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8月16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组一行9人,先后两批次接力完成了全程采访报道活动。在28天的时间里,采访组车行云贵川,然后从重庆乘船沿江而下抵达上海,一路迎酷暑战高温,期间还多次经历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行程涉及11省市8000余公里,采访点220多个。这既是大家记者职业生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充满使命感、责任与担当的庄严之旅。
这是一次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采访。繁衍了光辉灿烂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它的涨落荣枯,它的富庶进步,有说不完的故事,有写不完的思考。山区脱贫攻坚、上游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一路上,我们走村庄、访农户、进企业、看港口,边走边采边发,发扬“走转改”精神,用文字、图文、视频直播融合报道的方式,记录并见证了长江沿线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点滴变化。从长江头,到长江尾,我们一路走来,记录了江边的人和江边的事,每一个细节都直抵人心,每一个故事都激动人心,每一刻感动都催人奋进。我们欣喜地看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已成为沿江人民的共识,各省份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乐章已经奏响。
这是一次亲身参与长江大保护的采访。“做守护长江母亲河的志愿者,做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记录者,做长江生态大保护的监督者,做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在采访启动的第一天,主题采访团联合发布的《感恩母亲河 共护长江水》倡议书,感染了更多人参与到保护长江的行动中来,为呵护母亲河鼓与呼。在云南丽江的石鼓码头,10家中央媒体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媒体的百余名记者共同栽下百棵雪松,为万里长江增添了一抹绿色;在沿途采访中,每位记者都自觉保护长江环境,自带手帕及洗漱用具,尽量避免用餐巾纸……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母亲河,我们既感到责无旁贷,又倍感骄傲和自豪!
对大家而言,这还是一次参与治国理政、推进实际工作的采访。主流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长江大保护的推动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此次深入的采访,立足长江看全中国。通过我们的报道,帮助沿江各省份真正解开思想上的结,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入脑入心,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用沿江各省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思考,启迪全国各地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越走越铿锵,既是我们肩负的使命,也是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这是坚定宣誓,也是庄严承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把生态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如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巨大惯性,进一步加快沿江各省份新旧动能转换;如何统筹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长江经济带发展还有不少待解的难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思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干部群众接力赛。
让我们携起手来,万众一心,合力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唯愿一江碧水长流
7月20日至8月4日,作为“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的一员,我参加了从云南丽江至湖北武汉的半程采访活动。短短15天,采访紧锣密鼓,一路风雨兼程,既是个人职业生涯一段难得的经历,也给自己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考。
长江是美丽的。一路上,长江不仅展现了七彩云南的秀丽壮美,多彩贵州的钟灵毓秀,巴山蜀水的雄伟峻险,两湖流域的宽广富饶,更有沿江各省市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实行岸线复绿、开展防污治污和生态补偿等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的生动实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呵护一江碧水已成为沿江人民的共识。
长江是厚重的。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今天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沿江各省市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破除“化工围江”痼疾、加速新兴产业动能转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乐章已经奏响。
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40%,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15天的采访,记录的只是一个侧面。共护一江碧水,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沿江各省市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如何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实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长江经济带建设还需要在新的起点上,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有更多、更大的作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会)
澎湃的长江澎湃的心
我与几位同事从武汉登船开始“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难忘的15天,迎酷暑战高温,中间还经历了台风登陆、暴雨倾盆。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几乎每一天把当天的稿件签发回去并做好相关协调、总结和准备工作后,都已是次日凌晨了。但我仍不觉得疲倦,依然激情澎湃。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给我提供了不竭动力。
这次采访是一次很好的党性锤炼,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站位,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干部群众的共识。各地根据各自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做出了各有特色的探索,形成了“大合唱”。
在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壮美长江和沿途的青山绿水激发了我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感很重要,有了同感才会更加自觉地建设命运共同体,才更感责任重大,发自肺腑地想守护这一江清水向东流,要为长江鼓与呼。
一路走来,看到听到的,多是近年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的成绩。水清了,天蓝了,物种丰富了……我更关心的是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得怎么样。因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增加百姓福祉。看到环境改善后沿岸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深切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会)
每个人的绿水青山
自小在江边长大的我,此次参加“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活动,深感亲切。在这些天的采访中,我见到了许多人,听到了许多故事,感受最深的就是: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因为这是每个人的绿水青山。
在云南丽江,我们看到了金沙江边郁郁葱葱的成片柳林。77岁的当地村民和泽周是种柳模范,他告诉我,“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自己”。他回忆说,当地老百姓60年前就开始自发植树造林,在丽江当地流传的古老传说中,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本就应该和谐共生。
在贵州,长江支流乌江边有个红渡村,村支书周子婷告诉我,这里过去是穷窝窝,现在却成了银窝窝,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的好路子,产业发展从“种土地”向“卖风景”升级,良好的生态资源功不可没。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现实。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这并不是说长江已经保护得很好,事实上,长江的生态保护多有不足。只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在成为沿岸人民的共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
