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大家都会说中文的进博会!

2018-11-11 10:24:53来源:新华社
字号:

国际君这几天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有个发现,许多外国人的中文真是“666”,可以说是一场大家都会说中文的进博会了。

从国际知名品牌CEO到一线营销人员,从中年到90后,从西方面孔到东方脸庞,他们不仅在进博会上展示品牌和展品,更秀出深厚中文功底。

他们之中,有人是比利时鲁汶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有人来中国留学期间学会的中文。你听这位日本小哥的东北话,堪比福原爱。

这些外国朋友不约而同表示,本届进博会不仅为他们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机遇,也提供了中外交流的窗口。

他们带来的展品,既有好吃的奶油点心、乳制品,也有高大上的科技新品和旅游类产品。为了推荐这些产品,他们真的很拼,这几位韩国帅哥就跳起了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Nobody”。

下面这位南非小哥则深情演绎了一曲王力宏的《依然爱你》。

1541903149257283.png

   参加本届进博会的还有哪些“世界大牌”?他们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产品?

松下:深耕中国市场

“这次进口博览会,松下参展面积约700平方米,是所有日企中展位面积最大的。”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横尾定显如是说。

横尾定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中国为世界各国展示发展成就、开展国际贸易搭建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也是中国为世界各国探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重大议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

本次进口博览会为推动建立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松下深耕中国市场提供了难得机遇。

谈起松下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规划,横尾定显说,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现在迎来了一个转型期,这当中“产业升级”是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传统行业必须利用IT等技术进行颠覆式的变革,同时众多新行业也将应运而生。

比如,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迅速发展,而松下是电动汽车锂电池的世界最大制造商之一,“这无疑是我们的机遇”。未来,松下除了将继续保持在高端家电、车载系统、自动化等领域的优势外,还将利用已有技术资源,在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等领域深入开发市场。

高通:让5G手机早日进入中国市场

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高通是最早确认参加进口博览会的美国企业之一,希望以参会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与中国伙伴在无线通信领域的战略合作。

和众多美国在华企业一样,高通跟随中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调整自身发展策略:根植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分享技术,同时也分享着中国的发展红利。

如今,高通又瞄准中国当下最热门的产业——5G和人工智能,拓展合作,抢占商机。孟璞说,高通期待与中国厂家合作,形成5G产业链,让5G手机早日进入市场。此外,高通还投资1.5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我们期待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展示高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服务,”孟璞说。他强调:“高通与中国伙伴一起成长,互利共赢,这是‘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理念的最好例证。”

欧莱雅:美妆研发、零售模式不断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后较早进入中国的法资企业,我们有幸见证了并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进口博览会不仅将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也能够在中国消费升级进程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他说:“对包括欧莱雅在内的外资企业而言,进口博览会是一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欧莱雅对能够参与这一盛会感到荣幸。”

深耕中国市场21年,欧莱雅对中国市场有着全方位的了解。斯铂涵认为,中国市场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激发促进了欧莱雅在美妆研发领域和零售模式探索方面不断创新。

斯铂涵说,中国已跨入新时代,城镇化和消费升级不断加速、中产群体不断扩大、数字化革命不断深入。欧莱雅有充分信心,凭借高水准产品、研发技术、营销方式和零售体验等,与中国消费者共享“新黄金时代”,同圆美丽中国梦。

倍耐力:高品质轮胎创新产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展示中国贸易开放的绝佳机会,无疑也将对全球贸易增长作出贡献。”倍耐力集团全球执行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可·特龙凯蒂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特龙凯蒂介绍,作为全球知名的轮胎制造商,此次进博会期间,倍耐力展位与其他知名整车和零部件展商一同在汽车展区亮相,展示拥有最新智能传导技术、噪音消除系统、缺气保用技术和自修补技术的高品质轮胎创新产品。

过去二十多年里,特龙凯蒂多次往来中国,他感叹于中国各领域“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发展壮大,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增长质量”。

特龙凯蒂对倍耐力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一直在为自己和全世界创造财富,”他说,中国市场拥有基于技术与人互动发展的未来,以及与电动、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巨大创新。








责编:刘金鹏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