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伦:“一带一路”或打造全球娱乐新格局 好莱坞不再唱主角

2018-10-30 15:40: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任仲伦_副本.jpg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仲伦(海外网/付勇超 摄)

海外网10月30日电 30日,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在博鳌举行。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仲伦在博鳌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任仲伦认为,中国电影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践者,也将是有效的受益者。中国电影人需要在开放合作的背景下,拍摄影响全球的优秀电影,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实践证明,‘一带一路’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文化交流的新动力。”在电影人任仲伦看来,电影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其世界格局必然受到“一带一路”的影响。他援引外媒报道说,去年年底,12月28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指出: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或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也可能打造新的全球娱乐格局,目前称霸国际娱乐产业的好莱坞可能不再唱主角,“一带一路”国家可能也需要比好莱坞电影更加内敛深沉的电影。

任仲伦说,在“一带一路”倡导与实践的五年中,中国电影积极有为、成果显著。例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由此带动了一批优秀合拍影片的诞生。同时,创办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等专题节展。在近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带一路”主题电影展成为最大亮点,相关国家的影片超过1200多部。他认为,“‘一带一路’的实践,对于中国电影,既是积极实践者,也将是有效的受益者。”

任仲伦表示,“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新机遇。他说,首先,开放是电影产业繁荣的内在要求。电影是全球性产业,交流交融与交易是它发展的本性。在日益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电影通过政策沟通,合作融通,达到民心相通的境界;其次,合作是建设电影强国的必然之举。建设电影强国,必须以开放为前提,以合作为基础。根据2017年世界电影数据,光是丝路沿线国家中的中国,俄罗斯,菲律宾,韩国,印度,新西兰,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完成电影5000度部,产出票房为140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35%以上。所以说,中国电影与“一带一路”国家电影的合作发展,必将形成世界电影崛起的新兴力量,改变好莱坞主导世界电影市场的格局。

“讲好中国故事是电影企业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电影强国,要率先建设强大的电影企业。”任仲伦举例说,多年来,上影集团坚守担当好文化桥梁、加强好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作出了许多成绩。比如:上影下属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先后为40多个国家译制了1500部影片;上影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影院、第一家引进国外高端放映、第一家与国外著名公司合拍高概念的商业电影;先后有9部影片成为戛纳电影节正式参赛影片,获得评委会大奖等4项重要奖项……“最重要的使命是拍摄影响全球的优秀电影,最核心的任务是讲好中国故事,这才是中国电影融入世界的根本。”任仲伦总结道。

10月30日,人民日报社和海南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在主论坛之外,2018“一带一路”区域合作论坛、人工智能与智慧媒体对话会、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三个分论坛也同时举行。(海外网刘强)

原文如下:

“一带一路”:在开放合作背景下,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整整五年过去了,正可谓“桃李不语、下自成蹊”。这个倡导开放发展、和平繁荣的中国主张,日益变成同舟共济、互惠共赢的世界共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硕果,赢得了全球的积极响应。

实践证明:“一带一路”,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文化交流的新动力。世界文明是百花齐放的。多样性是其拥有魅力的前提,甚至是其生命力的所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有形形式式“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的产生,但总是以“文化霸权”的最终瓦解为结果。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重申:“缓解各文化和文明间冲突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文化间的平等沟通与对话”。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这是“一带一路”倡导的最本质精神,也是历史发展的最内在逻辑。

我来自电影界。电影界说:电影是装在胶片盒里的大使。现在电影进入数字时代,胶片电影几乎没有了。但电影依然是世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去年九月敦煌,我在人民日报主办的“一带一路: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上讲到:中国电影强大是以中国强大为前提的。“一带一路”的倡导与实践,不仅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也将深刻影响世界电影格局。去年年底,12月2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引用“丝路文化发展论坛”的上述观点后说: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或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也可能打造新的全球娱乐格局,目前称霸国际娱乐产业的好莱坞可能不再唱主角,“一带一路”国家可能也需要比好莱坞电影更加内敛深沉的电影。这家美国媒体用“可能”在预测“一带一路”带来的世界影响。我们想说的是:这种影响不仅是“可能”,而将是“必然”。

