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坊到九龙泉,从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到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从拓荒屯田艰苦岁月到自力更生大生产运动……
从荒芜人烟到“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作为农垦、军垦文化的发祥地,如今正在经历又一次巨变。
打小听着爷爷和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战天斗地”的故事长大,南泥湾留给周盛的第一印象却是从一碗香菇面开始的。这位“80后”乡镇干部,追寻着爷爷当年足迹,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南泥湾。
“我来到这里,刚好赶上见证并参与南泥湾的第二次巨变。”2018年1月18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副镇长周盛站在当年三五九旅开垦的稻田间说道。
南泥湾镇镇长黑学良告诉澎湃新闻,2017年开始,南泥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设中突出“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主题,走红色文化产业加红色培训产业,以及农垦、旅游、休闲产业模式。
不久后的南泥湾,将被打造成为一个集“中国红色体验式培训示范基地和黄土高原农垦生态旅游基地”等于一体的5A级景区。
三五九旅往事
85岁的张金龙能清晰记得,小时候给南泥湾拓荒的三五九旅战士送饭的日子。
张金龙家住南泥湾镇南泥湾村,背靠黄土梁开了四孔窑洞,其中有两孔就是当年三五九旅开的。张金龙患病卧床已十年,屋里屋外多由老伴侯秀珍打理。
聊起三五九旅浩浩荡荡开进南泥湾拓荒屯田、大生产时候的事,张金龙总能讲上几句。当年那些经历似乎还历历在目。
当年张金龙12岁,父亲刘宝宰任三五九旅九团九连连长。1941年阳春三月,大地刚解冻复苏,三五九旅的战士们高唱着“一把锄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开进荒无人烟的南泥湾。
幼年的张金龙跟着父亲一起到了南泥湾,做做饭、打打杂,给开荒屯田的战士们送送饭。短短一两年时间,三五九旅硬是把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1961年,侯秀珍嫁给张金龙后,公公刘宝宰时常给他们讲三五九旅的故事,久而久之,侯秀珍也熟稔于心。当了13年村委会主任、2年村党支部书记的侯秀珍渐渐成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拓荒屯田、大生产运动和南泥湾精神的宣讲员。
每逢清明节,侯秀珍要带着镇上400多名小学生前去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在那里,她一次次给孩子讲述三五九旅当年在南泥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事迹。
侯秀珍记得公公刘宝宰讲,三五九旅刚到南泥湾时,遍野沙柳荒山,“川地里荒的连人都进不去,没吃、没喝、没地方住”。战士们白天砍沙柳开荒种地,晚上开窑洞宿草棚,条件非常艰苦。
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搭草棚、挖窑洞;没有鞋穿,就自己动手编织草鞋;没有劳动工具,就到处找废铁自己造;粮食不够吃,用米糠、豆钱钱、野菜充饥,甚至到百里以外的延长等地去背粮。“小米加步枪,一边开荒一边还要打仗”。
虽然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但南泥湾不同于陕北其他地方,九龙泉的水终年不绝,涓涓流淌;丰富的水资源和平川地,造就了南泥湾似江南般的盛景,不仅能种旱地小米,还能水地稻香。
侯秀珍说,经过开荒,南泥湾“山有山地,旱有旱地,有种小米的地、有种玉米的地、有种水稻的地”,大生产运动的第一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
“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战士们干劲十足。”侯秀珍笑着说,她还记得公公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有位叫郝树才的战士,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的劳动英雄。后来大家都在说“牛拉犁犁一天地给累死了,郝树才还在那挖地”。
当年的南泥湾
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让原来的荒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南泥湾副镇长周盛的爷爷周福祥曾是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亲历了大生产运动。周盛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从小就对南泥湾充满感情。周盛说,记得小时候父亲第一次带他回到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南泥湾独有特色的一碗香喷喷的香菇面。
南泥湾香菇面制作方法就源起当年大生产运动,当时一位叫李冲的广东中山人随三五九旅到南泥湾屯垦时做出制作出来,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年南泥湾的丰饶。
侯秀珍告诉澎湃新闻,她家门前公路边的那片稻田就是当年三五九旅开垦的。听公公讲,1942年,三五九旅到南泥湾的第二年,就开始养牛、养羊、猪一些家畜。有了牛,耕地效率得到提高;有了羊,就用羊毛纺织衣物,还有了羊奶喝。
1942年7月,朱德在《游南泥湾》一诗中写道:“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初告成,战士粗温饱。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
1943年,贺敬之、马可创作的著名歌曲《南泥湾》,反映当时经过三五九旅大生产运动后的南泥湾“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盛景,将南泥湾称作“陕北好江南”,歌曲历经数十载,将南泥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传唱至今。
