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

墨脱孩子的“玛米更拉”

2017-12-01 16:06:39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字号:

W020171124431896073072.jpg

图为教师节来临之际,背崩乡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德吉玉珍为周国仁系上红领巾,祝他节日快乐。 通讯员 马军 记者 麦正伟 摄

  林海欢畅,云雾升腾,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墨脱边陲。

  “叮铃铃——”伴随着悦耳的铃声,“墨脱戍边模范营”三级军士长周国仁和往常一样,走进背崩乡中心小学五年级教室,开始了他的授课。这样的场景,在墨脱县背崩乡中心小学反反复复上演了18年。

  从2000年开始,周国仁就在这个中心小学义务支教,所教的学生有1680名考上初中,179名考上大学。很多学生毕业后返回墨脱,进入了各个领域工作,成了墨脱经济社会发展、稳边固边兴边的主力军。

  用文化点亮希望

  首先,让我们把镜头回放至1999年9月。

  那天,在营门口站岗的战士周国仁发现,当时本该在学校上课的孩子却在放骡马、打猪草。周国仁一打听,才得知背崩乡仅有的一所小学,常因没有老师而被迫停课。那时,由于不通公路进出墨脱一趟需要三四天,物资全靠人背马驮。很多老师忍受不了艰苦的条件,就想方设法“走”了。

  看着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周国仁心里不是滋味。内地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们却失学在家干农活。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没学上啊!”携笔从戎的周国仁主动请缨,把担任代课老师的想法与部队领导一说,教导员尚天云拍手赞成:“墨脱落后,关键在思想、根子在教育。强边富民首先要富脑子,我们要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上课第一天,周国仁懵了。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可孩子们总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些门巴族孩子根本听不懂汉语,他们讲门巴语,周国仁听得也是云里雾里。

  要教好孩子们,必须打破语言障碍。为了学好门巴语,周国仁就拜当地懂汉语的老门巴为师,门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靠的是口口相传。周国仁就用汉语拼音代替门巴话,进行“音译”,整整记录了10余万字的翻译对照笔记,近似手写了一本门汉“双语词典”,才渐渐打通了他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鸿沟。

  当时的墨脱不通公路,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之久,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学校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周国仁就自己摸索编写,托在内地休假的战友代买;没有粉笔,他把木材烧成炭使用;桌椅紧张,他就和战友上山砍树自己制作……因为他知道,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源泉,孩子们是点亮边关文明的希望。

  但由于“读书不如诵经、上学不如挖山货”的落后思想影响,当时背崩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还不足20%。周国仁就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进行宣传与劝说,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可劝说的效果总是不明显。

  “只有让群众相信科学,才情愿送孩子上学。”在一次宣传途中,周国仁发现村民罗布的妻子患了重病,却不去找医生救治,而是请人在家作法事驱鬼。周国仁仔细查看了罗布妻子措姆的症状,劝罗布赶快把人送到医院,可他不但不信周国仁的话,还把周国仁轰了出来。罗布说:“生病是鬼缠身,找医生没有用!”眼看着措姆疼得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大哭大叫,周国仁急得一边联系营部医生,一边在门外大声相劝。幸亏部队医生及时赶到,才救了措姆一命。事后,罗布来到部队含着感激的泪给周国仁献上洁白的哈达,亲自把儿子交到了周国仁的手中。在罗布的影响下,当地群众纷纷把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送到了学校。他们说:“解放军给我们送文化,孩子学到科技知识,走到哪里都不怕。”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