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入深水区面临两道考题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待解

2018-03-22 21:57:29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谈及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两道“考题”的比喻深入人心。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谈道,现在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有两道考题:一道考题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另一道考题是解决好教育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每一个孩子享有优质而又公平的教育。

两道考题:一道致力于未来,关乎目标方向;一道立足当下,关乎攻坚克难。两道考题与每个孩子有关,也与教育领域的每一位工作者息息相关。

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受到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会场内外普遍关切的话题。两会上的“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以及记者会和小组讨论,也传递出了很多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好声音、好观点、好讯息,为两会后教育事业注入信心。

牵住“顽疾”“痼疾”的“牛鼻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难点问题和一些“顽疾”“痼疾”也如影随形,成为教育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突出表现。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直面问题,代表与委员们建言献策。

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陈宝生部长聚焦的首个问题,就是课后“三点半”难题和与之相关的校外机构补课乱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三点半”难题在过去一段时间,成为困扰很多家庭的现实难题,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在内的多地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力求切实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但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打开思路,跨部门解决政策掣肘,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为此,陈宝生指出,延长老师工作时间涉及的成本如何分担,涉及的相应劳动法律法规如何协调,都是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同样被牵住“牛鼻子”的还有“老大难”问题: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今年两会,“减负”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和委员们也都普遍达成这样的共识:尽管近些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刀切”的量化规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校际间的现实差距;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突出,各类“辅导班”“培优班”让家长“爱恨交加”,教师、家长特别是学生的“减负”获得感还不强等。

究其原因,代表和委员们普遍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辅导班”成了一些家长的无奈选择。其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越来越多的目标被加给学校和学生,越来越多的内容要“进校园”“进课堂”。此外,目前,为满足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师在大纲规定的学科课程外,还要开发各种实践课程、综合课程,课程体系膨胀过快、种类过多,加之学科之间、学段之间、教师之间缺少衔接整合,动手实践、创意制作、考察调研、亲子合作等新的作业形式与日俱增,叠加起来就成了较重的负担。

如何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建议:首先要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同时要规范课程设置、深化评价改革,有针对性地做好“减负”“四则运算”。“加法”,是把孩子的睡眠和运动时间加上去,把亲近自然和兴趣爱好加上去;“减法”,是严控课内外作业的数量、种类、形式、难度,把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乘法”,是把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成倍拓展;“除法”,是将违规的校外补课、办班,以及各种违反学生成长规律的比赛坚决去除。此外,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主阵地的内涵式“减负”。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宣传“基础教育为人生发展奠基”的价值取向,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三方互为补充、良性互助,在“减负”问题上形成合力。

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如何补上基础研究“短板”的问题。科技强才能国家强、只有基础强才能科技强,高等教育如何补上基础研究“短板”,吸引更多人才“板凳坐得十年冷”,沉潜下来投身基础研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认为,基础研究不仅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也有可能成为短板,因为基础研究有三个特点:人才培养的周期长,不能拔苗助长;从基础研究到经济社会应用的链条长,很难用短期的绩效来评估;基础研究的探索性、可预见性差。因此,不能按照设定的计划来发展基础研究,要长期和稳定呵护基础研究的发展。

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仍需攻坚克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需锐意创新,攻坚克难。

全国两会期间,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成为相关部委和代表委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鲁勇就在“部长通道”上介绍,目前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过去几年中,每年都按照“一人一案”在推动解决,但现在按照实名制登记情况看,还有24万左右残疾儿童没有完全解决好义务教育问题,而这些孩子绝大部分都是重度残疾或者分布在贫困农村地区。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需多方发力,将这些孩子纳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帮助他们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还特别需要采取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特殊手段,而这就需要有更多人参与到残疾儿童的志愿教育中。

针对最攸关教育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陈宝生部长直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教师地位、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为此,他提出“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提出通过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改革教师编制配备制度及教师准入和离职制度,给老师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号召全社会提倡尊师重教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地位。

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还需要更多教师尊重教育规律,投入饱满的热情和爱心。“我们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孩子。”王欢谈道,在小学阶段,孩子就像一颗正在萌发的种子,小学老师就要精心地呵护好这颗种子,让这颗种子尽可能的饱满,充满生命的能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好老师一定会关注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把孩子当作孩子看。

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事业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其事关民生之本,关乎社会公平,同时也因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对其他各行业领域起到人才和智力支撑的作用。而如何更好地将教育事业发展成果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两会期间,也有很多精彩声音。

针对扶贫攻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谈道,无论从我国教育体系自身完善的需求,还是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来看,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短板,应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给予优先发展。还有不少委员建议,把“中职教育脱贫”作为教育脱贫的重要工程,通过职业学校给学位、企业给岗位、财政综合保障“三管齐下”,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劳动力和未完成学业但有就业潜力的青壮年,送进中职学校学习。同时实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职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将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部分,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办学有特色、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就业和创业融合前景较好的中职院校,应纳入重点支持对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保障办学质量。

此外,就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人力支撑作用,代表和委员们也都给出各自的思考。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任务又等不得、慢不得,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用智慧和行动回答好新时代教育事业面临的‘考题’,给出让人民满意的答案。”许多代表和委员表示。

责编:夏丽娟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