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文化长江曲高唱

2018-08-14 04:39:04来源:海外网
字号:

图为湖南岳麓书院里陈列的湖湘特色书籍。

湖南省虽然只有163公里长江岸线,但湘、资、沅、澧四水及上万条大小河流,全部汇聚洞庭,汇入长江。在湖南,96%以上面积属于长江流域。

从《岳阳楼记》的忧乐精神,到如今崛起的文化湘军,千百年来,湖湘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从湖南出发,名扬世界。今天,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顶层设计之下,湖南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奏响了独特的文化长江之歌。

千年瓷器载历史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岛附近的爪哇海域,一艘满载中国唐朝货物的阿拉伯帆船被发现,这就是“黑石号”。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盛景的见证,“黑石号”运载数量庞大的晚唐瓷器。其中,打捞出的67000件货物中,有57000多件来自长沙窑。

在新落成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记者见到了从“黑石号”打捞者手上征集回国的162件(套)唐代瓷器和千件长沙窑精品文物。绘制西亚文化元素纹饰的碗、镌刻阿拉伯文字的背水壶、西域地区流行的带流灯……在湖南省博物馆瓷器研究专家方昭远看来,长沙窑简直就是唐代的“外向型企业”。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文物管理部部长瞿伟告诉记者,一千多年前,湖南长沙铜官窑的瓷器从湘江出发,到洞庭,沿着长江航道顺流而下至扬州,从扬州港行至广州港后,在广州进行统一整理打包,然后驶向阿拉伯地区。长沙窑的陶瓷远销到亚洲各地和东北非等20多个国家,最远的到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走在位于长沙望城区的铜官窑历史文化街道上,耳边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陶瓷碰撞声。铜关,扼湘江之咽。1200多年前,长沙窑的工匠们,就是在这里运用土、水、彩、釉、火五种“乐器”,首创釉下多彩瓷和铜红釉瓷,将阿拉伯文化等融合贯通,演绎出一场瓷器“交响乐”。

如今,随着铜官窑遗址的建设和开发,二次创业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瞿伟介绍,在距离博物馆不远的长沙市望城区,陶瓷企业和文创企业纷纷涌入,以铜官窑为龙头、以陶瓷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一江两岸”的区域发展势头强劲。

洞庭碧波汇四方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8月初,记者来到湖南岳阳市洞庭湖区,时值夏季丰水期,又遇上一场大雨刚落,碧空如洗,远望去,洞庭湖水天一色,几只小船时而经过,对岸的君山岛清晰可见,正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位岳阳本地人告诉记者,五六年前,洞庭湖的水还比较浑浊,河面上控沙船很多,许多垃圾冲到岸边,影响了岳阳楼景区的美观。近年来,湖南省加大了环洞庭湖整治力度。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刘群介绍,2016年,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实施,中央环保督查之后,又聚焦洞庭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非法采砂采矿、欧美黑杨种植等18个问题一一解决。

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则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记者来到位于城陵矶新港区的天欣码头时,这个原来的砂石、水泥码头已不见繁忙的运货景象,巨大的水泥储罐正在调离。这是岳阳今年5月以来开展长江岸线港口码头“关停并转”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

新港区管委会主任王文华告诉记者,环保指标不达标,存在噪声、扬尘等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的码头一律关停,全部还原复绿,新的码头建设将纳入统一规划的功能分区,达到长江岸线有序开发、集约利用。

湖南对于“一湖四水”的保护力度之大,长沙中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玉东有着直接感受。他告诉记者,为保护湘江生态,在工厂5个亿的投入中,环保投入超过1000万元。以前油桶等包装垃圾可以卖钱,现在却要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来回收。

正是通过多方努力,湘江水生态、水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据生态环境部刚发布的全国今年上半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湘江流域157个省控考评断面上半年水质总体为优。

水清了,文化旅游更美了。如今游客来到洞庭湖区,都会沉醉于洞庭碧波万顷的美景,幸运的人还能看到江豚跃出水面,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岳阳市旅游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黄立告诉记者,游客来到岳阳楼,不仅是看美丽的风景,更要感受其承载的忧乐精神。

湖湘文化传世界

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有一家依山傍水的书店叫“麓之风”。这家不太大的书店,店内阅读之人却不少,有着“长沙最美书店”的美誉,其楼上就是岳麓书社的所在地。作为全国知名的古籍出版社,《曾国藩全集》《陶澍全集》《沈从文别集》等众多知名书籍正是出自于此。

“都以为古籍出版不好卖,但我们的线装书卖得很好!”介绍起岳麓出版社的业务,社长易言者言语中透露着自豪。“这个柜子里是《湖湘文库》,相当于湖南的《四库全书》。这是我们的《中国历史图谱》,历经3代人60年完成,用图片来讲述中国历史,很受欢迎。还有这套四大名著不同于其他版本,不仅可以看,还能随时听,我们邀请名家大师来演读、讲解经典,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行……”

近年来,文化湘军崛起,出版为其中重要一环。作为湖南出版业的品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守正出新”的新路,在中国出版行业取得了响当当的名号。

在中南传媒,花几十年做一本书并不罕见。不怕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与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性格特色不无关系。

在公司董事长龚曙光看来,“出版行业不像高科技企业能一夜暴富,它的成绩是一代代人做出来的,不安心就做不好书”。如今,传统出版和现代传媒占了公司营收的90%以上,一套套精品力作不断面世,还有许多教材、书籍出口到南苏丹等国家,被商务部誉为“文化援外新模式”。

站在岳麓出版社的顶层露台,湘江风光尽收眼底,背后则是山林掩映下的岳麓书院。正是浸润在这样的环境和文化底蕴之中,湖湘文化的历史得以赓续,新时代的文化长江之歌也唱得响亮。(叶子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14日   第 11 版)


责编:赵宽、刘强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