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西方误读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回避了一个事实

2018-12-03 14:44:02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原标题:美媒称西方误读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回避事实误导受众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 美媒称,自从中国宣布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以来,西方媒体总体上以严厉批评的态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报道。但事实上,这个体系根据其不遵守法庭判决(比如偿还债务)的情况来追踪“不值得信任的人”,试点制度显然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然而它的意图与西方的反乌托邦愿景所显示的相比,不复杂也不险恶。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1月29日刊文称,首先,用“社会信用体系”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这一大规模社会工程是具有误导性的。我们通常把“信用评分”与信用管理部门对个人偿还债务记录的评估联系在一起,在将这种思维扩展到社会领域时,人们很容易想象出一个单一的信用权威机构给一个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分的形象。然而,在2014年的一份文件中,中国政府概述了其对这种体系的设想,指出这种体系涉及四个不同的部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推动这个庞大工程的是在中国社会建立诚信文化的努力。鉴于这一广泛目标,描述这一倡议的一个更恰当的说法是“社会信任体系”。

文章称,事实上,作为社会信任体系的一部分而推出的许多措施旨在遏制官员腐败,解决官员渎职问题,提高法院判决的执行效率以及惩罚律师、医生和教师等专业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就连地方政府也可能会登上这个全国范围的黑名单。

然而,此类限制仅适用于拖欠罚金或拒绝遵守法院判决的人,这种处罚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实施的——也就是说,除了执法机构以外,没有任何私营公司或政府机构能够做出这种处罚。

文章指出,其次,许多西方媒体报道夸大了公众和政府对试点计划的共识程度,尤其是在对社会事务实行评分制度时。目前,地方政府试点评分项目众多,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类型的评分系统,还有一些商业项目,试点计划的重点是探索工作实施的范围。

第三,西方对中国社会信任体系的大多数报道都回避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中国,人们对政府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期望。中国提倡良好道德行为的治理传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诈骗和技术推动的经济犯罪也在增加。鉴于所有这些问题,许多中国公民都认为,建立一个加强信任的体系是必要的。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