在“一带一路”倡导与实践的五年中,中国电影积极有为、成果显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由此带动了一批优秀合拍影片的诞生。同时,创办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等专题节展。在近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带一路”主题电影展成为最大亮点,相关国家的影片超过1200多部。这些电影节展展示了“一带一路”国家影片的独特文化和独特表达,有不少电影出现了观众连夜排队购票的景象。另外,国家组织的“中国电影周”,也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最受欢迎的文化风景。可以这样说,“一带一路”的实践,对于中国电影,既是积极实践者,也将是有效的受益者。

第一,开放是电影产业繁荣的内在要求。电影是全球性产业,

交流交融与交易是它发展的本性。电影起源于法国,发展于欧洲,二次大战后,美国电影崛起,逐渐成为世界电影强国。中国电影自诞生起,就以开放姿态接纳世界电影。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巴黎首次放映,不到一年,上海徐园就有了电影放映。中国电影《渔光曲》在1935年就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项。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迅猛崛起的姿态和实力,成为了世界电影新的重要力量。去年国家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更是体现了开放合作的姿态,比如在第41条中明确:“国家鼓励法人,其他组织通过到境外合作摄制电影等方式进行跨境投资”。我们认识到:在日益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电影通过政策沟通,合作融通,达到民心相通的境界。

第二,合作是建设电影强国的必然之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的地位,中国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发挥着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强大是中国电影强大的基础。2017年,中国电影银幕超过50000块,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电影人次超过16亿,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电影产量达到900部,名列世界电影前茅等等,由此形成了电影大国的气象。与此同时,国家适时提出中国电影由大国向强国发展的战略。我们认识到:建设电影强国,必须以开放为前提,以合作为基础。根据2017年世界电影数据:光是丝路沿线国家中的中国,俄罗斯,菲律宾,韩国,印度,新西兰,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完成电影5000度部,产出票房为140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35%以上。所以说,中国电影与“一带一路”国家电影的合作发展,必将形成世界电影崛起的新兴力量,改变好莱坞主导世界电影市场的格局。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是电影企业的历史使命。我们认识到:建设中国电影强国,要率先建设强大的电影企业。在美国,迪士尼等六家电影公司占据北美票房的85%,占据全球票房的26%,成为美国电影强国的中流砥柱。上影集团立志在国际电影发展格局中,率先建成强大的中国电影企业。为此我们多年坚守的理念是:一是担当好文化桥梁。这些年,我们先后在俄罗斯,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举办“上海电影周”,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同时上影下属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先后为40多个国家译制了1500部影片。目前,我们每年为30部引进影片,200部左右电视电影进行翻译,配音和放映;同时也把中国电影翻译成其他国家语言进行传播。二是加强好国际合作。我们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影院;第一家引进国外高端放映;第一家与国外著名公司合拍高概念的商业电影;第一家与国际最好的特级特效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借鉴国际电影产业发展经验。三是,最重要的使命是拍摄影响全球的优秀电影,最核心的任务是讲好中国故事,这才是中国电影融入世界的根本。这些年,我们先后有9部影片成为戛纳电影节正式参赛影片,获得评委会大奖等4项重要奖项;《三峡好人》等2部影片获得两次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新版《大闹天宫》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金奖。去年,我们与哈萨克斯坦拍摄首部合拍电影《音乐家》,讲述20世纪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与创作的经历,它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成为中哈文化合作的历史标志。我们在与以色列等国家合作拍摄电影《魔咒钢琴》,表现二战期间上海城市接纳流亡犹太难民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一带一路”一定使世界经济因交融而更加兴盛,也一定使世界文化因交流而更加繁荣。为此,我们加倍努力!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童芳、张振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