到了1944年底,三五九旅一万多人实现了每人养一只羊、两人一头猪、十人养一头牛。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纺织厂、被服厂、造纸厂和兵工厂等二十多家小型工厂在南泥湾陆续开办,还成立了专门的运输队和军人合作社。
侯秀珍说,最初时候,南泥湾到延安的公路还没有通,战士们往延安送余粮,35公里的路,都是战士们赶着驴驮着粮,再自己背着粮去延安。
据统计,在大生产运动中,1941年,开荒1.12万亩;1942年,开荒2.68万亩;1943年,开荒10万多亩;到1944年底,南泥湾开荒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
相关资料记载,到1944年,南泥湾收获的粮食达到37000石,实现了“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军队向政府缴纳公粮的奇迹。
“连架打、簸箕扬、牛踩场、心不慌。”这是1958年,侯秀珍随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延安投靠亲戚,到了南泥湾看到的景象。在她的记忆里,南泥湾的土地一直都是旱涝保收,从来没有“跌过年成”。
侯秀珍回忆,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无节制地开荒种地,让南泥湾的生态环境恶化。曾有十几年间,每逢雨季,山上的黄泥被雨水冲到稻田里,地里厚厚一层淤泥,要种稻子先还得把淤泥挖出来。
黑学良也提到,大生产运动结束后,南泥湾呈现出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风格。但是,当时大生产运动对植被破坏比较大,上个世纪50、60年代,南泥湾森林覆盖率只有35%。
如今的南泥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的南泥湾迎来了第二次巨变。
1月18日上午,澎湃新闻走进南泥湾,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原来残破的一排排校舍窑洞已更换新门窗,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中共中央干休所旧址红砖褐瓦,面貌一新。现有革命遗址和重要纪念地陆续在进行维护修缮,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新建大生产展览馆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沿南泥湾主路303省道延壶路(延川县至壶口瀑布),一侧是曾经三五九旅开垦的1500亩稻田,目前稻田除了本身经济价值外,还作为观光稻田展示给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亲身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
南泥湾处于西安—黄帝陵—南泥湾—壶口—乾坤湾—梁家河—延安—照金的旅游大环线上,距延安市区35公里,延安新机场约20公里;303省道延壶路穿境而过,包茂高速南泥湾出口下高速也仅10公里路程。
便利的交通,旅游环线的形成,给南泥湾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南泥湾的发展有三大优势。”黑学良介绍,一个优势是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第二个优势是生态资源优势,第三个优势就是南泥湾的品牌优势。
作为中国农垦、军垦事业的发祥地,南泥湾现存有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旧址、大生产展览馆、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旧居、马坊烈士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九龙泉饮水亭、三五九旅旅部旧址、点将台旧址、北京知青林、中国农垦纪念林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
气候和生态环境方面,南泥湾不同于其他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这里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南泥湾的生态得到恢复。现在南泥湾森林覆盖率可达87%,林草覆盖率可以达到93%。
2014年12月,南泥湾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陕西延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2017年6月,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小镇规划控制面积21平方公里,以南泥湾镇区为核心区,东北至金砭西,西北至高坊学校,桃宝峪西至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旧址,北至山体山脊线,南至三台庄水库及周边山体。
黑学良说,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南泥湾要突出“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这一主题,走红色文化产业、红色培训产业,和农垦、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模式。计划3到5年时间,“用我们南泥湾精神,通过艰苦创业,把南泥湾打造成为中国革命圣地,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中国红色体验式培训示范基地和黄土高原农垦生态旅游基地”。
“我们最终目的是要把南泥湾打造成国家级5A景区。”黑学良表示,要实现游客到南泥湾“过路游”变为“过夜游”,把南泥湾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的精品、休闲度假的胜地。
视频记者 朱伟辉 陈兴王 视频编辑 曾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