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华:单边主义挑战严峻如何促进文化融合应引起思考

2018-10-30 15:07:52来源:海外网
字号:

55.jpg

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少华(海外网/付勇超 摄)

海外网10月30日电 山海连丝路,传播架心桥。30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在博鳌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少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倡导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化发展。

赵少华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识别度最高的符号。在全球化进程正在面临单边主义严峻挑战的当下,如何促进文化的共生、交流、融合,并发展成为更加先进的文化形态,以服务于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应该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和更加深入的思考。弘扬“丝路精神”,实现“一带一路”蓝图,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不忘本来。赵少华说,自古以来,“和”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和”的前提是对差异性的尊重,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强加给他人,是“求同存异”。发展“丝路文化”,首先要对文化的差异给予足够的包容,在坚守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支持其他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尊重各自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评头品足,不指责否定,不包办代替,不干预文化内政,切实维护文化主权。

二是吸收外来。赵少华表示,中华文化有历史根脉,有稳定结构,有人口基础,能够延续5000年从未间断,足以证明其先进性。中华文化从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开放包容是其重要特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国际合作成为常态,文化的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化。弘扬“丝路精神”,在融合方面,一是要主动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二是要让中华文化更易为别人所接受,精选文化载体,优化传播方式,提高文化的适应性,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

三是面向未来。赵少华提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经历了100多年现代化历程的中华民族,在经受了各种挫折和磨难的砥砺之后,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文化建设更应着眼于未来,切实提高预判力,增强前瞻性,特别是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要更好地贡献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万紫千红总是春,只有携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实现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目标。”赵少华最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弘扬“丝路精神”,发展“丝路文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扬帆起航的热土上,根植于中华文明与汲取多元文明智慧的“丝路精神”将继续绽放异彩,要加倍努力,为各地区、各国家的繁荣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海外网 严珊珊)

原文如下:

弘扬丝路精神  促进文化发展——在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与会嘉宾:

大家好!

感谢论坛组委会的邀请,很高兴在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际来到博鳌,见证海南发展的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我发言的主题是《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化发展》。

从外部看,文化是一个民族识别度最高的符号。我们习惯于把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把亚洲分为东亚、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其实,在这种按地域划分的背后,潜藏更深的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是多样的,文化是多元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事物不可能在单方面因素或条件下成长发展。在全球化进程正在面临单边主义严峻挑战的当下, 如何促进文化的共生、交流、融合,并发展成为更加先进的文化形态,以服务于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深刻内涵,赋予了丝绸之路文明以全新的时代意义。其中,“文化包容”更具基础性的意义。1993 年夏天,《文明的冲突》的作者,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享廷顿发表了那篇引起普遍关注和广泛争论的文章,提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如今,我们似乎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因为观念的差异和沟通的困难,在文化断裂带上形成的冲突,以及给和平、友谊和实现人类美好愿景带来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贏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要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用文明对话、交流、互鉴取代文明冲突对立,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面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狭隘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国际社会构划的治理蓝图和发展愿景。弘扬“丝路精神”,实现“一带一路”蓝图,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不忘本来。《国语。郑语》有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自古以来,“和”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和”的前提是对差异性的尊重,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强加给他人,是“求同存异”。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发展“丝路文化”,首先要对文化的差异给予足够的包容,在坚守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支持其他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尊重各自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评头品足,不指责否定,不包办代替,不干预文化内政,切实维护文化主权。

二是吸收外来。中华文化有历史根脉,有稳定结构,有人口基础,能够延续5000年从未间断,足以证明其先进性。中华文化从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开放包容是其重要特征。公元纪年前后,佛教开始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虽然风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但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创新和发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中华佛学很好地实现了“发菩提心, 行菩萨行”的初衷,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国际合作成为常态,文化的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化。弘扬“丝路精神”,在融合方面,一是主动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在这方面我们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是要让我们的文化更易为别人所接受,精选文化载体,优化传播方式,提高文化的适应性,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

三是面向未来。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确定了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经历了100 多年现代化历程的中华民族,在经受了各种挫折和磨难的砥砺之后,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我们的文化建设更应着眼于未来,切实提高预判力,增强前瞻性,特别是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将能看到怎样的风景,怎样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如何定义人类文化的走向,更好的贡献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我们追求“风景这边独好”,但“万紫千红总是春”,只有携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实现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我们自 身的全面发展目标。

同志们、朋友们:在今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调对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外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弘扬“丝路精神”,发展“丝路文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扬帆起航的热土上,根植于中华文明与汲取多元文明智慧的“丝路精神”将继续绽放异彩,让我们加倍努力,为各地区、各国家的繁荣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祝“丝路文化”建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人民日报的论坛活动越办越好!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童芳、张振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