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中国这项技术提升一倍 现在为2.87亿人发声

2018-03-07 16:42:19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十年前,他大学毕业,回乡工作,成为一线工人。

十年后,他攻坚克难,参与研发领先技术,当选人大代表。

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最了解基层一线;他说他是万千务工者的一员,所以最懂得他们的心声。从一线工人到技术能手,他关注新材料的研发,为照明行业提供材料保障。从“高明工匠”到人大代表,他心系农民工的生计,肩负使命履职为农民工发声。

他是苏荣欢,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材料车间主任、研发工程师。

苏荣欢以80后外来农民工的身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呼吁社会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解决他们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诉求,让他们更好地为本地发展而努力。

苏荣欢接受媒体群访。本人供图

提务工者技术,传基层声音

苏荣欢个头不高,身形瘦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斯文也谦逊。对于人大代表这个新身份,他需要很快适应,在这条任重道远的“履职路”上,为中国2.87亿农民工发声。

“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锄地耕田,学业上也一直有赖社会资助。在工作上,我从一线工人到成为一名主任工程师,期间也经历了农民工的酸甜苦辣。”苏荣欢说,这些过往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也更加懂得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的困难与艰辛。

大年初三,当人们还沉浸在走亲访友的节日氛围中,苏荣欢已从老家肇庆回到高明,整理查阅资料,为履职做好准备。

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苏荣欢联系当地人社局、流管办等相关部门,收集了大量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资料和数据。并走访当地多家大型企业,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个人权益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一气呵成,苏荣欢将“冒着热气”的基层建议带到两会。

“在工作岗位上,我也发现不少学历仅有初、高中的工人,他们工作拼搏努力,但由于掌握的技能有限,成长空间受限。”结合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遇到的技能培训方面问题,苏荣欢提出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技能素质与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建议,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尤其应从技能培训、宣传和出台政策法规上,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大力度的支持。

苏荣欢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立足,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保障,从源头上根本解决农民工基础保障问题就是要很好地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时代在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号召。当前国家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这里不仅是国家的需求,更是人民的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更需要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可。”为此,苏荣欢建议,再提劳模精神,再提工匠精神。宣扬不怕苦、不怕累,将精益求精、敢于奉献的精神融入新时代,让外来务工者更好地为本地发展而努力。

同时,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接轨,使农民工精准对接岗位,三位一体解决精准培训的难题。当技术与思维都融入自身,苏荣欢说,“我们新生代农民工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就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达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日常工作中,苏荣欢和团队一起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本人供图

创新材料首例,克工作难关

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首次当选人大代表的苏荣欢略显紧张。他用心对待记者提出的每个问题,媒体记者轮番上阵,有些问题甚至会被重复提及。

这样的认真负责表现在他做每一件事情上。

2008年大学毕业后,苏荣欢看中广东高明的发展前景,来到位于明城镇的柯维光电公司就业。初入职时,公司要求他尽快攻克高浓度含汞有机废水处理的技术难关。“要知道高浓度含汞废水处理当时在国内仍是一片空白,公司研究了两年时间也未能破解难题。”苏荣欢说。

接到任务后,苏荣欢与团队一起泡在实验室,通过开展大量实验,短短一个多月就攻克了难关。

在技术研发成功后,他又建立了国内首个废水废气处理系统,这也是照明行业高含汞有机废水成功处理的首例。苏荣欢回忆,这项技术研发时是夏天,每天都要闻着一股刺激的废水味,这恐怕是很多刚踏进社会的毕业生无法想象的经历。

入职10年来,苏荣欢专注于节能灯用固汞、电子粉、消气剂、荧光灯用分散剂、紫外线灯保护膜、水性LED光扩散涂料等新材料研发。此外,苏荣欢还采用DOE实验设计,完成电子粉球型化、共晶化的技术研究,开发出开关达30000次长寿命电子粉(当时市场上电子粉技术仅6000次~15000次)。开发出的新型电子粉——水性长寿命电子粉,同样属于国内首创。

在公司人手紧缺情况下,苏荣欢曾肩负起全公司化学指标检测任务,其中,水性LED光扩散涂料产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尤为显著。苏荣欢带领团队为LED照明行业提供了有效材料保障,对国内LED照明产业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由于各项成绩显著,2016年,苏荣欢被评为首届“高明工匠”。

“从小到大,在我的信念里,就是一个‘奋’字!”苏荣欢说,“我认为奋斗的本身就是幸福的感受,我努力就会感觉到幸福的存在。”努力奋斗,奋斗一生,这是他从小就树立起来的信念。这个观点陪伴着苏荣欢工作生活,渗透在他行为处事的方方面面。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是苏荣欢的真实写照。(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实习记者 王心怡)

责编:王亚男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