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大理洱源7月29日电(记者 程婷)“以前村民都靠上山砍木材、卖木材为生,上千亩的原始森林都被砍光了。”谈起这些年的变化,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崇仁村党总支书记尹相明告诉记者,如今村民不仅生活条件好了,收入提高了,生态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66岁的尹相明感慨,那时候家家户户用得最多的工具就是斧头,老老小小都在山上砍,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光,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这种情况直到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出来后才停止。后来,有人开始在荒山上种核桃树。
尹相明(右)在向记者介绍崇仁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而在政府部门的鼓励引导下,崇仁村村民的斧头用得越来越少,核桃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如今整个村庄的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七八千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了核桃。
“经过十多年的生长,如今核桃树都挂果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村民们就开始卖核桃了,一斤能卖六七块钱。到了农历十一,还没有卖完的核桃会被剥成核桃仁卖,一斤能卖10元到12元一斤。”尹相明说,“种得多的农户,一年卖核桃能收入七八万元。”
尹相明介绍,崇仁行政村下辖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947户、3402人,其中劳动力2503人。2014年以来,崇仁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68户625人,到目前,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24人未脱贫。几年间崇仁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大进展,贫困发生率降至了0.71%。
崇仁村长势喜人的核桃树已挂果。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如今,崇仁村周围的山又绿起来了,种核桃带来的收益成为崇仁村民经济收入中重要的一部分。靠山吃山,漫山的核桃树不仅让村民们的钱包也鼓起来了,也让他们生活在满眼苍翠的绿色生态之中。
7月25日,“脱贫攻坚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云南站在泸水启动。在随后几天的采访活动中,记者发现云南多地将扶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美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在保护绿水青山中精准扶贫的生态扶贫新模式。
“洱源县炼铁乡纸厂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支系诺苏聚居村之一,海拔2900多米,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力低下,属于高寒特困山区。群众随意毁林开荒,山区森林资源严重被破坏,群众生活广种薄收。”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采访时,洱源县县委副书记、扶贫总队长龚飞向记者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起来后,纸厂村引进一家食品公司,在纸厂村种植山嵛菜(芥末),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下,企业给予保底价收购,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统一加强管理,既保证了品质,也畅通了销路,山嵛菜收益成为了纸厂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龚飞说,目前,纸厂村山嵛菜种植面积已达1240亩,远销日、韩等国家,亩均收入达5000多元,带动合作社近400名社员收益。“贫困群众自从加入合作社种植了山嵛菜,家庭的收入及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洱源水质大为改善的茈碧湖,碧波荡漾,荷叶田田。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如今的纸厂村山绿了、水清了,真正实现了由过去靠毁林开荒填饱肚子的局面,向绿色生产致富的转变。”龚飞表示,纸厂村经济总量已从2013年581万元发展到2017年1250万元,同时人均纯收入从3100元发展到5704元,贫困发生率则从30.83%降至2.38%。
同在洱源县,天马山脉中部高寒山区,海拔2500-3050米,土地贫瘠缺水,传统产业以马铃薯、大白芸豆粗放种植为主,可谓“砍倒一坡收获一锅”,人力投入大、产出效率低、生态破坏重。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洱源县起胜村依托沪滇互助项目实施,探索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发展‘林下经济’套种马铃薯,当年产值达24万余元,144户农户受益;实施退耕还林绿化项目,种植华山松1768.8亩,套种前胡等中药材210亩,产值达120余万元,带动80余户脱贫致富。”
今日的洱源近处水清花盛、远处青山如黛。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在这个过程中,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观念也从‘砍山’转变到了‘护山’。”龚飞介绍,与此同时,为推进生态补偿脱贫,洱源县探索出了‘以湿养湿’的模式,引导群众种海菜增收;并且优先聘请贫困户担任环保员、保洁员、管水员、护林员,不仅促进了贫困户增收,也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如今,“林上果子”、“林下菌子”、“林间药草”的立体生态经济格局已经在洱源形成,严禁乱砍伐、毁林开荒、伐木烧炭等村规民约和巡山制度也建立了起来。龚飞说,洱源实现了以往“砍树、烧山、卖柴”到现在“护林、采果、补贴、变钱”的大转变,“林子”变“票子”,“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洱源人民脱贫致富可期。
责编:童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