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将至,中国领跑

2017-12-19 09:00:04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肖翊摄

11月21日,工信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十六部门关于印发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透露: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同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明确指出明年将在至少5个城市开展5G规模组网建设。届时,网络规划领域将迎来通信变革的第一波红利。

我国5G技术处于什么水平?布局5G市场为何要加入民营“玩家”?三大运营商的地位会被动摇吗?

>> 5G承担改变社会的使命角色

业内人士介绍,此前的3G有3种制式,4G有两种制式,而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5G,将在频谱、网络、终端、应用等各方面真正实现标准统一。

“为了实现更大网络带宽,以前的这些分立式频谱划分是不够用的,需要优化整合,并且向新的频点延展,这都是为了支持更大的带宽,综合成本也能更低,”上述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该业内人士称,5G与以往无线通信技术最大的区别是服务的对象。“以前服务的主要是人,而5G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工业4.0、智能制造、医疗等行业运作都会随着5G技术成熟,进一步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5G所要承担的是改变整个社会、行业的使命角色。”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在4G领域投资超3000亿元,目前仍处于成本回收周期。在这种情况下,酝酿建设5G的原因何在?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企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沈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我国正在迅速进入智能社会,包括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应用在迅速普及,它们的规模化应用需要新一代网络来承载,4G在移动的情况下看视频没问题,而5G着重解决的是物体与物体、物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高密度、低时延连接等问题,比如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就需要依托5G网络实现车辆、信号灯、道路感应线圈、智能总控平台间的无缝连接和互动,且时延需要在毫秒级别。

业内人士介绍,5G最为重要的3个应用场景是大带宽、万物互联、低时延。网络延迟低和带宽作为5G的最大杀手锏,可以将10毫秒的4G网络延迟提升到5G的1毫秒。虽然在下载文件、玩游戏等方面,上述网络延迟差距很难感觉出来,但在无人驾驶(要求毫秒级的互动操作响应)等方面,差距堪称“致命”。

以正在试行的谷歌自动驾驶车为例,它1秒需要采集1G的各类数据,当前谷歌自动驾驶车为单机版,由车辆在本机上处理数据,未来量产的车极可能为联网版本,将数据采集到平台,再由平台处理后回传控制,对时延要求非常高,即使时延是0.1秒,汽车也会开出去很长距离,有可能产生事故,5G的低时延就显得非常必要。

“物联网时代,一个家庭往往会有超过100样东西需要连接网络,所以需要新一代网络能够对整体网络频谱利用率更高效,能连接更多终端的新系统。不过,我预计未来4G和5G会并存,并不是5G来了4G就会全部被淘汰掉。”沈钢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说。

进入物联网时代后,IP地址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IPv6的加快商用正逢其时。沈钢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IPv6部署,5到10年内将建全球最大商用网络。预计到2025年末,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形成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

>> 5G商用来临,中国有望全球领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5G的大带宽场景将率先商用,韩国已计划在明年冬奥会提供5G技术服务,韩国三星上月也宣布与英国运营商在今年开始建设5G网络并由三星提供基站和设备。

与国外相比,中国在5G布局上似乎更成熟。2009年中国就已经开展了5G研究,并在之后几年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

2013年11月6日,华为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2020年用户即可享受5G移动网络; 2016年5月31日,第一届全球5G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开始向5G核心地位迈进;2016年11月17日,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类似于国际通信标准化机构)第87次会议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最终华为方案胜出,中国方案入选5G标准。

从2G时代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到成为5G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谁掌握了5G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会长葛瑞德认为:“2020年全球将有第一批国家正式应用5G,而中国必将是其中之一。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不仅是一个领先国家,还是创新驱动型国家。”

目前,工信部已经开始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三阶段工作,侧重于商用前夕对产品的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预计在明年6月出台5G商用或接近商用产品。

中国三大运营商也表示将于2018年迈出5G试商用第一步,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5G规模商用。

一位民营通信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中国的通信建设其实是国家指导和推动,欧美国家很难做到像我国一样密集、深度地覆盖基站、铁塔、光缆的基础设施。“中国做5G有基础,政策也支持。根据5G的属性,基站密度建设肯定会比现在高很多。虽然国际电联对5G的标准还没冻结(还在不停更新),要到明年年中才开始,但现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如5G基站储备、云化架构的储备等基础准备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很有可能第一个进入5G网络时代,也再次证实中国完全能达到在2020年全面实现5G网络商业化的计划。“不像3G或4G时代,我们跟着人家跑,5G时代我们是在领着大家跑。”

>> 民资助力5G布局,找准定位是关键

为了在5G时代确保领先地位,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去年末工信部等16部门发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即是最明显的例子。政策支持之下,民资开始逐步进入5G产业链。

日前,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超高速无线通信(EUHT),由广东民企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下称“新岸线”)引入上海。据悉,沪港同创(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沪港同创”)和新岸线设立合资公司,进一步研发EUHT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据介绍,EUHT技术是目前全世界首个取得测试成功并投入应用的5G技术范例,比国际电联提出的5G技术时间表提早了3至5年。EUHT技术研发历时6年3轮,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在每小时360公里高速移动状态下支持“三高,三低,三精”(高可靠、高容量、高速率,低时延、低功耗、低成本,精准定位、精密计算、精细控制),同时网络本身整合了亚米级动态定位功能,定位精度和响应时间都高于GPS和北斗的特殊算法。EUHT技术目前已通过高铁、地铁、智能交通、密集覆盖等应用测试,并于2016年开始在北京、广东省全境、江西和福建等地的高铁、地铁、智慧公路、农村宽带无线覆盖等领域投入产业化应用。

目前,华为和中兴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也在加紧研发5G技术。华为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仅是技术上的成熟并不能说5G已完全准备好,因为5G建设是个生态圈,需要大家一起来玩。“华为也在与业界探讨有关5G的应用,因为现在每个5G的应用都是针对垂直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商业模式又不一样,比如车联网自动驾驶、结合VR直播需要大带宽、低时延,无人机的投递则需要导航、远程操控等。在这些应用方面,华为和很多合作伙伴已经测试了很多场景。”

上述华为技术人员称,合作伙伴也是推动者,华为的很多开放实验室会给这些合作伙伴提供资金,让他们去测试、对接,所有的目的都是催生技术成熟和生态商用的成熟。

民资可以进入5G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以VR体育赛事为例,运营商、体育馆、赛事主办方、直播方等都可以携手做VR赛事,民资可以在里面选一块,比如场馆的改建、网络保障、终端内容等。国家的新政策是支持民企与运营商谈合作,比如民企可以从电信批发流量,作为批发商做二次运营和服务。”上述华为高级技术人员说。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引入民资后,可以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过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通信行业。“通信行业是重资产的,投资非常大,周期回报较长,一般要5年及以上才能收回成本。5G产业链比较长,生态圈里的玩家也多。之前的模式是运营商向设备商买设备,把网络建起来后推业务,用户直接用就行。但到了5G时代,任何一个业务或应用都有运营商、服务商、设备商、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终端、传感器、模组、业务平台等),产业链会更丰富。民营资本可以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责编:夏丽娟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