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花茂村(新春走基层)

2018-02-15 14:51:02来源:海外网
字号:

457990023539704151_副本.jpg

图为花茂村的运动会。

海外网2月15日电 (叶晓楠 吕安琪)2月12日,农历腊月廿七。天空微微飘着雨丝,山间雾气缭绕。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东北部的花茂村,静静卧在坝子里,宛如一幅水墨画。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花茂村考察。2017年12月,花茂村获得了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荣誉。农历春节临近,花茂村有哪些新气象呢?请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

人均年收入超过16000元

篮球场四角,大红色的热气球高高升起;主席台前,“2018年迎新春文艺演出暨篮球运动会”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场边的伞棚里站满了人,文艺队的阿姨们手持锣钹,随时准备着为下一个进球喝彩。

2月12日,一场篮球赛正在花茂村小学的操场上举行。寒冷的天气,抵挡不住村民“观战”热情。村民黄义棋告诉笔者,这次篮球赛从8日就开始了,为期5天,当天是最后一场比赛。

“日子过得好,活动才能搞起来。”黄义棋一边用手机拍视频,一边兴奋地向笔者说,“听说,冠军的奖金有4000元呢!”

4000元放在过去,可不是小数。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过6478元。“如今和5年前相比,翻了一倍还不止。”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自豪地说道,刚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花茂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了16000元,低保户比例降到了2%。

不仅如此,全村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花茂村第一书记潘克刚告诉笔者,以“小康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花茂村全面改善了村里路、水、电、讯、房、寨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水电、互联网已经实现了全村覆盖;村里还集中对870多户旧房进行了改造;通组、通户路也全部修通,硬化水泥路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

如今,村民黄义棋在篮球场边就能向朋友“转播”比赛情况了,“网速快得很,还不花钱。”他高兴地说。

文化活动越搞越丰富

在花茂村,木栈道与花圃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在青山绿水中,花茂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文化活动也越搞越丰富。

晚上6点15分,吃过晚饭、收拾了碗筷的吴桂琼早早来到村广场,跳广场舞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吴桂琼今年38岁,在村里开了家缝纫店。她身量苗条,富有活力。她告诉笔者,原先村里只有两三个人跳舞,在她的带动下,队伍已经扩大到了20多人,只要不下雨,大家每天都来跳。

在刚刚结束的迎新春文艺演出中,吴桂琼的文艺队为村民奉献了“张灯结彩”“欢聚一堂”两支舞蹈,赢得了满场喝彩。“其实,我们都很业余的。”吴桂琼抿着嘴笑道。没有老师指导、没有舞蹈基本功,她们就从网上找来视频,一点点模仿、练习、改编。

“村民看了高兴,我们心里也美得很。”张阿姨是队里年龄最大的舞者,今年已经70多岁了。她告诉笔者,文艺队的发展离不开村里的支持。村里特意向文化站打报告,为她们申请到了音响等设备,还专门辟出一间空屋子,给她们存放演出装备。

“现在日子好了,村里活动也越来越多了。”张阿姨掰着指头给笔者算,刚结束的迎新春文艺演出和篮球运动会、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好婆婆好儿媳评比活动、顺然农场每周一次的篝火晚会……“大家热热闹闹,气氛好,感情更好。”张阿姨笑得乐开了花。

村干部带头更有干劲儿

2月13日晚上8点30分,彭龙芬刚回到家,准备吃晚饭。这天,她7点不到就出门了,一整天只吃了一碗粉。

彭龙芬今年47岁,说起话来干脆利落。作为在花茂村时间最长的村干部,彭龙芬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干了10年。当被问起最大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累。”

“大年初一放假,初四正式上班。”彭龙芬一边吃饭,一边告诉笔者,对于她们基层干部来说,少放假、不放假是“家常便饭”。“平时几乎没有周末,都习惯了。”

前不久,村里有位王姓小伙子的孩子得了重病,镇上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转到播州区治疗。因为家庭条件很差,妻子又是残疾人,他担心承受不起医药费,一时手足无措。彭龙芬得知后,马上和区医院联系,安排孩子入院。因为是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对象,有不少医药费减免政策。彭龙芬担心小伙子不清楚,亲自带他跑前跑后办手续。所幸,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个多星期后就出院了。“要是没有彭大姐,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小伙子感激不尽。

工作十年,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她告诉笔者,明年,村里准备大力发展规模化绿色种植。她马上还要到村民中开动员会、安排丈量土地事宜。“全村人都特别有干劲,抓住机遇好好干,吃点苦算什么。”彭龙芬放下碗,灿烂地笑了。

责编:刘亚伟、总编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