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心跳骤停 医生未等家属签字手术:我担责

2018-01-07 11:34:19来源:央广网
字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8年的这场初雪席卷了全国很多地方,带来一些不便和风险。两天前在南京,一位老人在雪地摔倒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在没有任何亲属在身边的情况下,他幸运地遇见了一位“愿意担责”、“敢于担责”的医生,为他展开了一台没有家属签字的手术,将老人从死神手里抢救了回来。

南京鼓楼医院的急诊重症监护室内,家住浦口珍珠泉附近的刘老先生躺在病床上还没有醒来。他的女儿刘艳艳却连连感叹父亲是幸运的:

“特别感激这边医生敬业。如果等我们来了,老爷子肯定没有啦,特别感谢鼓楼医院医生。”

1月4号,南京迎来了首场降雪,63岁的刘老先生扫完雪就觉得心脏不舒服,独自一人前往鼓楼医院看医生。下午两点多,刘老先生刚到鼓楼医院一号大门就突然就倒下不省人事。老人倒下后,不少好心的市民打伞并拨打了120。碰巧的是鼓楼医院内科主治医生王轶刚下夜班准备坐地铁,第一时间查看了老人的状况:

“摸着他的手的脉搏是摸不到的,摸他颈动脉的搏动也是消失的,判断他是心脏停跳,呼吸骤停。”

王轶告诉记者,老人倒下时是侧躺着的,他想让老人平躺进行心肺复苏,但发现老人口腔内都是呕吐物。另一位来自鼓楼医院的护士伸出了援手,清理老人口中的呕吐物后,并和王轶轮番上阵进行心脏按压。几轮心脏按压后,老人还是没有任何反应,王轶飞奔进医院拿推车准备将老人直接送进急诊室。老人处于深度昏迷,心率、血压、血氧测不出,排查心电图提示老人心肌梗死,心脏科医生建议立即进行急诊导管手术治疗。导管手术治疗,需要本人或家属签字才可以进行,老人深度昏迷怎么办?护士们在整理老人衣物的时候发现老人的一部手机,显示一个电话打了20多次,回拨过去是老人的老伴。急诊科主任王军通过老人的手机联系上了他的老伴儿:

“我跟家属打了电话,愿不愿意做急救手术,老太太说尽管救,后来我们在一分钱没有交的情况下,我就跟医院医务处备了个案,不等家属来,直接给他做手术。我们觉得这个人是可救的,家属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等她来了以后才做手术,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愈后,我们救他的目的不是心脏的康复,还有脑神经的康复。”

3点多,刘老先生被送到心脏介入手术室,手术中发现患者右冠脉主干近段完全闭塞,随即放入支架恢复血流。下午四点多,老人手术接近尾声的时候,老伴及女儿才赶到医院。王军告诉记者,在救人和担责面前,他永远会选择救人,但前提是家属的信任:

“这个是违背医疗常规的,正常的一定要家属签字或者本人签字,所有的签字都是术后补的。当时的签字是我签的,如果我不签这个字,不让他做这个手术,可能病人就没了。我跟心脏科医生打了个招呼,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救一条命总比害怕担责任强,”

王军介绍,现在患者正在接受深低温脑保护等一系列后续治疗。由于患者路边摔倒后,立即就有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心脏按压,为患者入院抢救打好了基础,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后,又在第一时间接受了急诊心脏导管治疗,可谓一刻也没有耽误抢救,因此他对患者未来的康复情况比较乐观。最后他也特别提醒大家:一个年龄大的人群有基础病的,有高血压、有糖尿病的病人,或者既往就有冠心病的,出现了胸痛不舒服要及时就诊啊,不要一个人去医院。

刘老先生无疑是算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把对病人的责任放在首位的医生。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夫碰到这样的情况,未必有王军的勇气。去年12月14日起施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对实践中患者生命垂危,近亲属不明,或者不能及时联系到近亲属、近亲属拒绝发表意见或者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情形,鼓励医生积极施救。

《解释》规定,医务人员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患者如果事后因此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然,如果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怠于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造成损害的,如果患者请求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样不仅有利于规范医疗机构行为,也有利于保障生命垂危等紧急情况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维护其生命、健康权益。相信有法律做后盾,未来,会有更多的医生有勇气去为患者的生命担责。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