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发展核动力导弹破冰船 增强北极控制力对抗西方

2017-12-07 08:13:02来源:参考消息
字号:

  “列宁”号满载排水量1.9万吨,全长134米,宽27.6米,载员243人,船身设计压力可达每延米2100吨(可承受当时已知的最大冰块的挤压),于1957年下水,1959年正式投入服役。该舰建造时,正值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力发展核动力舰艇的时期。早在开始建造首艘核潜艇的同时,苏联政府就已考虑到将核动力应用到民用破冰船上。核动力破冰船在北极海域的优势十分明显,能以近似无限航程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为船队进行护航,也几乎能在全年时间内沿整个北极地区进行导航和考察作业。为确保在设备严重损坏情况下也能继续完成任务,苏联造船厂为“列宁”号安装了3个OK-105反应堆,可保障在一个反应堆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航行。

  作为核动力破冰船鼻祖,“列宁”号表现不俗,在其长达30年(1959年至1989年)的服役期内,共航行65.4万海里,破冰里程达56万海里,共为3741艘货船提供过保障护航。在“列宁”号之后,苏联(俄罗斯)又连续建造了9艘核动力破冰船,包括6艘北极级、2艘泰米尔半岛级破冰船以及1艘“塞布摩尔卜奇”号集装箱破冰船。其中北极级是现役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最大排水量达2.3万吨,其1号舰“北极”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抵达北极点的水面舰艇。除上面提到的领袖级多用途核动力破冰船外,俄海军还建造了23550型冰雪级武装破冰巡逻舰,该级舰采用柴电动力,排水量近7000吨。和民用船只不同,该级舰直接在甲板上装备了舰炮及巡航导弹,甚至还包括激光融冰装置,是真正的北极作战舰艇。

  俄罗斯(苏联)之所以如此重视保持和发展一支庞大的核动力(及非核动力)破冰船队,主要是与其“北极战略”有密切关系。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后2块“处女地”之一,其中北极地区水陆总面积达210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近800万平方千米),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地质调查局在2008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潜在可开采矿藏中13%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蕴藏在北极地区。除油气资源外,北极地区的煤炭储量高达1万亿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

责编:武晓芸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