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移动支付或让中国金融业实现弯道超车

2018-03-07 16:48:34来源:海外网
字号:

郭田勇:移动支付或让中国金融业实现弯道超车

图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研讨会上发言。(谢明 摄)

海外网北京3月7日电 作为被外国青年评选出的“新四大发明”,又是当下中国人的典型生活方式——这两天因为两会,“移动支付”正成国民热词。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过去五年,中国科技进步率明显提高,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3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网在人民日报社举办了“移动支付领跑中国新经济”主题沙龙,业界专家济济一堂,在两会场外共同探讨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新经济,到底对传统金融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以及未来如何创新升级、继续全球领跑。

“我们自己认可我们的第三方支付,在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最高的水平,没有‘之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会上指出:也正是移动支付的出现,提升了整个中国金融业的服务能力,甚至推动了整个中国金融业有望站上世界巅峰,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金融的内需 还是降低成本

金融属于第三产业,其发展规律就是要朝交易成本最低的方向走。不断进行金融创新,能给金融服务的成本“瘦身”。郭田勇表示,移动支付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是保障民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精准扶贫款要发放,却贷不出去,为什么?”郭田勇举了一个今年春节前他去传统银行调研时发现的例子:对于以物理网点为单位的传统银行而言,发放扶贫贷款其实是件难事。一来需求额度非常小、很分散,二是控制风险很难,成本上不允许信贷员为了每一笔小额贷款专门去偏远地区上门跑一趟,去挨家挨户看看申请人的信用好不好,否则连油费都不够。

而现在通过移动支付,无论你是“万元户”还是“百万元户”,每一个能用得起智能手机的人,都能享受同样的支付便利。传统银行热衷的服务“二八原则“(重点服务占比在20%的大客户),如今可以被扭转为”八二原则“(重点服务占比在80%的小微商户和个人)。根据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17年支付宝全民账单显示:全国近800个贫困县的支付宝用户,过去一年人均消费金额增长了23%,其中移动支付比例为90%,超过全国82%的平均水平; 贫困县近20万用户获得过网商银行的经营性贷款服务,总金额超过65亿元,平均每人借款金额3万余元,呈现“小额高频”特点。

同样新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键词——“三大攻坚战”,就特别强调要把精准扶贫继续往下推。郭田勇指出,其实贫困地区最需要移动支付,后者能给贫困地区人民提供一个更好地来接受各方信息、来接受新金融服务的普惠平台。

普惠金融模式 值得全球复制

“新四大发明”一词的源起,最早源于去年在京20国家青年调查: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们奉为可与“四大发明”媲美的“新四大发明”。而更早在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让杭州这个“世界移动支付之城”受到世界关注,就向全世界展示了“出门不用带钱包”的现代移动生活。与美国等传统金融发达国家相比,如今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全线渗透,基本覆盖到国人的衣食住行,在北京、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甚至不用带钱包就可以出门。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移动支付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约100万亿元,未来预计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全球知名调研公司益普索(Ipsos)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高达77%,遥遥领先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国民应用支付宝为例,目前已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方便出境游的中国客扫一扫;同时,还通过“技术出海+当地合作伙伴”的模式“造船出海”,在印度、泰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复制出了给当地人用的当地版“支付宝”。

移动支付成为一张“中国新名片”,如何让它继续发扬光大?郭田勇建议:一方面,监管层应真正构建起宏观审慎和行为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方向,要分清“李魁”和“李鬼”,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块倒掉;另一方面,对于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移动支付竞争力的“走出去”,监管机构也应真正站在大局高度、站在国际高度,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政府间外交互动适度扶持。(耿佩)




责编:张阳、耿佩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