他以后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解决,有党的扶贫政策,你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不久,许多村民知道了这件事,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也感受他们比以前热情了。打听后才知道,送拐杖的事情是老金告诉村民们的,他说:“我腿部残疾这么多年。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给我买过一副拐杖。工作队的同志才来,就给我送来了,他们是真心来帮助我们的。”从此以后,他给我们扶贫队工作大力的协助和支持。

“群众利益无小事”

彭琤

彭筝.jpg

在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76岁的李汝香,她的儿子6岁时因患脑膜炎留下严重智障和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全靠老人伺候。儿子今年54岁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边劳作边照顾残疾儿子,生活很艰辛。老人家是新中国首届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曾受到周总理接见。近几年,在政府和长航扶贫队的关心帮助下,她家盖了新房,享受了养老金、低保政策,一直心存感激。有一次,县残联在乡卫生院组织开展集中评残工作,考虑到她的儿子重度残疾行走不便,如果不想特别办法,很可能失去这次办理残疾证的机会,也就不能享受相应的残疾人政策待遇。我们积极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说明特殊情况,寻求支持,县残联和中医院被我们的真诚感动了,同我们一起到李汝香家开展上门服务,详细询问了老人家的家庭生活情况,仔细查看了她儿子的肢体和病情,表示会按相关政策给予办理。

用实际行动感染她

汪炀

王炀.jpg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汝生老人,因为村里水网改造,水管敷设需经过她家山林,按照国家政策公共基础建设,这是没有个人补偿资金的。村干部们带着我去她家,第一次走访协调完全被“吼”,这个“刺头”根本不和我们讲道理。李汝生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但她脾气古怪。她会为管道敷设占了她的山发上几个小时的牢骚,也会因为她自以为的某些“不公”对我们大发雷霆,甚至还阻拦施工车辆,拦路收费,砍断水管等。可就算面对这样的“硬茬”,我们依然不厌其烦宣讲有关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释宣传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直到她明白为止;走访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她,最终赢得了她的理解和支持。

就在前些日子,李汝生还专门跑到村委会来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吃饭。我还故意打岔:“不敢去,怕您老人家又吼我。”她不好意思地低头笑笑:“我们农村人没什么文化,嗓门又大,以前是不懂政策,确实不好意思,给你们找麻烦啦,你们难道还跟我老太婆一般见识啊。”现在每每路过她家门口,她都会热情招呼我们进去陪她拉拉家常。

“流放地”到生态村

王俊松

王俊松.jpg

驻村扶贫一年多来,我和队友一起爬雪山、走险路,访农户、查民情,跑项目、拿资金。这一年多,200多万步、3万多公里车程见证了我们在村内的足迹,5本民情日志、1000多次入户走访见证了我们和村民的亲密感情,1000多万资金投入、40余个项目实施见证了我们的辛勤付出,30余公里道路建成、2000余方水池建设、多项主导特色产业开花、近10家农家乐开业、村民收入增收30%见证了我们的努力成果。

曾经周边老百姓口中孩子不听话后的“流放地”成了乡风文明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生态之村。村民魏明双对我们说:“以前我们过年去走亲戚,别人老远就会大声说高山上的人来了,嫌弃我们这边穷。这两年,他们主动往我们山上跑,看到我们村里的变化,感觉就像城里的开发区,满脸都是羡慕的表情。”

2018年,雪岩顶村被评为湖北省级生态村、湖北省绿色乡村,列为建始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党支部荣获建始县红旗党支部称号,扶贫成效受到省、州、县各级领导肯定,被国家、省、州各级媒体报道,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张志凌

张志玲.jpg

何光菊的儿子十几年前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她的丈夫多年前也去世了,唯一的女儿又远嫁新疆,长年的风湿类关节炎疾病导致她手指变形,73岁的她日子过得很孤独,但依然勤劳乐观。除了在政策上帮扶外,我们给予她更多精神上的关怀。我一有空就去跟她聊聊家常,帮她做做家务,挑点水砍点柴。村民是朴实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真帮实扶为他们解决困难,就能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获得支持和配合,逐渐融为一个整体。

村里有很多农副产品卖不出去,村民们渴望建立持续稳定的销售渠道。为此,我们与当地政府、扶贫部门、村支两委一起商讨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还记得村民们在电商平台项目落成那天的笑容,那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

我白天要走农户、跑部门、推进项目、筹集资金,迎接省州县乡各级检查,与县乡各部门协调对接,晚上还要完成各类台账记录、规划方案、总结汇报、档案管理等。两年时间,我常穿的一双雨靴一道道防滑痕几乎被磨平,经历过宿舍水管结冰被断水一个星期的困难,也曾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去协调修路矛盾而摔倒在湿滑崎岖的山路上,腿上的疤痕至今犹在。但是这一切付出,在我看来都是值得的。

责编:秦雅楠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