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西方国家被对华的成见蒙蔽了双眼

2019-01-14 06:50:06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2-国旗.jpg

德国之声1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制造”的优势 

25年前我初到北京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全面展开。若我在1994年8月预测2018年的中国会是如今这样,肯定会被当成疯子。当时我也绝想不到中国会以惊人速度赶上西方,特别是过去10年。长期以来,西方与中国一直存在某种力量平衡。西方手握技术,中国有大市场,又是世界工厂。中国仿造西方产品彼时并不被视为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已变得更具创新精神。中国科技企业推出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应用,已令银行和金融世界发生革命性变化。如今,华为智能手机的先进程度不亚于苹果手机,全球销量甚至超过后者。本月较早前,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月球背面,一举创造历史。在中国,电动汽车已随处可见,而在德国,它们还是试点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与竞争对手一样先进……

一些西方人惊奇于中国的创新,不明白这一切怎么可能。但基本上,他们都是被自己的成见蒙蔽了。他们当初以为中国只擅长仿制。现在回头看看,这种看法不免有些幼稚。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拥有一群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不最终脱颖而出呢?只要经济框架搭好,创新就立马开始。

其实,中国创新并非什么新鲜事。西方对此觉得不可思议,而中国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自己国家有着不同看法。在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是落后国家,中国人则认为,自己的国家只是经历了短暂的羸弱阶段。如今,经历一百多年的种种问题,这个国家正重回原来的水平——1820年时中国占到全球经济的1/3,接着是从鸦片战争到日本入侵的百年屈辱,现在,可喜的是这一切都过去了。在科技方面,中国人没有错失机遇。他们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力争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具创新性。

创新必然始于效仿。德国的崛起也是从模仿开始的。人们或许早忘了,“德国制造”曾是贬义词,是英国产品的廉价翻版。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德国是从无到有,而中国原本就是最创新的国家之一,诸如造纸、瓷器、火药、指南针等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因此,西方应丢弃中国只会生产廉价仿制品的观念。

中国发展越来越基于国内创造力,这些创新很快会影响人类总体发展。中国有足够的创新自由。中国对西方的科技依赖越来越小,西方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却丝毫没有降低。正如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不久前所说:未来取决于中国市场。(作者弗兰克·泽林,乔恒译)


责编:赵宽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