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社会看到战旗上的铁血荣光
——军队代表委员热议增强军人荣誉感
3月14日,军队人大代表热议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张小燕代表就提高军人职业荣誉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发表见解。 记者 周朝荣摄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作为贡献的象征和功绩的标志,荣誉一直被军人赞美和向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如今承平日久加之社会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对军人的认同感有所下降的现实背景下,“尊崇”二字的提出,适时且可贵。这次全国两会上,“尊崇”也成为许多军队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培植:夯实赢得全社会尊崇的根基
“谁都不愿死,谁都希望活,然而荣誉却有时推翻了这个规律,荣誉使人勇于和死(神)接近。”牺牲时年仅28岁的志愿军116师参谋长薛剑强,在他的战地日记中留下这样一句话。是什么支撑他用生命去换取这份军人的荣誉?是军人神圣的使命感,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责任与担当。
“荣誉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要自己去赢得的。”谈及维护军人荣誉,很多代表都首先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立起“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才能让人尊之有基、崇之有据。
“战争年代抵抗侵略、抛洒热血,和平年代保家卫国、默默奉献,军人一直是用自己的牺牲奉献来获得百姓的认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转型期,再加上身处和平的人们远离了战火的警示,导致当前一些人在优待军人、崇尚军人上产生了偏见。除了客观原因,我们有没有反躬自省:是不是‘和平积习’渐渐消磨了一些军人的血性?是不是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到军事训练上来?”韦昌进委员的反问一针见血。
来自空军的余海龙代表表示,军人的荣誉感既是国家、社会对军人所做贡献的肯定,也是军人对自身人生价值的确认。没有对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正确认知,没有老一辈军人那种刺刀见红、敢于亮剑的血性勇气,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人民的尊崇,去维护自己的荣誉?因此,对每名军人而言,荣誉,也是看得见的责任;尊崇,也是感受得到的鞭策。必须要以思想灵魂的纯洁、备战打仗的实力、英勇无畏的胆魄和情趣高尚的品行,夯实赢得荣誉的自我根基。
推进:荣誉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
拿破仑曾说过:“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勋章所代表的荣誉历来是激发军人责任感、使命感和振奋军心士气的重要途径。荣誉虽然是军人内心追求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尊重,但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以勋章或军功章等令人羡慕的形式进行“外化”展示,让其他人心向往之。
作为第一位站上“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领奖台上的藏族军官,西藏军区某旅旅长江勇西绕委员就谈到自己参加国际军事比武时的经历,他发现不少国家军人的军服上都会佩戴各种勋章,所获荣誉一目了然,让人肃然起敬。对此,江勇西绕委员表示,健全完善军队奖励法规,在增加军事奖章、勋章、纪念章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证章授予和佩戴制度,提升官兵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随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出台,应加快构建完善军人荣誉法规体系建设。”张辉委员说,目前关于军人荣誉的法规制度大多散落在不同法规之中,尚未形成权威规范、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分类不清、效力不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还显著存在。
多个代表委员表示,应当将我军的荣誉法规纳入国家奖励法规之中,彰显军人荣誉的崇高和严肃,扩大军人荣誉制度的影响力;制定荣誉监察和处罚法规,对各种诋毁英雄、混淆是非等有损军队荣誉和英模形象的人和事严肃问责追究,全面维护军人荣誉的权威性;规范军人晋职、立功受奖、转业、喜报送达和烈士祭奠、光荣军(烈)属挂匾等程序和仪式。
维护:涵养崇军尚武的社会氛围
3月13日,关于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新闻甫一发出,就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以及广大军属等纷纷转发点赞。军队代表们也纷纷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广大退役军人的关心厚爱,是落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实际举措。
“社会认同度越高,越能增添军事职业吸引力,越能激发军人荣誉感。”纪晓飞委员认为,军人出没于苦寒之地,决胜于战火之中,其职业属性承载着社会一般行业无法比拟的艰苦和风险。但不可否认,相较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崇军尚武的社会自觉,长期和平环境造成社会对军人的价值认同有所弱化,公民的国防意识有些消磨淡化。
“要从思想教育、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层面同时发力。”苏保成代表表示,要创新手段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同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官兵成长成才、安心尽职的职业发展机制,推动军人和军属身份地位、权益保障、优待抚恤立法,深化医疗、住房、工资、保险等制度调整改革,完善体现军事职业特点的待遇保障体系。
