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的蒋介石像:陈水扁献花 赖清德连夜拆除

2017-12-11 09:57:14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原标题:这些年命运多舛的蒋介石像:陈水扁行礼献花,赖清德连夜拆除,蔡英文时期遭遇“斩首”

近日,台湾地区立法机关三读通过了“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其中要求当局“移除威权象征”。首当其冲的,就是留在台湾社会的各种蒋介石印记。

“转型”就在台湾民众身边。据台湾当局统计,目前全台以“中正”命名的街道有196条,台北、基隆都有中正区。台湾有中正大学,以及30多所以中正命名的中小学。还有就是目前流通的数百亿枚蒋介石头像的硬币,以及2000万张印有蒋介石头像的200元纸币。最醒目的,还是昔日分布在台湾各地的蒋介石像。

随着2000年民进党当局上台,以及“去中国化”“绿化”升级,本省人与外省人、蓝营与绿营、不同阶层之间的裂痕日益加大。在此过程中,作为中国国民党象征的蒋介石被一次次“拉出来”示众,1975年去世的蒋介石从此命运多舛、不得安宁。

民进党也曾希望“大和解”

2000年5月20日,台湾地区出现首度政党轮替。5月23日,民进党籍地区正副领导人陈水扁、吕秀莲率当局高级官员前往台北市中心的中正纪念堂,向蒋介石铜像行礼献花。

对于一向反蒋的民进党人向蒋介石致敬,用前民进党籍民意代表陈其迈的话说,就像施琅攻下台湾后祭拜郑成功,并推崇郑家建设台湾的功绩一样,具有宣示“大和解”的作用。台湾《联合报》援引当时还是民意代表的赖清德话说,此举有助族群融合,也能消除部分族群在扁当选后“被抛弃”的恐惧感。

虽然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解禁”开始,民众对于两蒋,特别是蒋介石的评价开始多元化,但民众对于政坛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茫然与前途不明,陈水扁向蒋介石致敬,也是一种安抚人心的作用。同时,陈水扁安排国民党人唐飞出任当局第一任行政机构负责人。

可惜,这种和解姿态因为“核四”风暴而没能持续太久。兴建岛内第四核电厂是为了满足岛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结果在选举中打出“废核牌”的民进党上台后宣布停建“核四”,唐飞因此辞职,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与陈水扁商谈也无果而终,之后差点上演国民党弹劾陈水扁事件。

随着2004年地区领导人选举阿扁的“两颗子弹风波”,蓝绿之间关系从此势如仇雠、再无信任。陈水扁也倒向“独派”寻求支持,对历史问题开刀,就成为取悦支持者的最佳良方。从第二个任期开始,陈水扁当局有计划地推进“去蒋化”运动。2006年,当局开始进行“公营事业正名”运动,其中包括把岛内最大机场中正国际机场更名桃园国际机场。

称蒋介石是“2·28事件”元凶

到了2007年“2·28事件”60周年,陈水扁公开称蒋介石是事件元凶,把“去蒋化”推向新高潮。他曾去致敬的中正纪念堂被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门口牌楼上的“大中至正”题字改为“自由广场”。

当年12月底,当局教育部门在中正纪念堂二楼的蒋介石铜像四周,架起了10米多高的钢架,钢架上悬挂“2·28事件”以及“白色恐怖”时期受难者的照片,让蒋介石与受难者“面对面”。

对于当局可能采取的拆除纪念堂行动,时任国民党籍台北市长郝龙斌以认定其为古迹的方式保留了下来,并且坚持地铁与公交车依然使用“中正纪念堂”站名。直到7个月后,国民党人马英九就任地区领导人,蒋介石铜像才重现天日。

除了台北市外,那段时间绿营执政的各个县市都发起了“去蒋化”运动。2007年3月,原本安放在高雄市文化中心的巨型蒋介石座像被连夜拆除,因为体积庞大而被拆解成117块。

当时,时任国民党籍的桃园县长朱立伦在两蒋陵寝所在的大溪镇设立了雕塑公园。加上这个分成117块的雕像,当时公园“收容”了200多座蒋介石雕像。

就在拆除高雄蒋介石座像不久,主导工程的高雄市长陈菊就突发轻微中风住院,坊间传闻是“报应”。之后,绿营拆像运动逐步偃旗息鼓。当时的说法是,不能全部拆掉,要让后代看看这个“坏人”到底长什么样。

就在岛内各地“去蒋化”的同时,台军中“去蒋”也在悄然进行。对于领导人办公室的“去蒋”命令,当时担任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的李杰以拖待变,将公文压在抽屉中好长时间。最终军方还是顶不住压力,以避免铜像日晒雨淋为由,陆续将其移到室内。

2007年底在当局的压力下,防务部门宣布,撤回两蒋陵寝驻点的三军仪队礼兵,并且准备裁撤陵寝管理组。但2008年风云突变,马英九赢得地区领导人选举,台湾军方随即宣布恢复派遣礼兵。

“去蒋化”升级到“斩首”行动

2008年国民党执政后,岛内“去蒋化”动作暂时停止。等到了2014年,因为反对两岸服贸协议,岛内爆发“太阳花运动”,马英九当局备受压力。当年底在岛内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大败,“去蒋化”再度兴盛。

第二年,岛内各地再次出现蒋介石像被污损事件。台湾学生把校园中的铜像作为反对国民党的“出气筒”,如果校方不愿意搬迁,铜像就会被喷漆或者涂鸦。那年8月,位于基隆中正公园的两座蒋介石铜像被泼白漆、涂鸦,还被写上“杀人凶手”“还我河山”“匪”等话语。事后“台独”团体“台左维新”承认犯案,然而由于基隆市政府没有对破坏者提出告诉,后者被免于处分。

与此同时,绿营执政的岛内县市也开始“去蒋”动作。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当时的台南市长赖清德在2015年“2·28”追思会上宣布,要让台南市所有蒋介石铜像撤出校园。三个星期后,台南市教育局一天之内拆除14座铜像,然后通通送给了桃园市的两蒋雕塑公园。

等到了今年,“去蒋化”从拆雕像、泼脏物升级到了“斩首”行动。极独势力“台湾建国工程队”数次把蒋介石铜像“斩首”,作为报复,岛内反“独”势力“斩首”日本殖民时期水利专家八田与一。

如今,民进党通过了“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使“去蒋化”从过去的当局支持、民间行为演变成为有法律背书的合法行动。通过此举,把蒋介石与国民党牢牢绑定,使其永远背负“228”事件与“白色恐怖”历史包袱,难以威胁到民进党执政。

至于转型正义原来应该有的弥合社会分歧、促进各界大和解含义,则在转型过程中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个更加分裂、互相仇视的台湾。(作者:修文)

责编:侯兴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