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非遗事业,让古老技艺活起来

2018-03-19 16:48:22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字号:

做好非遗事业,让古老技艺活起来——渤海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代表的心声

“我们比大熊猫还珍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说。

她口中的“我们”指的就是像她一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孙艳玲看来,这些传承人不仅数量少,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就是我们的“文化国宝”,一定要大力保护和支持,做好非遗事业,让古老的技艺焕发生机。

据她介绍,渤海靺鞨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跟其他刺绣的针法、丝线都有不同。“从视觉效果上看,南方刺绣小家碧玉,像是中国画,渤海靺鞨绣看上去更像是油画。”

从小学习刺绣的孙艳玲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她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仅仅带着几个徒弟的“小绣娘”,她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孙艳玲成立了刺绣企业,与当地1300多名绣娘进行生产合作,累计培训了两万多人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非遗事业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非常伟大。”她说。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这项古老的技艺,她在牡丹江开了一家民间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从一天接待几个游客到现在每天几百上千人来这里参观。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成了宣传渤海靺鞨绣、传播当地历史文化的“大讲堂”。同时,孙艳玲和同事们还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们很受鼓舞。”孙艳玲说,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了大量工作,对传承人进行“抢救式”保护等,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社会的关注了解还不够,还有一些地方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倾向,对非遗传承形成制约。

孙艳玲建议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行的检查力度,出台非遗项目具体管理细则,改变一些地方项目申报成功后就万事大吉的观念,切实让每一个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有的传承人没有经营经验,需要政府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把非遗项目的经营做起来。”她提出,对于一些不能像刺绣这种发展成实业的非遗项目,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等机会,让古老技艺有展演的空间,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记者高敬、王建)

责编:王亚男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