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王滨梅。 侯宇 摄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汪恩民 赵晔娇)如何保持经典文艺作品旺盛的生命力,留住年轻观众,成为传统文艺作品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人代会上,多位人大代表为如何打破经典文艺作品与现代观众的隔阂建言献策。
经典的艺术魅力是长存的。近年来,《红高粱》和《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的改编不断掀起过荧屏热潮。但不可否认,对于许多经典作品而言,很难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已经成为现实问题。
在一个娱乐高歌猛进的时代,如何才能让年轻人主动欣赏经典剧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王滨梅指出,最重要的是培养年轻观众。她以越剧为例,揭示了当前年轻观众缺失的原因。“我们通过近几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和校园讲座等方式,发现学生们其实非常热爱传统文化,大多也很愿意接触戏曲,但还是缺乏沟通的纽带,缺少接触的机会。”
她表示,对于不熟悉戏曲的年轻观众,剧作家及表演者在选择演出内容上,一方面要做到通俗易懂,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展示戏曲的魅力。
让年轻人看得入神,听得入耳,是王滨梅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从把观众带入浓郁的江南水乡古镇的《九斤姑娘》,到融入诸多科技元素让观众置身于4D场景的《我的娘姨我的娘》,王滨梅力求在表演和形式上创新,贴近年轻观众的兴趣点。
诚然,长期以来,戏曲理论界在讨论其出路之时,如何摆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创新贴合年轻观众,还要照顾到老年观众。”她说,时代在进步,传承仍在继续。文艺工作者要在尊重本体,保留原作精髓的前提下,融入当代审美和时代意识,让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更好地理解戏曲作品。
此外,她提出,推动演职人员年轻化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舞台艺术是一个年轻的艺术,我们要让了解年轻人的新生代演员吸引他们同龄的观众。”
于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编剧蒋胜男表示,从世界范围内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世界级经典之作,之所以历经百年甚至几百年而不衰,不在于“与时俱进”的改动,而在于“原汁原味”的情感共鸣。
“每个时代都有观众读者对一个文艺作品做出不同的审美评判,所以隔阂无时不在。但是我们对事物、情感的看法是共通的,都有面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拷问。”她建议,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要去标签化、片面化、神圣化,让艺术真正回归于艺术。
责编:朱剑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