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也是濒危动物了?回锅肉标准原料“成华猪”比大熊猫还稀少

2019-04-13 18:19:48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英国伦敦动物园里的一只小型猪(伦敦动物园供图)

如今各家各户年夜饭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香喷喷的回锅肉、东坡肉、梅菜扣肉、锅包肉、红烧肉、干炸里脊……但是你可千万要小心,搞不好一筷子下去,某个濒危物种就到了你嘴里。

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但是本土饲养的洋猪品种却占据超过95%的市场。真正的中华土猪已成为市面上的稀少品种,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而形象最深入人心的大白猪,其实是引进品种的约克夏猪,并非中国土猪。

太湖猪盛极而衰

作为中国四大名猪之一的太湖猪,原产自苏州,是我国本土极具代表性的猪种。半个世纪前,仅苏州地区就有超过40万头。

太湖猪肉质可口,肌内脂肪含量在7%左右,是最佳食用比例,吃起来口感细嫩且肉香十足。太湖猪还特别能生,一胎可产崽15只左右,比一般外国母猪多一半。猪妈妈尤其爱护宝宝,生育后活动会很小心,仔细照顾小猪仔。太湖猪还特别好养活,吃啥都行,荤素皆可。

正因这些优点,曾有国外商人收购太湖猪用作种猪,在1980年代就出到3800美元一只的天价。我国领导人出访泰国和日本,还曾把太湖猪当作国礼相赠。

然而,随着国外洋猪的冲击,太湖猪种群快速萎缩,一度不足千头。在市场冲击下,太湖猪的一些特点竟成了致命伤。

太湖猪不挑食,自然长得也慢。太湖猪10个月才长一百三四十斤,外国猪普遍6个月就能长到两百斤。长得慢的另一个原因是料肉比例,外国猪大概吃3斤饲料能长一斤肉,太湖猪要吃到5斤饲料才能长一斤肉。体型小了,屠宰率也降低。太湖猪的屠宰率只有56%,外国猪高达72%。此外,太湖猪瘦肉率很低,只有42%,而外国猪可达65%以上。从关键数据上看,太湖猪已全面落败。它得不到养殖户的青睐,数量锐减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太湖猪原有的7个品系,已有一个灭绝。

2006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62号发布称,太湖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太湖猪的保护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十多年过去,依靠国家大力投入,太湖猪的数量有所回升,但仍然没完全走出危机。

中国土猪全面危机

太湖猪面临的问题,几乎所有中国土猪都在面对。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的王立贤提出“中国本土猪种选育刻不容缓”。无独有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在采访中也说“猪种的灭绝同样是一场生态灾难”。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90种地方土猪中,国家级保护品种有42个,省级保护品种32个,保护品种的比例高达82%。在国家级保护品种中,通过抢救性保护措施保留下来的品种有19个之多。普遍而言,我国土猪的种群存续不容乐观。《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濒危品种列表》显示,我国土猪灭绝8种,濒临灭绝5种,另有24种濒危。

湖南三湘腊肉的原料宁乡猪,也是四大名猪之一,还曾作为湖南特色产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本世纪初,因养殖户弃养和杂交繁殖而陷入濒危困境,两度进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6年和2014年)。经过重点保育,现有基础母猪近2000头。

经典川菜回锅肉的原料成华猪,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仅剩下五六十头,比大熊猫还稀少。经过十多年的保种,到去年底成都市种畜场与邛崃嘉林生态农场的成华猪保种基础群体有公猪16头、8个家系,母猪150头;育种核心群体有公猪20头,母猪300头。

我国的土猪资源十分珍贵,大都具有产崽多、食谱广和易饲养的优点,是各国追逐的对象。早在古罗马时代,欧洲人就引进我国广东猪种,杂交后育成罗马猪;18世纪初,广东猪种再次被英国引进,成为今天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的祖先;美国的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也有中国土猪的血统。1979年11月,我国政府曾将梅山猪、嘉兴黑猪、金华猪三个品种9头纯种猪(每种1公2母)赠送给法国政府,改善了法国猪的体系。如今,这三种猪均收录入2014年最新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种群岌岌可危。

绝地逢生并非不可能

跟其它土猪兄弟比起来,有一些土猪品种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三次进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0年、2006年和2014年)的里岔黑猪,也曾面临绝种的危机。2007年,原产地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存养的纯种里岔黑猪繁殖母猪仅有155头,育种公猪17头。

为了保护这一我国唯一、世界第二个有多肋性状的猪种,当地政府大力发展里岔黑猪的保种选育工作,同时开展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开发,打造名优地方农产品品牌。如今,胶州市保种场存养8个血统的公猪36头,基础母猪650头,全市年出栏里岔黑猪多达2.4万余头,初步打开市场销路。

原产湖南的沙子岭猪是华中“两头乌”猪的主要类群,2014年进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在加大保种技术投入,开发培育高端市场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大打文化牌,将沙子岭猪加入2016年新实施的《毛氏(家)红烧肉标准》中,成为毛氏红烧肉的指定用肉之一。

保护土猪,就是保护中国文化

中国人喜欢猪,喜欢吃猪肉,这是从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说起猪肉各种好吃的做法,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对猪肉的热爱,不仅是由味蕾决定的,更是由文化决定的。

中华祖先很早就把野猪驯化为家猪。距今9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猪骨,已经显示出与野猪的显著不同,我国各地其他经科学鉴定明确出土的猪骨遗址不下200处。距今5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有大量玉猪龙,被公认为中华第一龙,甚至有人认为龙的形象最早起源于猪。汉字“家”中有“豕”,说明在产生汉字的3500年前,华夏大地的先民已经普遍养殖家猪,并以此引为财富象征。

至于要保护我国原产土猪的原因,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什么的都成次要的了,说到底还是要先保护好,我们才能吃好。

责编:耿佩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