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以“天下一家”四个字,表明了中国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立场和态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天下一家”,寥寥几个字,传递出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
无论是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还是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国的外交理念里都少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和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
文化是最好的“使者”,促民相亲心相通利相融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世代传承、演化延续的生命基因,是价值认同、思维习性、生活方式、精神愉悦的集中体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的交流互鉴,将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开心扉、心心相通,从而进一步拉近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距离。
有识之士认为,文化冲突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惟有文化融合才能让世界更美好。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第一站就到了故宫。众所周知,故宫是了解中国历史、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安排让特朗普当晚就在推特上就中国的欢迎方式表示感谢和赞叹。与这一安排相辉映,特朗普在宝蕴楼展示了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诵三字经和唐诗的视频。视频随即在网上刷屏,阿拉贝拉也因为热爱中华文化而成了备受中国人喜爱的“网红”。民相交、心相通、利相融,两国外交因优秀的中华文化得到更好的诠释,不仅促进了两个大国间的关系,也将推动两国人民密切友好往来、深化互惠合作。
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故事更“有范儿”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中华文明作为“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中氤氲而起的自信和力量,激励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创新创造、矢志复兴,创造了超越物质层面和经济学意义的“中国奇迹”。
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经验值得学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近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由无数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构成的,不仅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认同价值。众所周知,当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一些试图在困顿中寻求希望的国家和人士,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亟需从中国发展的故事中找寻自身发展的答案。中国发展的素材精彩纷呈,中华文化流传千年、厚重凝练,二者相结合,必将产生动人的故事,催生撼人的力量,为人类文明发展史再添华章。说白了,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故事将更精彩、更“有范儿”,世界人民才能了解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
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智慧,推动世界更加美好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正如这首歌曲中所唱的,如今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全球除中国外已超1亿人。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越来越有话语权,越来越有“听众”。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国际社会越来越渴望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近几年,中国着眼人类长远发展和世界美好未来,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旨在“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终极目标,也是如此。中国人民历来讲求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总而言之,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应世界渴望听到中国声音之需求而动,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而出发。
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更好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好事。它将促进世界民相亲、心相通、利相融,促使人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者何建华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编:丁洋涛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