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共治共享新时代

2018-03-18 17:53:12来源:央广网
字号:

央广网北京3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933年元旦,当时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以“梦想”为题推出了新年特辑,142位当时各界知名人士描述了自己“梦想中的未来中国”。作家巴金写道:“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都受教育,每个智慧都得着光明。”诗人柳亚子梦想着未来能有一个“打破一切民族和阶级区别”的社会主义的国家。

梦想因时代而不同。85年前文人们的希望、热忱和关切在随后的峥嵘岁月中成为现实。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时代的锦绣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服务人民。

习近平: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简洁而凝练的“共建、共治、共享”三个词,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全国人民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是对全体人民利益的敬畏。人大代表张爱军表示,民生工程任务艰巨,但必须全力推进。

张爱军:围绕着老百姓就业、教育、卫生、公共社会治理等方面,这也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事情,所以民生工程一定是我们政府要全力推进的方面。

人大代表方中华是全国小康示范村——浙江台州方林村的党委书记,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本方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权证,这样的证在方林村人手一本,每个村民都是股东,每个村民都享受改革的红利。

方中华:村里这是拿出3.3亿的股本,就是1100股,一人30万,现在我们股权分红大概一万多块一个人每年,家里五个人就五万多块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这一论断,格外醒目。政协委员沈开举认为,发挥共治共享作用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者有归属感、成就感。

沈开举:老百姓通过自治确实感受到自治带来的好处、甜头,在这个自治组织里面,他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能把自治流于形式。凡是自治真正发挥作用的,一般都办的很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大代表上官吉庆认为,首先要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

上官吉庆:不断做大“经济蛋糕”,让群众有更加充分的就业、稳定增长的收入,让政府有更多财力办好民生实事。

五年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这或许无法用工具度量,但却可以用人心映照。人大代表曾范涛说,把获得感当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会得到百姓的称赞。

曾范涛:我们所有产业、城市建设的发展成果都是为了老百姓有更高的幸福指数,把这些事情都办好的时候,老百姓对我们点赞的时候会更多。

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更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五年,人民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国家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在一个共治共享的新时代,投身改革实践、分享改革成果,中国人民追逐的梦想必将一一实现。

责编:侯兴川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