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你听过“佛系青年”吗?别误会,这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指的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佛系青年”的常用语是“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有人说“佛系”太丧,毫无斗志;也有人说“佛系”正好,云淡风轻。
近日,这个网络流行语,也传到了两会的会场上,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要轻易否定年轻人,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既有佛家道家的无欲无求,又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并行不悖,“你可以追求风花雪月的诗意生活,也可以以天下为己任”。
张颐武介绍,类似“佛系青年”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几年前,日本学者大前研一也提出了“低欲望社会”的类似说法。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最近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他们的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
为什么会普遍产生这样的现象?张颐武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今世界进入一个“中产化”阶段,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衣食无忧,难免产生动力不足、现世安稳的心态。二是尽管日趋富裕,社会竞争却是日益激烈,给年轻人带来压力。维持体面生活并不难,向上却要付出代价,就最容易产生“佛系青年”了。
在张颐武看来,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种心态事出有因,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如果这种心态过度流行,所有年轻人奋斗拼搏的精气神都不足,社会如何发展?所以,如何让年轻人找回奋斗的青春,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对此,张颐武提出了3条建议:第一,要对青年有更多价值观的激励,让他们明白中国的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青年不可固步自封;第二,要让青年感受到奋斗是有成果的,努力是有回报的,让他们有更多投资创业的机会,在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有更多的获得感;第三,中华民族素有勤勉、奋斗的价值取向,可以把传统价值观与当代社会有机融合。
同样,“佛系”和奋斗之间也不矛盾。“对年轻人不要轻易否定,我觉得两种心态能统一会比较完美,让年轻人既能面对现实,又能对现实保持敏感和活力。”
张颐武描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用“佛系”调适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不会把某条窄路作为唯一的人生价值,而愿意拥抱更多元的选择;而且,多元选择也更需要青年为之奋斗,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对社会做出贡献。
责编:夏丽娟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