对此深表赞同的江勇西绕委员表示,国家和军队立法机构应制定更为具体、便于操作的条款,对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军人广泛关注的问题出台刚性法规,加大执行问责和监督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法规扎实落地、发挥效用,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官兵心无旁骛地走上训练场。
“瑞士军事家若米尼说过,假如在一个国家里面,那些牺牲生命、健康、幸福去保卫国家的勇士们,其社会地位反而不如大腹便便的商贾,那么这个国家的亡国就一点不冤枉。所以,对军人的尊崇,有时代性,但永远不能过时。”西西玛委员的话语,引人深思。
(记者 柴华)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冯毅——
提高军人荣誉社会认可度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让军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提起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的讲话,湖南省军区政委冯毅代表依然心潮澎湃。他认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需进一步提高军人荣誉的社会认可度,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
冯毅认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既需要法规制度作保障,又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他建议,第一,完善军人荣誉法规。出台相应法律,统一、规范、引领推动军人荣誉体系建设,提高军人荣誉制度的立法层次、社会认可度和规范性。第二,应全方位展现军人荣誉。规范各类涉及国防和军事仪式庆典和纪念活动。在国家设立“八一勋章”的基础上,可根据官兵参加作战行动和军地重大活动的实绩贡献,给予不同级别的勋章。第三,可探索建立国家公墓制度,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进行怀念,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同时,冯毅认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必须要解决官兵普遍关注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因此,他建议,坚持“入伍光荣”与“退伍优惠”、“军人优待”与“军属优待”并重。他建议全方位拓展军人优先项目,加大军属优待力度。比如,在子女入学问题上,建议推行现役军人子女在驻地所属地级市优先选择优质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就读等优待措施。
(记者 周仁)
相关链接
荣誉,军人最珍视的获得
两会期间,多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委员就构建军人荣誉体系提出意见建议,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立法、完善有关制度等措施,让军人真正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无不把军人荣誉作为建军治军、统兵率将的重要内容。朱德元帅曾经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认为,荣誉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真正生命力”。军人重视荣誉,不是贪图虚名,而是源于对自身职业的价值认同。
徐向前在谈论战斗精神时说:“战斗中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军人视荣誉高于一切,军人在荣誉的感召下,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打败一切敌人。抗美援朝时志愿军116师参谋长薛剑强烈士,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谁都不愿意死,谁都希望活,然而荣誉却有时推翻了这个规律,荣誉使人勇于和死(神)接近。”正是国家和社会赋予军人的神圣荣誉,让军人始终充满斗志,始终勇往直前。
近几年来,网络上时不时冒出一些违逆社会潮流的不和谐声音,抹黑英烈、亵渎英雄、歪曲历史等挑战人类良知的言论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全国政协委员、“八一勋章”获得者韦昌进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全身22处负伤没有流泪,当他在网络上看到邱少云、雷锋、狼牙山五壮士遭到污蔑时却流泪了。军人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却反遭后人肆意伤害,这不仅让长眠地下的烈士蒙羞,也让正在服役的人民子弟兵寒心。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让军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3月12日,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饱含深情的讲话,犹如鼙鼓之声,骤然荡开三军将士心畔的暖流泉涌,引起强烈反响。瞻顾当下,国家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各地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各类交通运输枢纽全面落实军人依法优先,启动退役军人安置“清零行动”,多地统一发放悬挂光荣军属牌匾,把军嫂、军娃纳入一些地方优待范围……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所有现役和退役军人获得了幸福感、荣誉感,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作为现役军人,在履行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中赢得尊崇资格;作为退役军人,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建功立业,用业绩擦亮军人徽章;作为军属,克服家庭困难,在支持爱人、子女卫国戍边中展现大局风范。赋予军人应有的荣誉,这必将让军人职业倍加绚丽多姿,也必将会让广大官兵在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征程中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信心满满。
(张凤坡)
刊于今日《中国国防报》02版
责编:王亚男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