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2019-04-25 20:38:1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严冰)今天下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外注册记者团一行120人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了解大兴机场工程建设和运营筹备情况。此次中外记者团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荷兰等46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201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继续为国家基础建设创造样板。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为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也是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400万吨,飞机起降88万架次。本期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飞行区指标为4F。主要建设“三纵一横”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同步建设航空公司基地、货运、空管、供油、维修、航空配餐等各类保障设施,红线内工程建设投资1200亿,带动投资4000亿。

当前,大兴机场的工程建设与运营筹备工作已进入到决战决胜的最后总攻阶段。根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与运营筹备总进度综合管控计划》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方案》要求,大兴机场紧盯“6·30”竣工,“9·30”前投运两个时间目标节点,倒排工期,全力以赴,积极协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建设“四个工程”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干干净净做工程、认认真真树丰碑”,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工程建设方面,大兴机场航站楼屋面装饰板安装、装修工作基本完成;停车楼和综合楼主体结构、金属屋面、幕墙等已完成,综合楼已完成交接;进出场高架桥结构及路面工程全部完成,场内主干道通车,综合管廊结构全部完成,给水站、次高压A燃气调压站等市政设施已完工。运营筹备方面,国内外已有50多家航空公司表达了想要入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意向。此外,大兴机场已于2月24日完成飞行校验工作,标志着大兴机场飞行程序和导航设备具备投产通航条件,大兴机场将成为国内首家开航即具备Ⅲ类运行和低能见度起飞能力的机场。下一步大兴机场将稳步推进试飞、综合模拟演练相关工作。

中外媒体记者观看了题为《新枢纽 新引擎 新国门》的英文版视频短片,听取了关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区域关系、总体规划、建设目标、交通体系、创新突破、绿色建设、工期计划等内容的介绍。登上了正在建设的航站楼四层出发大厅和五层中央浮岛,俯瞰机场内景,如凤凰展翅般的新机场建筑呈现在眼前,令人震撼。记者们紧紧围在机场建设运筹者身边,围绕大兴机场建设和运营筹备提出各种问题,对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啧啧称赞。

【大兴机场主要特色和功能亮点背景资料】

大兴机场全面展现中国民航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最高水平,实现多项世界一流。

在综合交通方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融合陆侧交通资源,着力打造“五纵两横”的综合交通主干网络。在航站楼下方,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南北集中纵贯穿越,特别是高铁通过航站楼下方时,设计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50公里,这种穿越形式和速度设计均为全球机场首次;轨道交通在航站楼地下二层设站,旅客通过大容量电梯或扶梯直接进入至航站楼,实现了空陆侧交通“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这使大兴机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交通枢纽。

航站楼设计方面,航站楼建筑方案根据飞机停靠、工艺流程等功能需要,确定了主航站楼采用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构型,后续在航站楼建筑方案优化过程中,结合陆侧综合服务楼构成的北指廊,与主楼共同形成了一个形态稳定匀称的整体构型。这种构型的特点是指廊短,空侧延展面大,在拥有更多近机位的同时,做到旅客安检后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约600米,步行时间不到8分钟,效率优于世界其他同等规模机场。

航站楼流程首次采用双层出发工艺设计来满足72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的陆侧车道边需求,部分机位采用国内国际混用,设立中转手续集中办理区,中转流程更加便捷。

航站楼将体现中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站楼建设理念。候机区兼顾室内外特点,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间分别以丝园、茶园、瓷园、田园和中国园为主题,呼应丝绸之路内涵,为旅客带来中国园林式的候机体验。同时,辅以丰富的商业休闲资源、高效的行李系统和综合配套设施,将为旅客提供更便捷、愉悦的乘机感受。

为保证航站楼结构的抗震安全,设置了1152个橡胶隔震支座和弹性滑板支座,构建了组合减隔震体系,有效提高了航站楼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了底部轨道震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隔震建筑。

跑道构型方面,本期建设的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构型,在中国国内尚属首次。这个构型适合京津地区的空中运行特点,减少飞机空中运行时间和地面滑行距离,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是实施绿色机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此外,在空地一体化全过程运行仿真、开放式街区设计、航站楼创新型设计、智慧机场、绿色机场、海绵机场、数字化施工管理等方面均有创新实践。

责编:刘素素、张荣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