动能转换成就美丽长江
长江沿岸,无论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还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探索已初见成效。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鲜活的案例:云南昭通绥江县官田村利用地理条件优势种植“半边红”李子,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云南的花、贵州的酒、四川的茶,享誉世界的品质得益于良好的环境,人们将环境视若珍宝,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处理好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在采访中我们看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曾靠白酒、煤炭这“一白一黑”为支柱产业的四川宜宾市正加快发展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的重庆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环保产业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底气。采访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长江经济带沿线产业发展正在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为百姓干的事没有小事
在半个月的沿江调研采访中,我越来越发现:不管是建设经济长江还是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其本质都是为了增添沿线老百姓的福祉,正所谓“百姓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武汉,棚户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都不是小事,正以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青山区青和居社区,享受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的棚户区改造新房;骑行在郁郁葱葱的东湖绿道,领略秀美湖光山色,呼吸清新空气……棚户区改造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在扬州,当地全面实施街巷翻建、基础设施改造、民居修缮、沿街风貌整治等“双东”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整治修缮100多户民居,修缮恢复230多个沿街店铺,整治30多条老街巷。
深入6省市(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一线,让我成为不少长江沿线群众的朋友。寻根溯本,记者的根就在基层。唯有当我们的双脚踏踏实实地站在地上,站在群众中的时候,我们的根才会扎得更深,心才会更真,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做新时代的记录者
参加“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上大学时,我喝了4年长江水;到北京后,又继续喝着“南水北调”的长江水。长江水,融入我的身体,深入我的灵魂。
8月3日,我从武汉开始此次报道工作。武汉江滩的美丽风景,让我看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长江边落地生根。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工程串联长江上中下游,联通世界,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内陆港口发展的缩影。
在南昌,我看到国产大飞机C919的前机身、中后机身在洪都商飞公司生产。晶能光电成为LED光电产业的世界领军企业。南昌,依托高新产业集聚,正在腾飞,前景光明。
当我乘坐客轮夜经芜湖时已是凌晨1点。滨江公园灯光闪烁,中江塔默默矗立在青弋江和长江交汇处已整整500年,见证着这座城市变亮变美。芜湖商合杭长江大桥的建设现场灯火通明,这座城,又将增添一座长江大桥,迎来新发展。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南京,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里创意涌动,汇聚着一批富含创新精神的企业。在与江北新区隔江相望的江心洲上,世界级的“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正在建设。创新,正成为南京发展的关键词。
“一叶飘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上海电子口岸成为推进通关一体化的有力举措,大幅提升了船舶和货物的通关便利化。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邮轮母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会,正不断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大江奔流终到海,风云际会新时代。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愿做新时代的长江记录者,一直关注母亲河、回报母亲河!祝愿长江更加美好,愿一江清水永流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 浩)
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
盛夏,我们从长江母亲河的源头起步,沿江而下采访调研。
近一个月的采访是特别珍贵的经历。这一路,虽然旅途劳顿,但学习和尝试了很多新的传播方式,令我受益匪浅。7月31日,在前后方的指挥下,我与文字记者、网站视频记者合作,带来了一场“流动式”的报道,直播坐千吨客船乘百米电梯过三峡大坝,有超过120万人观看。
直播三峡大坝令我震撼。同时,直播经历使我更加感受到作为新媒体记者应该做更多努力去丰富报道形式。用一双手,敲打键盘记录所见所闻;用一个镜头,聚焦发现最美影像是我的职责。相机、手机已经成为我手中的笔,以它饱蘸真情,用新媒体语言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之美、建设之美刻画出来是我的追求。在人生的青春岁月,我为投身到喜爱的新闻行业感到自豪,这段难忘的回忆也将永刻心间。
回望此行点滴,山一程,水一程,听大江东去,看江山如画。行走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俯下身、沉下心、接地气,努力讲好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民生长江的故事,也使我认识到保护长江母亲河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让我们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倩)
专业素养与体能的练兵
从云南丽江集合当晚的专家座谈开始,密集的采访工作遍布在每天的行程单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展现一手现场,将长江经济带沿线发生的故事递送到受众眼前?”这既是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产品能否形成优势互补、配套互动的一次实战检验,对我来说同样也是一次现场练兵。
在云南省昭通市向家坝水电站前,我向当地水利部门负责同志询问“电站建设同邻近港口扩容之间,要实现协同发力的突破口是什么”“如何升级电站功能,助力下游农业灌溉”……虽然有些问题眼下仍无确定答案,但诸多引领探索的思路,却在交流中表达出来。正是这样的思维碰撞,为受众呈现了一幅幅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伟图景,也让我在报道中触摸到一条“学无止境”的业务阶梯——做新闻,不仅要拼技能、拼意识,还少不了对报道领域各类背景素材的深耕。
要保障任务高质量完成,第二项接受磨炼的是体能。在云南采访的第一天,20斤重的包背在背上,高原、负重、日晒、高强度采访……让我体会到前辈所说的“咬牙坚持”的滋味;行至重庆市巫山县,近4小时的盘山公路,更令我明白身体素质也是业务能力的重要保障。(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 霄)
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
我是从武汉上的船,沿江而下,一路上深刻感受到各地都在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长江流域环境的保护拿出实际行动。
有两个情景让我记忆深刻。
其一是在安徽铜陵的淡水豚国家级保护区。采访当了20年江豚饲养员的张八斤的时候,他说他对饲养的每头江豚都了如指掌。数十年如一日,他把江豚当作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喂养点,数十年从不间断。当他说随着长江水质的改善,保护区的江豚已经由最初的3头增长到了11头的时候,眼里满是喜悦的泪花。
其二是在上海松江。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当地环境的G60产业园区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上海与安徽、江苏、浙江4个省份共9个城市将联动起来,共同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合体。
从这两件事情能够看出,打造一个“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长江经济带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个人、企业以及各级政府。大家都在自觉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大家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中强)
责编:陈亚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