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在基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四位基层代表用自己的模范言行,激励影响着身边人——
张雪松代表:
用“智能制造”提升“中国速度”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党的十九大代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回到工作一线后,一边宣讲十九大精神,一边带领工友们以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探索和推广以“智能制造”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让“中国速度”在高铁工人手中再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高度肯定,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铁路以及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前景。继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氢燃料电池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投入商业运营,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当天,该公司研制的工业平台化动车组也正式下线。
在中车唐山公司党委召开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大会上,张雪松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受,对十九大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作为一名老代表,心情和参加党的十八大时一样激动、兴奋,但更多了一份责任感,一份期待。”他说。
这两天,张雪松正忙着带领“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着手研究铝合金车体“智能制造”新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张雪松认为,中车唐山公司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要紧跟“智能制造”的步伐,“用大量的智能化设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张雪松表示,作为产业工人,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带领更多的工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只有和大家一起在创新路上加速,才能引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迈向新时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同事罗鹏评价说:“他钻研创新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不服输的韧劲和钻劲。”
谈到今后的工作,张雪松告诉记者,人才培养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一列动车都凝聚着无数产业工人的智慧与力量。“在生产当中,我们要更注重培养新的大国工匠和技术能手,将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绝活儿传授下去、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学到新技术,受到工匠精神的感召。”张雪松将依托他的工作室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带领大家从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调整为高质量增长,“我的目标是为我国生产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乘坐更舒适、性能更安全的高铁产品。”(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韩冬)
党的十九大代表、四川长虹多媒体整装生产线女班长唐世会(左)在车间与同事交流生产细节。新华社发
巨晓林代表:
发挥传帮带作用 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身边很多工友一有空闲就围到我身边,与我交流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我总是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可以更好地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大家听后十分振奋。”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巨晓林回到工作岗位后,时刻不忘宣传好十九大精神。
1987年3月,刚刚24岁的巨晓林离开家乡,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的一名工人,从事接触网工作。接触网作业集多种专业技术于一身,对操作有很高要求,只有高中学历的巨晓林白天认真总结技术要点和施工心得,追着师傅刨根问底;晚上又将当天学习的内容总结在笔记本上,进一步消化。短短两年,他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接触网工人。
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巨晓林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让各类人才不断延续下去十分重要。我们老一辈要利用好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不断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一代人才迅速成长。”
巨晓林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要带两个徒弟,其实一年的时间对年轻人来说远远不够,总感到还有很多技术和经验要教给他们。
日前,巨晓林来到河北衡水,在衡水市高新区中铁建橡胶公司宣讲十九大精神。报告会上,巨晓林从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等方面展开,与青年人交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感想和体会。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许在别人眼中,巨晓林身上有诸多光环,可他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我本身就是农民工,身边接触最多的也是农民工,因此我最关注农民工的问题。我愿意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达给他们每个人”。
这些天的不停宣讲,让巨晓林对如何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多切实感受。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一线职工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靠一两次传达学习远远不够,必须经常学、反复学,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身为十九大代表,我更应该从自己做起,更有责任、更有作为,落实好十九大报告要求,为广大职工服好务!”(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党的十九大代表、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工人高喜喜(右)与工友检查仪器。新华社发
戴新华代表:
把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提高到新水平
同一个人,同样以人民大会堂为背景的两张照片,前一张照片上的红衣女孩稍显稚嫩,后一张照片里的女孩更为沉稳知性,胸前还挂着党的十九大代表证。两张相隔20载的照片,让在场的人惊叹岁月飞逝的同时,脑海中不时闪过这些年国家飞速发展的画面……
戴新华代表(左六)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闫罡摄/光明图片
近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院区报告厅座无虚席,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戴新华以自己的两张照片作为开篇,和大家分享参加党的十九大的见闻和感受。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质检系统立即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如何让质量战线的同事们尽快领会和落实十九大精神,成了戴新华的“当务之急”。
“报告中多次提到质量,‘质量第一’‘质量强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等内容,让作为质量科研工作者的我感到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和无穷的力量。”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页页图表,戴新华讲述了参会过程中的收获、感受和对未来的向往。
能容纳200多人的报告厅里,既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领导班子成员、科研和管理部门负责人,也有年富力强的科研人员,更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听到关键点,赶紧用笔记下;想到深远处,凝神思索……生动精彩的宣讲和互动,令在场的人们情绪高涨,现场变成了交流和碰撞的思想平台。
“戴代表,新时代质量提升是不是意味着进一步重视产品合格率,严抓假冒伪劣产品啊?”一位年轻的质检工作者提问。“要做好新时代质量工作,除了抓得严,说到底还得靠创新靠技术,靠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提升。”戴新华回答道,“这需要计量、标准、合格评定同时发力、协同发展,有更多新作为,从而让人们树立信心,建立对质量的信赖。”
有同事提问:“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对于我们质量工作来说意味着什么?”戴新华用国人在海外抢购马桶盖的例子解释她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实体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我们应该做好质量科研工作,充分释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显著改善供给质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质量期待。”
作为从科研一线走过来的科研管理者,戴新华深知科研之不易。如今已走上科研管理岗位的她,在将宣讲十九大精神排满日程的同时,决心要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要让科研人员节省时间和精力,少走弯路,夯实基础,多出成果,把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质量基础,为支撑科技强国和质量强国贡献力量。”(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党的十九大代表、白酒勾兑师范国琼在车间勾兑白酒。新华社发
张恒珍代表:
把每个指标都当作工艺品去雕琢
张恒珍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茂名石化首席技师、裂解车间压缩分离班长,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两届党代表,还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主席团成员。参会回来后,张恒珍回到她的一线工作岗位——茂名石化化工分部裂解车间,第一时间在“张恒珍劳模创新团队工作室”为职工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确保十九大精神在企业一线落地生根。
连日来,张恒珍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本公司的宣讲,她还多次应邀参加外单位及市里的宣讲会。她总是认真备课,力求在宣讲的时候做到图文并茂,把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还针对一些单位的宣讲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课件,生动的宣讲每每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她最近很忙,经常出差,可回到家后,还会反复修改她的讲课提纲、完善课件,非常认真。”张恒珍的家人告诉记者。
十九大报告对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产做强做优做大指明了方向。作为茂名石化的一名首席技师,张恒珍和她的团队肩负着优化生产、攻坚克难、技术创新的重任。张恒珍不仅拥有自己的党代表工作室,还是茂名石化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成员之一,今年,“张恒珍劳模创新团队工作室”也正式挂牌。张恒珍对未来的工作满怀憧憬和信心,做好十九大报告宣讲的同时,她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到生产生活中,精心安排工作室的工作,组织骨干开展优化攻关。“把每一个指标都当作一件工艺品去雕琢。”朝着新的目标,张恒珍又开始了新的攻关。
“我是十九大代表,也是一线工人,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将不忘初心,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张恒珍和同事们一起读报告,研究技术创新课题。她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验固然重要,但加强学习更为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学好学透十九大报告,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平台,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抓好企业人才培养,打造“伯乐”团队,和团队一起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企业和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再立新功。
张恒珍时刻惦记着她所负责的培训工作,惦记着她的徒弟们,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给徒弟们打电话,询问最近学习工作的情况。“张师傅经常勉励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会珍惜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锻炼机会,以张恒珍师傅等石化前辈为榜样,为企业、为国家多作贡献。”张恒珍的徒弟张健杰说。(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06日 06版)
责编:夏丽娟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