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称“民生三感”,它是人民群众在得到物质生活满足后,要实现的一种精神生活状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草长莺飞二月天,两会暖风迎面来。随着两会的召开,“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减轻小微企业、工薪阶层税赋,推进减税降赋和税收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取消流量漫游费”等等“民生大礼包”相继送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提升“民生三感”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
以改革为使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大重点。“基础性关键领域”,涉及国企国资、垄断行业、产权保护、财税金融、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推进改革的魄力和勇气。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去啃“最硬的骨头”,将改革推深做实,让人民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让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以保护为使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的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外国版的知乎Quora上,有人问过一个问题,“中国式”的安全是什么?有个答案在短时间得到了上万关注,答案写到,“中国式”的安全就是半夜可以安心上街玩耍。不曾想,如此日常的生活竟然成为外国友人们羡慕和关注的对象。“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的社会格局,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监察、公安、消防、检察院、法院、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在保障人民安全、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坚持“打虎拍蝇”、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惩治污染环境保护绿水青山等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为的就是让人民更有安全感。
以服务为使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续。涵盖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多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为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和“基本”。当前,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存在着学龄前儿童 “入园难”、城市老年人养老“一床难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衔接不够、居民参与度不高等“短板”。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两会精神,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项目清单、落实公共专项投入、加大公共服务业人才培养、有条件地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等措施,全面发力、重点突破,在“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范围、提高供给标准,补齐“短板”,加快与人民需求相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的幸福感更可持续。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有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党员干部应当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奋斗在一起,方能在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同时,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小草
责编:王亚男、夏丽娟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