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国表演疑神疑鬼?美国无理阻挠中国知名学者赴美

2019-04-16 06:51:33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一些本来经常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学者,却突然莫名地被告知自己的10年多次往返签证被取消;有学者在美国机场遭联邦调查局(FBI)特工盘问“同事中谁跟中国情报部门关系密切”,并被告诫如果不合作,就会被视为对美国不友好,访美签证随后被吊销……美国《纽约时报》14日报道的“FBI因担心间谍活动禁止部分中国学者入境”的消息,不仅披露了一些中国学者不愉快的遭遇,也再次让人们看到这个世界头号强国对中国的疑神疑鬼。此前媒体披露过中国高科技领域研究人员赴美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却屡遭拒签的消息,美国还对相关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实施限制,但这次《纽约时报》提到的30名中国学者主要是社会科学、中美关系等方面的专家。一些美国学者也质疑,这种没有正当理由的做法正损害美国的声誉和利益。“这种举动反映出美国自信心下降,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和中美实力差距缩小,美国的战略焦虑越来越明显,但阻碍正常的交流只会适得其反。”有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乱扣“对美国不友好”帽子

“像以前一样,朱锋教授在洛杉矶机场匆忙吃了午饭,准备登上中国国航的航班回国。两名FBI探员突然在登机口附近拦住这位中国学者,要求他交出护照。探员把护照翻到美国签证那一页,用黑笔在有效期为10年的签证上画了个叉。一名探员说:‘回中国去,你会收到通知的’……”

《纽约时报》报道开头提到的朱锋教授是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也是被美方吊销签证的中国学者之一。文章称,朱锋这次美国之行是去圣迭戈参加一场会议,他来的时候从洛杉矶转机时受到过FBI的盘问。FBI探员问他是否为解放军和中国外交部工作,并问他的同事中谁跟中国情报部门关系密切。

除了朱锋,报道还列举了其他几名被美方吊销签证的中国学者。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吴白乙今年1月到美国佐治亚州出席卡特中心举办的一项活动,他在亚特兰大机场被FBI特工询问,后来签证被取消。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卢翔几年前曾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从事6个月的研究,他的美国签证去年也被吊销。卢翔说,“他们可能认为我们对美国过于了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也是到亚特兰大卡特中心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他的美国签证也被吊销。

《纽约时报》称,FBI加强了反情报行动,目标是阻止他们怀疑与中国情报机构有关的中国学者入境。据中美两国学者透露,过去一年来,多达30名中国社会科学教授、学术机构负责人以及政府政策研究专家的访美签证被吊销,或遭到行政复审。去年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曾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上称,中国“全社会都构成威胁”,需要美国“全社会应对”。文章称,中美关系正常化40年以来,华盛顿基本对中国学者和研究人员持欢迎态度。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都认为,让中国学者了解美国价值观符合美国利益。而现在,随着两国战略竞争加剧,大门似乎正在关闭。

《环球时报》记者15日采访了朱锋。他介绍,事情发生在去年3月,FBI想要强迫他合作,要他交代与中国外交部的关系。他严正拒绝之后,便被冠上“对美国不友好”的帽子,10年多次往返美国签证随之被取消,事实上他本人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朱锋表示,之所以接受外媒采访,是因为这种情况并非个案,是出于学者的责任感。“学术和人文交流是夯实中美友好关系社会基础的关键,如果连学者都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特别是还要FBI出面,强制中国学者与其合作,以此交换签证,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美国自信心下降

采访中《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共有280多名人文社科学者的美国签证被取消或受阻,或受到过FBI骚扰。

王文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2月收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发来的邮件,通知他的10年多次往返签证被取消。“美国方面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直接告知签证被取消,态度非常粗鲁”。王文说,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很多学者都被FBI问过话,美方无端怀疑中国学者背后的政治意图。

自从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后,美国对中国学者的防备似乎越来越疑神疑鬼。去年,中国生命科学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受邀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签证申请却屡屡被拒的消息曾引起媒体关注。去年6月,美国国务院还实施一项新政策,领事官员将“视具体情况”缩短部分中国公民签证的有效期。当时美国媒体称,这一新政策的限制对象将是研习机器人、航空和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赴美留学生。

“美方这一连串动作反映出自信心下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国家之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正常,学术交流当然应该包括了解双方政策动向等内容,只有了解对方才能更好地与对方打交道。中美两国本应抱有这样的积极心态同向而行,但是美国现在愈发不自信了,以前美国觉得自己是超级大国,能够横扫天下,现在看来没那么有把握了。另外,美国对华敌对心态在过去一段时间日益增强。原来美国对苏联是如此,现在美国对中国也露出敌意。自信心下降加上敌意上升,这一升一降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从长远角度看,这种做法吃亏的终究还是美国。

一些美国学者也对此提出批评。《纽约时报》称,一些多年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表示,美国无故阻止中国学者访美会影响自身在学术方面开放、协作的声誉。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淑丽说:“这些人是中国国内对美国如何运作了解得最深的人,有些更是推进美中友好关系最积极的人。我们正在疏远美国在中国的一些最好的朋友。”

不理性做法损害自身利益

一段时间来,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加深,美国舆论中还出现与中国“脱钩”的说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限制中国学者赴美开展学术交流给外界营造出一种美方拒绝接触中国学者的表象。往深层次说,这当然是美国一些部门寻求与中国“脱钩”的表现。但是中美这两个大国互相依存度如此之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将日益深化,不可能全面“脱钩”。

刁大明还表示,以担心安全威胁为由阻碍中国学者赴美交流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现在的情况恰恰是交流远远不够,互信远远不足。这种环境下更需要中美两国专业领域学者加强沟通。美国一些部门的做法极不理性,无助于增进中美两国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

曾在克林顿政府期间从事对华工作的谢淑丽日前表示,美国对所谓“中国威胁”反应过度“可能变成麦卡锡主义式的红色恐惧”,进而损害美国利益。谢淑丽形容,担心“中国威胁”是一种“深夜恐惧”,可能导致美国失去人才,阻碍美国创新发展。

王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签证被取消无非是短期之内不去美国了,目前对工作和学术交流影响有限。而且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当中现在美国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因此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他认为,中国不必在这方面对美国以牙还牙,不能让美国影响我们,而应该保持更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李勇 环球时报记者邢晓婧 赵雨笙 任重 甄翔)


责编:袁如霞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