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攻坚 保卫蓝天

冀豫鲁晋等地大气污染防治采访记

2018-02-05 10:38:34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气代煤”为蓝天“减负”,2017年7月10日,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乡西大坞四村村民刘晓梅试用刚刚安装好的天然气灶。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2017年7月25日,国家电网昌吉至古泉特高压陕西段开始架线。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东中部燃煤运输3000万吨,减排效果显著。 记者 龚仕建摄

2017年4月28日,河北省固安县,工作人员依法拆除一家“散乱污”企业的生产设备。  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数据来源:真气网、河北省环保厅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领导下,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的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响。

“大气十条”实施4年多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全面实现“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目标,向人民群众交出了合格答卷。头顶上一年一年多起来的蓝天,来之不易。

“大气十条”收官之际,本报记者近日深入治霾主战场,探访大气污染防治进展。在治污攻坚战的火热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污染防治攻坚,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非常明确,关键在于行动。让我们共同奋斗,收获更多的蓝天幸福感!

——编 者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十条”。一场艰苦卓绝、影响深远的蓝天保卫战,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全面打响。

4年多来,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大气十条”收官之际,本报记者赴河北沧州、河南安阳、山东德州、山西太原等地深入探访。这些城市是治霾攻坚主战场,去年被列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26”城市。

领导干部切实绷紧了环保这根弦

各地党委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安阳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如今要见他们的局长一面,很不容易。

安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戚绍斌,大部分时间都在环保局办公。他分管环保,市里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环保局。“我80%的精力在抓环保。”戚绍斌对记者说。

记者在安阳采访期间,正赶上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持续并加重,灰蒙蒙的雾霾笼罩大地。1月16日零时,安阳将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应急响应升级为红色。全市1394家涉气企业,只允许65家生产。当天晚上,市委书记李公乐坐镇指挥,市长王新伟和戚绍斌现场督查排污企业,直到凌晨4点多钟,这次重污染过程的高峰过去,他们才松了一口气。当晚,安阳市区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没有出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现象。

对治霾不力的后果,安阳有着切肤之痛。2014年11月,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约谈了安阳市政府主要领导。2015年6月,环保部发布通知,解除了对安阳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挂牌督办。安阳从此一微克一微克地“抠”PM2.5,环保成为领导干部们绷得最紧的一根弦。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省(区、市)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通过动真碰硬的中央环保督察等有力举措,层层传导压力。

记者在各地采访时了解到,如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各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党政领导重视、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起来了。”河南安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郭虎江说。

前几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频发,影响了公众对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的感受,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焦点和难点。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所谓“跨年霾”,甚至让一些人对“大气十条”实施效果产生怀疑。

联手向污染顽敌宣战。2017年8月,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京津冀、山东、山西、河南等6省(市)政府,发布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这份长达143页的行动方案,为“2+26”城市一一制定了详细“作战计划”。此外,还制定了强化督查、巡查、专项督察、量化问责、信息公开、宣传报道等6个配套方案,打出了“1+6”的强力“组合拳”。

压力迅速传导,攻坚行动战果明显。“组合拳很管用。例如,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级别提升一级,由环保部统一下调度令等等。”太原市环保局局长窦力奋对记者说,“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5日,太原重污染天气总共只出现7天,同比减少23天,下降77%,而且污染峰值显著降低。老百姓对空气质量改善,有强烈的获得感。”

责编:吴正丹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