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邀全球校友 助创新发展

2018-01-03 13:21:35来源:光明网
字号:

播下引才留才的希望种子,收获创新发展的梦想果实。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通过校友回汉、大学生留汉、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硬措施聚集了大量资金、人才和技术,来自不同区域的人才留在武汉形成了源源不断的现实生产力。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作为武汉赶超发展的双引擎,积极探索“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致力将武汉建设成为“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2017年年初,武汉市创造性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诚邀全球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助推武汉赶超发展。

校友涌动回汉潮

截至目前,武汉共举办9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校友签约项目294个,签约金额达13014亿元,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优秀校友回到梦开始的城市,为武汉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大学校友陈东升、雷军等多次回汉,他们表示要带头筑牢“武汉+母校+校友”同心圆、拓宽“校友圈”,共同建设美好武汉,助力第二故乡腾飞发展。陈东升说:“抓住大学、抓住院士,就抓住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经济竞争、未来中国经济版图的牛鼻子。”他们认为,在近年中国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竞争中,武汉开了一个先河,掀起了中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地区经济的热潮。

2017年9月中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董明珠、车建新等回到武汉,董明珠提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就是最好的投资。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00多名校友带来多个金融项目,推动武汉中部金融中心建设。

李建红、彭毅等武汉理工大学校友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签约项目多集中于建材建工、交通、汽车方面;梅永红、陈俊海等华中农业大学校友聚焦绿色发展、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在现代农业、生物医疗方面签约了一批项目;周宗文、何姝等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将学校的珠宝艺术、地质勘测、生态环保“三驾马车”发挥得淋漓尽致;张毅、张定宏等武汉纺织大学校友,在纤维材料、时尚创意、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方面为武汉“设计之都”的称号添砖加瓦;杨宗凯、王慧轩等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发挥学校作为师范大学在教育、科技、文化的巨大优势。

每一场都有新的招商大使和招才顾问加入,当校友们闻及母校及武汉的号召,他们纷纷用行动展示了校友情谊和武汉情怀。交通枢纽的武汉、人才高地的武汉、创新名城的武汉携手世界各地的武汉校友共同谱写校城融合的新篇章。

校友经济助推发展

2017年以来,武汉市部署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创新提出“大学+”新模式,将在汉高校资源转化为武汉发展和竞争优势,打造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武汉样本”。

坐拥89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的武汉成为“校友经济”这一名词最好的诠释,数以万计的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2017年12月2日举行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第九场招聘会金融专场活动现场,来自武汉青山区、洪山区等地的20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招聘。截至2017年12月15日,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已达28.29万人,是2016年的近2倍;大学毕业生在汉新落户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九省通衢的武汉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所带来的优势效应,校友经济的推广更为武汉聚集了大量的资金与人才。华中师范大学校友、中国动漫集团董事长庹祖海是把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主办地从北京带到武汉的背后推手。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以“强网络·强文化·强产业”为主题的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庹祖海在年会上表示:“此次年会吸引了武汉市外100余家企业来函,北京网络文化协会还组织了20余家会员单位与武汉市相关机构对接、考察和交流。”

近年来,武汉黄陂区紧扣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区”的目标,与企业联手打造融创业空间、大学生安居和休闲娱乐交友于一体的大学生主题社区,目前已有美人购、卖货郎等多个优质大学生团队入驻创业。据统计,截至2017年已有6000名大学生到区内创业就业,其中创业大学生1000多人。

“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正在推动武汉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助力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改变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城市与人才、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校友经济把四面八方的资本和智力资源聚拢过来,推动了武汉经济快速发展。(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3日 01版)

责编:丁洋涛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